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敏
[摘要]目的 探討社區獲得性肺炎(CAP)患者行臨床護理路徑的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12月所收治的社區CAP患者共80例,采用計算機表法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參照組,每組各40例。兩組患者行常規護理模式,在此基礎上,研究組加行臨床護理路徑。對比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及臨床轉歸情況。結果 研究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11.50±11.02) d]優于參照組[(16.20±2.0) d],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臨床轉歸率,研究組好轉38例、死亡0例、無效2例;參照組患者好轉34例、死亡0例、無效6例,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將臨床護理路徑模式應用于社區CAP患者,能夠有效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減少醫療費用,對臨床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社區獲得性肺炎;PSI系統評分;臨床護理路徑;效果研究
[中圖分類號] R47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7)11(c)-0186-03
Value evaluation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of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nursing
SU Min
The Fourth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People′s Hospital of Shanggao County,Jiangxi Province,Shanggao 3364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in patients with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Methods From June 2013 to December 2014,80 patients with CAP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They were evenly divided into research group and reference group by computer.The conventional nursing was used in both groups.Besides,the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was added in the research group.The hospital stay and clinical outcomes were compared in the two groups.Results With regard to hospital stay,the average hospital stay in the research group was (11.50±11.02) d,better than that in the reference group[(16.20±2.0) d],which was displayed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0.05).On the clinical outcomes,the number of improvement,death,and noneffectiveness was 38,0,and 2 in the research group,while in the reference group,they were 34,0,and 6 accordingly,which was not displaye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model in CAP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shorten the hospital stay,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and reduce medical cost,which is of great importance in clinical research.
[Key words]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PSI system scoring;Clinical nursing pathway;Effectiveness research
