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婷
【摘 要】隨著我國鐵路運輸不斷提速升級,以“和諧號”動車組系列為代表的新一代高速列車已經開通。因此,在鐵路上要更加注意安全生產的質量管理。論文針對鐵路安全生產進行思考,旨在降低鐵路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促進鐵路事業快速向前發展。
【Abstract】With the constant acceleration and upgrading of China's railway transportation, the new generation of high-speed trains represented by CRH D-series high-speed train has been opened. Therefore,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quality control of safety production in the railway. This paper aims at the railway safety production, aims to reduce the unsafe factors in railway work, and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railway industry.
【關鍵詞】鐵路;安全生產;新思考
【Keywords】 railway; safety production; new thinking
【中圖分類號】F530.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7)11-0014-02
1 引言
鐵路交通線在我國占有重要運輸地位,鐵路運輸具有運輸量大、運費廉價等優點,近年來國家大力發展鐵路建設,因此在貨運及客運方面均呈現上漲趨勢。再加上我國“和諧號”動車組的研發及使用,使得中國鐵路的運營能力得以極大提升。而鐵路的安全生產問題隨之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鐵路運輸以及行車調車均是鐵路運輸的重要內容,因此,對于安全生產應當予以重視。
2 鐵路安全生產的重要性
由于鐵路運輸不同于其他運輸方式,因此在鐵路運輸中的安全風險主要存在貨物運輸、旅客運輸、行車組織、調車作業四個方面。在行車方面對于鐵路運行的環境狀態予以充分的衡量,否則會因為操作不當增加運行時的安全風險[1]。其中行車調度作為鐵路運行中最為關鍵的部分,需要在日常調度中根據計劃表及時準確的發布調度命令。并且通過各部門的協同操作,保障鐵路的安全運行。因此需要加強鐵路工作人員紀律性,豐富自己的工作經驗和業務能力,從而保障鐵路工作的順利進行。
3 鐵路行車調度安全管控
3.1 現場作業緊密聯系安全指揮
對于鐵路進行作業應當全程采取跟蹤監察制度,從而對現場作業進行實時監控,保證對于違規或不合格操作進行及時糾正。運輸部門是車務系統的管理部門,車務站段是調車工作的主體單位。其中管理部門負責制定作業規章及管理制度,主體單位負責落實調車的執行情況以及對設備的檢修維護。兩者要互相補充、互相銜接,不能在工作上出現斷層或者溝通障礙,因此兩個部門之間應當及時溝通,形成聯動,這樣才能使工作執行和對突發情況的應對更加順暢。
3.2 重視調動員的培養
調車作業人員作為車務系統的基層執行人員,應當注意對于調車工作的安全性時刻保持警惕狀態。要做好本職工作,首先應當熟悉相關的管理制度,保證作業時符合基本的作業標準和規章制度。其次,在平時要積極學習《行規》、《站細》、《技規》等規章制度,不斷提升自己的業務技能,并且在工作中不斷總結工作經驗,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最后,深化加強安全意識[2]。車務站段主管開展安全分析會,對于該站段出現的安全問題進行總結,從而通過思想教育不斷強化調車作業人員的安全意識,并且不定期進行安全大檢查,保證各項設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3 強化調車的盯控制度
