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苗苗
【摘要】英語閱讀逐漸成為新課程理念下高效教學與能力提升的重要載體,新教材的運用,使得童話閱讀課的教學更加注重在特定的情境中突破教學模式的束縛,在激發學生想象力與培養其思維能力的同時,保持語言教學的全面性與實效性,最終達到語言交際的目的。此外,一節完整的課還需要注重作業布置的深度與廣度。
【關鍵詞】激發想象 培養思維 全面性 實效性 教學模式 作業布置
英語閱讀逐漸成為新課程理念下高效教學與能力提升的重要載體,新教材的運用,使得童話閱讀課的教學更加注重在特定的情境中突破教學模式的束縛,在激發學生想象力與培養其思維能力的同時,保持教學的全面性與實效性,最終達到語言交際的目的?!队⒄Z新課程標準》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整體發展的基礎上。英語是一門語言,語言的學習要建立于語言美的基礎之上,而語言的美,存在于特定的語境中,我們需要在語境中讓學生學習語言,而我們的童話閱讀課(本文均以譯林出版社七年級英語下冊Unit6 Reading為例)尤其具有代表性。童話,其本身就是由一個個故事串連起來的語境。在英語童話閱讀課的教學中,我們需要注重學生想象力的激發與思維能力的培養,注重語言教學的全面性與實效性,注重教學模式的保持與突破,注重作業布置的深度與廣度。
一、注重學生想象力的激發
教師對于童話閱讀課的目標定位要明確且有層次。首先,通過閱讀來感受童話的美好和樂趣。其次,學會預測、賞析,在童話情境中培養想象力。第三,融入故事角色,激發閱讀童話的渴望。
要想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我們需要提供具有想象空間的話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其操作程序必須與我們預定的目標聯系緊密,步調一致。程序應該為了既定的目標而設,譬如說,根據圖片來預測故事情節,依據標題和首尾段來獲取故事的梗概,啟發學生使用DR-TA(directed reading, thinking activity)的方式來進入故事,先預測再去揭曉答案,這里的預測就是角色的轉換。教師還需要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讓他們大膽地展開想象和質疑,這是很有意義的一種啟發。這種方式可以走進孩子的心靈,可以觸發孩子的情感,同時也讓孩子走進童話,這是對他們想象力的一種激發。
二、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閱讀第二課時,重在“探微”,教師需要指導學生理解,分析細節;要注重對學生策略的指導,從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還要有教學理念,讓學生感受語言之美,去欣賞文學作品。課堂語言應該形象生動,引導學生去回顧入境,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內容,把握人物的性格,從而進入人物的內心世界,進一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這是一種很好的文學欣賞,很符合所教學生的認知心里特點。教師在設置任務的時候,可以讓學生根據圖片和句子的提示來嘗試講述童話故事的梗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進行朗讀,并給出理由。這種方式也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給學生一個開放的空間和選擇的自由,讓他們自己去尋找,去體會文學作品的美。學生更多地會覺得有一定思維空間的話題才更加具有挑戰性。
所以,我們可以嘗試著使用不同的方法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啟發學生通過朗讀進入童話世界。與角色融合,更能啟發學生的靈感,培養其思維能力。
三、注重語言教學的全面性與實效性
《英語新課程標準》指出基礎教育階段學生應該學習和掌握的英語語言基礎知識包括語音、詞匯、語法、功能和話題等五方面的內容。童話閱讀的信息量很豐富,教學設計必須符合邏輯,緊扣文本,服務于教學,讓學生學習語言落到實處。對于語言教學,我們要注重它的全面性與實效性。
語言教學的全面性體現在形、音、意上,我們通常學的是語言的“形”(拼寫及其用法),教師還需要加入語音的教學。語音教學包括intonation, stress, rhythm, 教師對于相同的句子可以采用兩種不同的語調來朗讀,讓學生體會其差別,這就很生動地教會了學生語音的傳情,達意功能,讓學生去體會簡單語言構筑的美。教師還可以嘗試讓學生跟著錄音朗讀并模仿,慢慢去體會語音語調在詩歌朗讀中的重要性,因為語音美是文學作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力求語言教學的實效性。要想提高教學效果,必須對學生進行情感投入,這樣可以減輕認知的負擔,教學才更加行之有效。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利用這些語言點編纂自己的故事,在一定的語境中運用這些知識點,最終達到語言交際的目的。
四、注重教學模式的保持與突破
對于童話閱讀的教學,我們要全面地突破傳統的對文章信息找尋的模式,可以先啟發學生想象,然后再以動畫配音,把學生帶入情境,讓他們透過主人公的眼睛去觀察,站在主人公的角度去探索,真正融入童話世界。童話閱讀,它有別于其它一些事實文本的閱讀,我們對其要有正確的理解和定位。
例如第一課時,教師重在引領學生進入童話世界,激發興趣,讓他們愿意去體會主人公Alice的情感,去領悟語言構筑的奇幻夢境,而不是單調地通過表格或是回答問題去檢測對事實的把握。在對生詞的處理這個問題上,我們時常會想在這個環節上有所突破,所以存在著困惑,擔心缺少了梳理語言的環節,會對整節課的完整性造成影響。事實上,我們可以指導學生在閱讀中劃出生詞,引導學生推測主人公情感的變化。處理詞匯可以通過設置語境,讓學生在語境里領會詞義,而“Alice in Wonderland”這個故事本身就是一個難得的語境。
關于模式的運用,一定要根據內容來定形式。模式幫助我們設計教學的程序和步驟,而有的時候它又會束縛和禁錮我們的思維。模式是服務于教學的,我們不能被模式所束縛,必須有所突破。
五、注重作業布置的深度與廣度
作業的布置在教學的環節中不能是擺設或附屬品,它需要對本節課的內容保持并擴展著。閱讀課作業的設計,可以與本單元的話題緊密結合。教師可以建議孩子們帶著感情去朗讀,深化對童話的理解;可以鼓勵他們課外去讀原著,提高他們對童話的興趣;我們還可以建議他們去親近大自然。這樣的設計有效地服務于本單元(七年級下冊Unit6)教學的主題“Outdoor fun”,對學生會有很好的教育意義。我們只有注意各個板塊之間的聯系和呼應,并把它們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才能高效地服務于教學。所以,我們教師不僅需要組織好課堂,還需要注重作業布置的深度與廣度。
作為教師,我們要想很好地組織童話閱讀的課堂,我們就必須研讀文本,鉆研新課標,理解其內涵,體會其意境,引領學生走進童話,培養他們綜合語言運用的能力,真正地實現語言教學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的目標。在教學中,我們不斷追求著,總結著,完善著……也許,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會存在困惑,而事實上,我們思考得越多,明白得越多,困惑也就越多。但是我們不能害怕面對困惑,有了困惑,我們才能激勵自己積極地去反思,去探索,去解決教學中的難題,才能激勵學生來參與,讓他們學會運用語言,領悟語言之美,才能讓他們感受學習的樂趣,放飛夢想,從而收獲人生的精彩。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1:8.
[2]Chaemsai,Rungruedee,Rattanavich,Saowalak.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6(9).
[3]周成平.魅力教師的修煉——100個優秀教師魅力修煉心得[M].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183.
[4]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1: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