作為影響患者日常健康的主要病癥,社區獲得性肺炎(CAP)的臨床發病率可達1.2%[1],且治療時間較久、花費金額較多,部分患者不愿意配合治療。在對該病的治療護理過程中,對諸多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花費金額、住院時間等進行重點探查。作為一種新型的臨床護理模式,主要遵行當前新型臨床醫學特點,將多種學科的理念進行綜合,以此提出準確以及完整的護理計劃,本文對社區CAP作為研究數據,評價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其中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社區CAP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通過臨床診斷,確診為社區CAP,同時采用計算機表法的形式分為研究組(n=40)和參照組(n=40)。研究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齡23~76歲,平均(53.2±2.0)歲。參照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齡31~76歲,平均(46.9±2.1)歲。本研究的所有臨床實驗均通過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和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研究下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endprint
1.2方法
研究組患者采用肺炎嚴重度指數評分系統(PSI)決定是否需要住院護理,或者依據《社區CAP診斷和治療指南》[2]對患者進行治療。PSI為臨床預測評分,總分項目為20個條例,主要內容包含人口統計、并發癥狀、體檢結果及放射學檢查結果等,其中分值1級<50分,2級為51~70分,3級為71~90分,4級為91~130分,5級最為嚴重,分數>130分。由此可知,分數越高,其肺炎越加嚴重。研究組中,其PSI分數<91分,則根據患者個人意愿,在門診治療,如分數>91分,則需要住院治療。依據《CAP初始經驗性抗感染》治療中的相關建議,為患者合理配置抗生素藥物治療,對出院合理掌握。參照組患者依據以往的護理經驗采取常規護理模式。
研究組依據PSI評分將其分成1~3級(低危)和4~5級(高危)。進行低危以及高危組間比較。臨床護理路徑進行時間:①住院1~3 d,介紹病區環境、設施、設備;對患者行入院護理評估;觀察患者情況;靜脈采血;用藥指導;進行戒煙、戒酒的建議和健康宣教;協助患者完成實驗室檢查及輔助檢查等。②住院期間,對患者的臨床情況進行詳細觀察,幫助患者行拍背,指導患者正確的咳痰,對其痰液的顏色及痰量進行觀察和記錄,同時分析患者服用藥物的效果以及所發生的不良反應,對患者進行疾病相關健康教育。③出院前1~3 d,觀察患者一般情況,患者的體溫,咳嗽及咳痰好轉情況,加強對患者的呼吸功能鍛煉,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指導,觀察患者的痰液變化情況,觀察療效。④住院7~14 d(出院日),為患者辦理出院手續,提供出院指導流程,患者或家屬需要填寫滿意度調查表,以此對護理文件進行完善。為保證臨床護理路徑實施的有效性,需要根據以及醫院的實際情況,對臨床路徑文件進行建立,包含護理的路徑單等。同時在護理的過程中,應加強對患者的健康教育,根據患者的文化程度以及病情的需要,詳細向患者講述關于吸煙的危害,讓患者了解口腔清潔以及飲水的重要性。并保證護理的穩定性,讓患者進行充分的休息。護理流程需要集中進行,以此讓護理變得有效以及合理化。
1.3臨床總有效率分析
體溫降低,其呼吸道癥狀反應有所改善,白細胞呈現為降低的趨勢,通過X線檢查病灶有所縮小判定為好轉。臨床轉歸時間為2周左右,在2周內未出現好轉情況或者治療痊愈,但未死亡的患者,則判定為無效。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軟件對本次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研究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優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臨床轉歸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在20世紀90年代,相關研究對PSI系統評分進行采納和推廣,目前已被更多研究專家所推廣和使用,本研究對采用PSI系統評分的社區CAP患者進行分析,普遍認為PSI系統可以對社區CAP死亡率預估的,可以作為臨床預后的一個重要判斷標準,以供臨床醫師參考應用。臨床相關調查顯示[3],大約89%以上的社區CAP患者的花費金額為住院費用[4],本文通過對社區CAP進行住院時間的減少,以此節約住院費用。本研究結果提示,兩組患者的臨床轉歸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研究組死亡0例、無效2例;參照組患者死亡0例、無效6例。作為一種綜合性的醫療護理手段,臨床護理路徑包含醫藥學、檢驗學等相關學科的配合。本文對社區CAP的住院時間、抗生素藥物選擇以及序貫治療等進行干預,以此提升治療總有效率,降低醫療糾紛的發生概率。
當前,在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國家,臨床路徑被廣泛應用效果顯著,臨床護理路徑主要是將診療護理變得更合理化及流程化,讓病程進展變得緩慢,最后讓護理流程得到有效控制[5],臨床護理路徑主要方法如下:①從生物學、心理學、社會學等三方面對患者進行服務,以此體現以人為本的護理價值,在臨床護理路徑應用過程中[6],不僅通過時間框架作為臨床指導,還能夠提升護理人員的護理技能及護理質量,護理人員在這個模式下,能夠合理性、預見性、計劃性的進行工作,同時患者也會對自身所想要達到的一個護理效果進行目標的制定,將此反饋給護理人員,讓護理人員有全面的了解。護理工作效率得到顯著提升,護患溝通形式也變得更加細節化,縮短溝通時間[7]。②對患者的病情準確記錄[8]。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合理準確的記錄是判定患者病情好轉或者變化的主要依據,因此通過臨床路徑,制定護理表格,以相互判斷的形式來提醒護理人員對病癥進行觀察[9]。一旦病癥出現了特殊變化,則用×號來判定。