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宇華
摘要:隨著教育制度的改革和發展,教師教學方法和理念也在不斷探索和創新。新時期背景下對語文教學提出了個性化教學的要求,即教師在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上都要追求與眾不同。本文通過分析語文個性化教學的涵義,提出有效實施個性化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語文教學;個性化;與眾不同
人生來就是與眾不同的個體,因而在思想和行事風格上必不相同。初中的孩子正是個性和心理形成發展的關鍵階段,其心靈較為敏感,行事較為叛逆,新課程教學理念就是要尊重并充分利用學生的個性,使學生在課堂上敢說、會說、能說。為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結合自身實際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使學生和教師的個性都得以張揚。
一、個性化教學的涵義
個性、化教學改變了傳統教學“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上,鼓勵教師充分尊重學生,放手讓學生在課堂上自由發表自己見解,使學生的個性得以展現,也使語文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教學過程中,教師與眾不同的教學手段和行事風格掙脫了傳統教學對學生創造性和想象力的束縛,使學生能夠獨立思考,自主學習,在親身的情感體驗中增進知識建構。這種教學模式充分體現了新課程的教育理念,對學生健康性格和心理的形成、對其創新思維的培養有重大意義。
二、語文個性化教學有效策略
個性化教學策略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體現教師與眾不同的教學風格,具體到語文教學中主要可以通過以下策略實現;
(一)對待學生與眾不同
1、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正如“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大千世界的萬事萬物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個體差異。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認識到不同階段、不同學生的差異,在充分欣賞和尊重其獨特性的同時還要善于發揮和利用其個性。“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受自身思維意識限制,不同的學生對同一事物的認識和理解不盡相同。在語文學習中,學生之間因自身生活經歷、知識層次、生活觀點以及所處社會環境的不同對同一事物會獲得不同的情感體驗。因此,作為精神教育者,我們要尊重學生的主觀感受,鼓勵學生勇于張揚自己的個性,使其在獨立思考中獲得獨特的審美體驗。比如:在做《金錢,共同面對的話題》的綜合練習時,我讓學生進行關于“我是小管家”活動,通過讓學生自由設想自己掌管家庭財務的設想,在學生自由發表見解的過程中,我給予每一個人鼓勵性的評價,使學生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敢于張揚自己的個性。
2、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學生受個體差異影響往往表現出與眾不同的思維形式,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抓住和利用學生的獨特思維,使其形成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在課堂上,鼓勵學生自由發表見解,使其敢說、會說;引導學生大膽質疑,勇于探索,使其敢想、會想;指引學生親身經歷、實地操作,使學生敢做、會做。在自主學習、主動參與及積極探索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善于分析的習慣,使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得以培養,也使語文課堂煥發出生機和活力。
(二)教學風格與眾不同
樹立起與眾不同的教學理念后,教師還要將思想作為行動的指導進而采取與眾不同的教學方法和策略,使學生的個性得以健康發展。
1、獨特的教材處理方法。語文教材中選取的作品都是文質兼優的美文,需要學生對文章進行深刻分析并融入作者情感才能深刻理解和體會。傳統教材處理中教師完全照搬《教學指導》,毫無新意,學生興趣索然,對文章的主題難以深刻把握,因此,初中語文教師要善于創造性的選取內容,有效的使用教材。比如:在研究《皇帝的新裝》一文主題時,我這樣處理教材:假設現皇帝死后進入天堂,作為上帝,你想滿足他的一個愿望,你認為這位皇帝想提出什么愿望呢?為什么?學生開始七嘴八舌的設想并為自己的設想找依據,課堂氣氛頓時活躍起來,這時我適時引導學生:要想明白老皇帝的真實內心,我們就要明白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對他說實話呢?在這種自然地引導中學生主動投入對文章的研究和探索中,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2、獨特多樣的教學手段。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經常改變教學方法和手段,使學生一直處于“新的”知識接受過程中,激發其學習興趣,喚醒其求知欲望,使語文教學取得高效的成果。同時,教學方法的使用要靈活選取,針對不同的學生采用有針對性的手段,打破學生的思維固化,解放其思想,在因材施教中實現整體教學效益。比如:在學習《孔乙己》一文時,我首先選取有表演天賦和興趣的學生通過改編舞臺劇的形式進行角色演繹,然后讓口才較好的學生通過搜集資料和證據進行模擬法庭辯護,最后讓學生中喜歡追星,擅長收集明星信息和資料的將孔乙己的個人資料制成“明星檔案”。這樣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組織教學,在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思維中使課堂氣氛變得活躍起來,也使語文教學不僅僅成為教與學的基地,更成為學生探索未知的樂園。
3、獨特的教學情境設計。學生的認知有其獨特的規律,語文教學要善于將情、境、趣結合起來,為學生創造獨特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在充滿吸引力的環境里,自覺樹立主體意識,主動投入知識的探索中,并通過合理的想象使自己思維的火花得以點燃,也使自己的語文素養得以提升。比:在學習《春》的時候,我首先引導學生回憶有關春的名言名語,學生在我的鼓勵下躍躍欲試,課堂氣氛頓時活躍起來,在學生情緒激昂的時候,我悄悄按下《春》這篇文章的錄音,在優美的音樂和悅耳的鳥叫聲中,富有磁性的男聲響起,在他的指引下,學生仿佛走入了春天的世界,春草、春花、春雨形成了一幅幅迎春圖,在情感的感染下學生很容易就理解了文章的內涵。
三、結束語
語文教學個性化策略的探究,離不開眾多教師的熱情參與,通過調動學生和老師的集體智慧,使師生的個性得到共同發展,也使語文教學成為探索藝術的殿堂!
參考文獻:
[1]謝爾初.影響作文個性化表達的因素分析[J].中國民族教育
[2]黃耀紅.語文課呼喚個性化閱讀——兼評《鸕鶿》一文的教學[J].湖南教育
[3]馮俊輝.如何實施有效的個性化閱讀教學[J].硅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