由于調車作業危險系數大,突發情況較多。對于不同的站段盯控方式不同,中間站對全部的調車作業均進行盯控;而區段的車站在值班時主要進行現場盯控;對于特運列車、重點物資運輸列車、特種列車等情況較為特殊的列車進行盯控時,不僅對出站及越界進行盯控,還需同其他盯控班組一樣設置輪班盯控。
對于不同的盯控地點需采取不同的盯控措施。行車室作為調車的管理場所,主要對于調車計劃進行編制傳達、分工變更等操作。盯控重點主要在調車燈顯的正常運作、調車聯控、壓軌道電路的進路作業、道岔線的定位及恢復等操作,同時注意軌道電路是否存在分路不良的區段或者調車作業影響接發列車的不良時機,需要針對不良情況及時進行處理。對于鐵路現場的盯控主要在信號是否顯示正常、調車是否安全、停車是否正常、線路運行、防護設施、停車位置等方面的檢查,以及列車在道口是否安全通過,調車計劃在出現變動時是否能夠及時匯報及傳達等情況。為保證調車的安全性,在值班人員未到崗時,不得擅自進行調車作業,并且在調車作業后及時填寫匯報表做好記錄。
4 健全鐵路安全管控
4.1 責任管理明確
鐵路各管理部門要按照日常管理制度對鐵路安全生產過程進行管控。要求從崗位到公司實行逐級專業的崗位責任,從而使各部門落實各自職責實現責任落實具體的安全體系[3]。對于每一個部門及人員出現變動的時候,應當相應調整機構中的人員分工,對于出現變化的工作內容及時制定相關的工作制度,從而保證工作的順利開展。同時針對于每個崗位的工作應當制定標準化的工作流程,使每個崗位的工作人員對于本職工作的規定、程序不僅熟知,還能依從,從而構建全面、標準的工作標準,實現鐵路安全生產的嚴謹性,保證行車安全。
4.2 培訓管理強化
針對行車安全要經常組織作業人員進行培訓,形成日常的演練作業,并對關鍵點操作進行分解式講解,從而使每個員工對存在安全風險的控制措施極為熟悉。以便在出現突發情況時能夠及時應對,同時對于管理層不僅要熟知安全措施,還要提高管理能力,落實管理責任。在各種規章及標準落實的同時,也要建立與之相適應的員工激勵制度及約束機制,從而提高員工長期安全作業的積極性,鼓勵員工不斷提高自身技能及業務水平。endprint
5 實施風險評估,控制安全生產風險
5.1 排查風險源頭
通過對風險源頭的排查,能夠有效降低事故出現的機率,提高現場作業及更換設備的安全性。按照往年發生的突發事件或者出現的事故進行分析,查找原因。從而發現風險源頭,根據風險的不同程度分為高風險等級和低風險等級。雖然風險等級有所不同,但是均應當予以重視。要針對風險源,采取適宜的整改措施,并通過組織學習或者培訓的方式在作業人員當中推廣執行。通過此種方式降低事故發生機率,不斷更新作業員工的作業水平。
5.2 成立風險評估部門
由于鐵路使用周期長,檢修期短,因此風險管理工作涵蓋內容范圍較廣。如果發現風險源不及時進行分析評估,則不能科學合理地衡量應當采用何種處理方式予以風險規避。故鐵路部門應當對潛在或已經出現的風險進行綜合評估。通過建立風險應急處理預案,提高對于突發性事件的應變處理能力及安全管理意識。評估部門的工作人員應當選用對鐵路狀況熟悉、鐵路工作經驗豐富的老同志和技術人員予以擔任,以知識結合工作經驗的方式降低風險事件發生機率。
5.3 強化非正常情況演練
對于惡劣天氣及設備異常等情況,需要對于列車進行應急處理。如狂風暴雪、暴雨汛期、春融凍害等不良的行車條件,以及軌道電路異常、接觸網斷網故障、斷軌脹軌等現象出現時,應當及時采取列車扣停、設備停用、區間封閉、降低車速、全面盯控等措施進行人工管理干預保護行車安全。因此需要市場進行場景演練,從而使員工都能夠掌握非正常情況的應急處置辦法及程序,從而有效規避行車風險,保證人身及行車安全。
6 結語
通過對鐵路安全生產進行分析,在風險管理、作業安全、設備管控等方面采取相應的整改措施能夠提高廣大鐵路工作者的技術水平、職業道德、風險意識。通過鐵路作業人員在工作中嚴格按照作業流程進行操作,極大地降低了鐵路事故的發生機率,提高了廣大員工作業的安全性及穩定性。
【參考文獻】
【1】溫志成,付建聰,馬占亞,等.淺埋暗挖隧道下穿既有重載鐵路安全技術研究[J].鐵路節能環保與安全衛生,2016,6(5):245-250.
【2】陳亮.關于鐵路安全風險管理的幾點思考[J].中國鐵路,2013(5):22-24+41.
【3】鐘慶華.依法管控鐵路外部安全環境風險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鐵路,2016(5):35-3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