劉韻
摘要:隨著互聯網思在高職教育領域的不斷滲入,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新型教育模式越來越受到國家、學校、社會的重視。針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改革不斷推進,其中基于微課資源的新型教學模式,讓教師設計有效的教與學活動提出了新的挑戰,為學生實現移動終端的自由學習提供了新的平臺。特別是在實訓教學中,基于微課資源的新型教學模式能夠更加有利地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習時間利用率以及實訓效果。
關鍵詞:高職實訓課程教學模式;微課;闖關式
隨著互聯網思在高職教育領域的不斷滲入,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新型教育模式越來越受到國家、學校、社會的重視。《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國發〔2015〕40號)中指出“探索新型教育服務供給方式。鼓勵學校利用數字教育資源及教育服務平臺,逐步探索網絡化教育新模式,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促進教育公平。鼓勵學校通過與互聯網企業合作等方式,對接線上線下教育資源,探索基礎教育、職業教育等教育公共服務提供新方式。推動開展學歷教育在線課程資源共享,推廣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等網絡學習模式,探索建立網絡學習學分認定與學分轉換等制度,加快推動高等教育服務模式變革[1]”。針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改革不斷推進,其中基于微課資源的新型教學模式,讓教師設計有效的教與學活動提出了新的挑戰,為學生實現移動終端的自由學習提供了新的平臺。特別是在實訓教學中,基于微課資源的新型教學模式能夠更加有利地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課堂時間利用率以及實訓效果。然而,微課在知識點的處理上存在碎片化、不系統的特點,利用闖關式教學法,在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可以使知識系統化、整體化,彌補了微課法的不足[2]。
近年來,本學院在以《電機與拖動》課程為例的闖關式高職實訓課程教學模式改革方面做了有益的嘗試,具體思路如下:
(1)分析《電機與拖動》課內實訓內容,通過對《電機與拖動》原有課標準和教材的詳細分析,形成新的課程標準和實訓任務書。整理出實訓內容中的重要知識點;再將碎片化的知識點進行系統化地整合。
(2)將知識碎片進行分析和篩選,將重要知識點進行微課視頻設計;
(3)整合后的系統化知識鏈為主線,進行闖關活動設計。
(4)依據課程學習目標和技能要求,形成與基于微課的闖關式高職實訓課程教學模式相適應的課程考核評價機制。
在具體的實施如下:首先將該課程實訓項目所包含的知識點碎片化,并以微課的形式制作教學資源,供學生課前學習;然后將知識點進行系統整理,以知識點、技能點為內容設計考核關卡,學生以“課內討論”、“回答提問”、“知識點考核”、“實訓操作”等多種闖關的形式逐一“攻克”各個學習要點,從而掌握該實訓項目包含的全部知識要點及技能要求。該教學模式中的微課教學法與闖關式教學法相輔相成,以學生為主體主動參與學習挑戰,由“被動完成任務”轉變為“主動創造性完成任務”[2],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和實訓效果。
建設過程中主要注重以下方面:
(1)基于校企合作平臺開發、設計實施課程,實現課程教學目標與行業需求的有效對接。
首先,以校企合作平臺與智能制造產業鏈為依托,深入企業走訪調研,了解企業、行業需求,分析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特質,提煉專業崗位群的崗位能力、崗位職責以及評價標準等。然后,以崗位職業能力素質需求為基準、結合專業確定制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明確學生在本課程的學習中應達到的要求。再以此為依據,圍繞企業核心崗位群的職業特點,融入國家、行業職業標準和企業崗位標準,從知識、能力和素養三方面形成具體的、明確的、可測量的課程教學目標。
(2)結合“崗位對接”、“項目引導”、“能力遞進”三個維度整合與編排課程資源內容。
課程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知識載體和信息資源。在本課程資源的建設中,依據與行業需求高度融合的課程教學目標,以學生畢業時應達到的職業能力要求,反相構建課程內容,最終達到達到 “崗位對接”、“項目引導”、“能力遞進”三維融合。
1)崗位對接:圍繞崗位職業能力主線,結合企業和行業專家的意見及建議,梳理課程內容,確定取舍、劃分主次,保證教學主線明晰。
2)項目引導:打破原有的課程框架,緊貼崗位重構教學內容,將其模塊化、項目化,以項目為中心設計教學內容,并在任務單元中插入知識點與技能點,從而實現專業知識與實踐技能的整合,進而實施理論與實踐交融推進式教學。該模式有利于在教學過程中構建互動模式,既讓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經歷知識探究過程,也使學生擁有自主學習的研究空間。
3)“能力遞進”:結合學習者的認知規律,依據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能力遞進原則編排資源內容。
(3)利用現代信息化技術優化教學手段及方式。
1)“虛實結合”的實訓教學模式:運用虛擬的信息化資源,再現實際設備的拆裝過程、電氣線路的安裝與調試過程及故障檢修過程,再結合真實的實訓設備,實現專業教學過程與崗位工作在信息化環境下的完全對接。
2)動畫和仿真技術:對電機的結構、電路中的觸點狀態、電流狀態以及各低壓電器的工作狀態等進行動畫再現,讓學生通過動畫演示更直觀地理解知識點,增強對于控制電路的理解與掌握,提升學習興趣。
3)微課視頻:將重難點知識點和部分實訓任務制作成微課視頻,讓學生們通過觀看簡短的微課堂掌握相應的知識和技能。
4)網絡課程:將課程的學習內容、教學設計、學習指導等資源上傳供學生課外學習的資源共享網站,使本課程的學習資源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基于微課的闖關式高職實訓課程教學模式的實施,推動了我院實訓課程體系、教學內容、考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通過分析課程內容,設計微課視頻,以闖關的教學形式設計趣味性較強的教學過程,并形成有效的考核方式,以此提升學生學習主動性,增強課程實用性,并有效地提升了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國發〔2015〕40號)2015.7。
[2] 微課法和游戲闖關發法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董文娟,探索與觀察[J].2016.7。
[3] 淺談游戲教學法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龔雪燕,新課程學習[J].2011
基金項目:重慶工商職業學院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編號:GZJG1713618):基于微課的闖關式高職實訓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研究 ——以高職《電機與拖動》課程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