③護理記錄書寫時間減少,分配給護理人員更多的時間:臨床護理人員通過用更多時間對患者進行基礎護理[10],提升護理總有效率,護理人員則根據臨床路徑的各項護理模式,對患者進行護理和有效指導,同時可以隨時對記錄進行公開,保證護理程序的透明[11],以此讓護理人員更加貼近臨床,合理的護理項目應用,不僅僅強化護理操作程度,同時還能夠對患者以及護理人員的權益進行維護。④縮短住院時間,提升生活質量。一般情況下,患者行臨床護理路徑的常規時間為1~2周,入院護理后依據臨床規定的項目進行檢查[11],如肝腎功能指標、電解質水平、胸片檢查、心電圖檢查等,同時依據患者的病情發展程度進行血氣分析、血培養以及胸部CT的測定[12]。在對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主要選擇如支持治療、對癥治療、抗菌治療等,或者對患者的病原學檢查進行測定,以此配置抗菌藥物,而對于社區CAP患者來說,在臨床診治的過程中,前來醫院檢查的1 d內需進行采血處理,并測定痰液標本,培養痰液,在初次選擇抗菌藥物治療前進行顯得十分關鍵[13]。這一過程的執行是因為病原學的檢查結果對患者服用何種抗菌藥物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其選擇的抗菌藥物對社區CAP患者的轉歸有所影響[14]。⑤增強患者的滿意度。醫患雙方缺少有效的溝通是造成醫療糾紛頻發的主要因素,而臨床路徑的執行能夠保證護患溝通的有效性以及和諧性[15],讓護理過程變得更加公開以及細節化,在這一護理模式的過程中,護理細節以及護理流程患者均知曉,從而增強對醫院的信任感[16]。⑥臨床護理路徑身為一種新型的護理理念,本身從建立新型的醫護關系為基礎,從而護理教學人員以及護理人員得到了深刻的反思,其護理技能以及護理能力也得到了顯著提升,服務質量有所進步。饒靜等[16]研究,皆對社區CAP患者的住院時間等指標進行了分析,選取的66例患者進行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分組,其中實驗組患者的住院天數為(11.50±11.02) d,對照組為(16.20±2.0) d,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和本文研究數據相符。endprint
綜上所述,社區CAP患者行臨床護理路徑的效果顯著,能夠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減輕患者的經濟壓力,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1]唐貞明,凌宙貴,劉衛,等.醫院與社區獲得性肺炎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5):1092-1094.
[2]何群芝,夏厚才.兒童社區獲得性肺炎的病原體調查及臨床護理分析[J].中國處方藥,2016,14(8):102-103.
[3]林榜素,莊劍平,胡容,等.高齡社區獲得性肺炎的細菌學及其耐藥性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2,15(13):1523-1525.
[4]謝春暉.臨床護理路徑模式在社區獲得性肺炎患者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11):1457-1458, 1584.
[5]李瑞環.臨床護理路徑在社區獲得性肺炎患兒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5,21(16):85-87.
[6]龐鳳美.老年社區獲得性肺炎106例臨床治療和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4,20(3):60-60,61.
[7]賴彩琴,周麗娟,吳小菊.等.臨床護理路徑在社區獲得性肺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臨床醫學工程,2015,22(2):217-218.
[8]白洋.預見性護理干預在長期臥床社區獲得性肺炎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6,22(23):3679-3681.
[9]高莉梅,黃蘇平.臨床護理路徑在社區獲得性肺炎住院患者中的應用與效果[J].中國農村衛生,2013(s2):380-381.
[10]劉明,焦月華.老年社區獲得性肺炎80例護理體會[J].醫療裝備,2015,28(2):123-124.
[11]鄧紫薇,仇成鳳,李茂作,等.成人社區獲得性肺炎主要病原體分布的Meta分析[J].中國抗生素雜志,2016,41(12):950-955.
[12]高莉梅,黃蘇平.臨床護理路徑在社區獲得性肺炎住院患者中的應用與效果[J].泰山醫學院學報,2013,34(3):380-3817.
[13]謝奕丹,吳曉玲,黃光鴻,等.社區獲得性肺炎住院患者抗菌藥物合理使用專項點評標準的建立與應用效果評價[J].中國藥房,2017,28(2):262-266.
[14]Sun TY,Sun L,Wang RM,et al.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moxifloxacin versus levofloxacin plus metronidazole for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with aspiration factors[J].Chin Med J,2014,127(7):1201-1205.
[15]本刊編輯部.WONCA研究論文摘要匯編--咳嗽及社區獲得性肺炎患者非典型病原體檢出率的 Meta 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17,20(1):84-84.
[16]饒靜,尹立雪,楊紅梅,等.肺部超聲檢查聯合血漿降鈣素原、C反應蛋白檢測對社區獲得性肺炎的診斷價值[J].山東醫藥,2017,57(4):40-42.
(收稿日期:2017-08-04 本文編輯:崔建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