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花
摘 要:目前,信息技術已廣泛應用于中職教育領域。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完成居民管道氣入戶安檢實訓教學,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在課堂中的地位也由被動變成了主體,更能充分掌握這門技術,成為社會生產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本文以中職燃氣輸配與應用專業中的燃氣用戶安全檢查課程為例,闡述了如何推進信息化教學改革與實踐。
關鍵詞:中職燃氣用戶安全檢查課程 翻轉課堂 虛實結合
在全球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的背景下,“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應試教學模式存在很大的弊端,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提高教學效果勢在必行。為了讓學生掌握所學項目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居民管道氣入戶安檢項目信息化教學設計利用校內實訓基地資源以及校外實訓基地資源,增強學生的感官認識;利用學校網上課程教學平臺資源,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平臺,達到翻轉課堂的目的;采用任務驅動法、項目教學法、小組討論法、情景創設法、示范教學法等進行教學,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利用微信師生交流平臺、微信公眾號、大家來找茬闖關游戲軟件、示范視頻、模擬仿真軟件、網絡監控系統等信息化手段突破教學重難點。為了更好地組織教學,本課程采用“課前 + 課中 + 課后”三階段的教學過程。課前,利用師生交流平臺發布任務,引導學生在課程教學平臺自主學習探究。課中,創設情景,實踐合作,課后引導拓展,總結討論。
一、教學過程
本次課程的授課對象是中職二年級燃氣輸配與應用專業,學生已經掌握上門服務禮儀、熟悉戶內管道氣安全使用常識,具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同時學生喜歡動手操作、思維活躍、喜歡表演,但對枯燥的理論教學不感興趣,學習能力、動手能力參差不齊,分析能力有待加強。鑒于以上諸多因素,筆者制定了由翻轉課堂、創設情景、要點重溫、軟件找茬、虛實結合、評價總結六步曲組成的教學過程。學生通過本次實訓課程,能掌握三個重要技能:能夠熟悉規范的入戶安檢、識別居民用戶燃氣系統的安全隱患并且制定整改方案。
在教學策略上,筆者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同時吸納情境創設法、示范教學法作為補充。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筆者引導學生采用自主探究、小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法進行學習。教法和學法的制定充分體現了做中教和做中學的理論實踐一體化的教學理念,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1.翻轉課堂
課前,利用學生喜歡玩手機的特點,教師通過手機在師生交流平臺上發布任務。
學生接受任務后,探究學習并歸納,通過查找微信公眾號“燃氣爆炸”中居民用戶燃氣爆炸案例,總結歸納出引起燃氣爆炸的安全隱患類型。為了完成任務,學生可登錄一體化課程教學平臺,學習微課,自主學習入戶安檢的內容及安全隱患的識別知識。富有故事性和趣味性的微課有效地扭轉了傳統教學枯燥乏味的局面,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從而有利于突破教學難點。
為鞏固學生在微課所學習的知識,學生要在一體化課程教學平臺完成課前的自測題,在提交答案后,同時也將記錄每道題的得分情況,教師可根據該情況用于課中的答疑環節。
翻轉課堂拓展了學生的學習時間與空間,實現了個性化、差異化的學習。同時學生通過課前案例的學習,可以更直觀地歸納出常見的安全隱患,同時觸目驚心的案例可加強學生的安全意識及職業責任感。
2.創設情景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播放一則燃氣爆炸新聞視頻,從而創設情景:假如你是一名安檢員,如何讓客戶避免這次爆炸事件?為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安全檢查和隱患整改方案?這樣的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產生強烈的崗位意識,增強求知欲,引導學生,帶著問題進行學習。
3.要點重溫
教師登陸一體化課程教學平臺,公示課前自測題的成績統計結果,通過每道題的得分率,可以了解到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因此可以有針對性地講解和分析。重點重溫這一環節,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理解,從而確保教學難點的有效突破。
4.軟件找茬,隱患識別
為強化學生對燃氣用戶安全隱患的熟悉,首先,教師組織學生通過“安全隱患來找茬”的闖關游戲:學生一人一臺電腦,進入闖關的游戲,一一查找出游戲里客戶存在的安全隱患。通過這樣的方式,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
然后,教師在不同的工位設置不同的安全隱患,學生分組進入實操工位查找隱患,再進行小組討論,頭腦風暴,制定隱患的整改方案并上傳。學生在討論整改方案過程中遇到問題,可通過網絡電話電視直播系統尋求燃氣公司安檢師傅的幫助。
最后,教師對學生上傳的隱患整改方案進行實時點評并做反饋,突破本課難點。
5.虛實結合,入戶安檢
入戶安檢實際操作環節是教學的重點。由于實際操作要通燃氣,為確保課堂的安全和學生操作的可靠性,教師先讓學生在模擬仿真軟件上進行操作,學生反復模擬,確保熟悉整個入戶安檢流程,并在通過軟件的考核后,再組織學生觀看企業安檢師傅入戶安檢的規范操作,再一次熟悉流程,明確任務,掌握規范的操作細節。最后,教師在每個操作工位通燃氣,讓學生分組實際操作,學生輪流扮演客戶和安檢員,采用角色扮演、角色互換的方式,進行入戶安檢實際操作訓練。教師也可以通過網絡監控系統同時監控4個小組實際操作的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6.評價總結
在教學過程的最后一個環節,由于學生在實訓室的實操過程可以通過網絡視頻連線到企業,所以企業技師可以對學生的操作進行在線點評。通過學生互評、技師、教師三維評價,評選出最佳安檢員、最優秀安檢小組及技術能手,更好地激勵學生的積極性。
課后,學生自行完成在線課后試題,并且參與在線總結討論。
二、教學特色
該課程具有學做一體、虛實結合的教學特色。學是指學生通過一體化課程教學平臺自行學習微課;做是指學生在一體化實訓室通過老師的層層引導自行制定安全隱患整改方案,兩者圍繞教學目標,相互融合突破教學難點。虛是指虛擬仿真軟件、視頻錄像;實是指實際通燃氣入戶安檢實操訓練,兩者為達成技能目標,虛實結合解決教學重難點問題。創新之處是通過網絡實時連線,鏈接行業技術,實現了校企共同育人。
三、教學成效
信息技術的運用在保留傳統教學模式精髓的基礎上,增強了教學效果。傳統教學完成本次學習任務,一個班級需要2名教師,為保證安全,每個工位必須有1名老師,因此只能2個工位同時開始,再輪換,比較耗費時間,至少需要6個課時,每位學生只能練習1次。采用信息化手段后,現在只需要1名教師,3個課時,每位學生能練習多次,并且采用模擬仿真實訓后實際耗費的燃氣量也減少了,真正做到了省力、省時、高效、節約。
參考文獻:
[1]韓維啟.現代化教學手段在專業課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17).
(作者單位:廣州市交通運輸職業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