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瑤星
摘要:多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讓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意識到教學創新的重要性。初中美術教學,需要學生欣賞大量的美術作品,更要引導學生了解美術發展史。于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會讓課堂教學內容更加豐富,也讓學生體驗到更多的美術學習方式,促進學生美術能力的提升。因此,新課程標準中提出將多媒體技術引入到美術課堂中,對于當代美術教師來講是一項挑戰。
關鍵詞:初中美術;課堂教學;多媒體;輔助;
美術不同于其他學科,它必須在課堂教學中給學生積累足夠的表象,以開拓學生的形象思維,才能讓學生輕松地進行創作。在美術課堂教學中,靈活地運用多媒體教學,能迅速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能有效地在學生頭腦中形成表象,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同時也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學生的思維也會異常活躍起來,課堂的氣氛跟著高漲起來,從而促進學生的創造力的進一步發揮。
一、利用多媒體,優化美術教學形式
實踐教學,對于初中學生的美術學習能力提高有極大作用。但是,實踐教學不一定出現在每一節美術課堂中。在日常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對著名的美術作品進行欣賞,讓學生了解正確的美術作品繪制方法,促進學生美術理論水平的提高。教師只有對學生其它方面的能力進行培養,才能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在教學改革的今天,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呈現美術作品,讓學生被美術作品被感染,深入欣賞與分析美術作品,促進初中學生美術學習興趣的提高。
比如在講解《勞動──人類創造力的源泉》的時候,主要的教學目標就是引導學生欣賞美術作品,了解美術作品的基本構成,讓學生建立起個性化的美術作品欣賞觀。在視覺與聽覺的共同調動下,學生可以在情感氛圍中對作品的深層意義進行理解,促進學生具有更為豐富的美術作品欣賞想法,實現學生美術能力的提高。利用多媒體技術優化課堂教學形式,會讓學生的美術學習觀得到更新。
二、利用多媒體,加強課堂師生互動
應用多媒體開展初中美術教學,會讓美術教學活動從傳統過渡到現代,提高美術教學活動的時代性。與此同時,初中學生的創造能力與主動學習積極性也會得到調動。讓學生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進行學習,是促進教學優化的重要手段。師生互動,是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的重要形式,通過師生互動,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與困難,會提高教學活動的針對性。教師可以將多媒體作為師生互動的出發點與終點,用多媒體呈現一個師生互動的話題,通過有效的師生互動,回歸到多媒體所呈現的答案中去,有利于促進教學過程的順暢化。
比如在講解《春天的暢想》的時候,教師可以針對其中的“生機蓬勃的春日景象”這一活動,教師可以先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春天”兩個字,與學生就春天進行交流。“我們心中的春天是什么樣的?與其它季節有什么不同?你們喜歡春天嗎?”都可以成為拋磚引玉的問題。在師生交流中,教師讓學生想象春天的畫面,并給學生展示一幅自己的畫的“我的春天”的作品,對其進行介紹,讓師生互動以多媒體為憑借進行地更加順利。
三、 利用多媒體,激發學生創新思維
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是讓學生將自己的美術潛能表達出來的重要環節。學生不僅要學會欣賞美術作品,更要提高自己創造美術作品的能力。在引導學生進行繪畫時,教師不能先給學生一個相關的著名作品進行欣賞,再讓學生進行繪畫,這樣做會限制學生的思維發散。要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發散,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一個思維發散點,讓學生從這一點出發,進行創作,將自己的創新因素融入到作品創造過程中。
比如,教師可以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一個蘋果,讓學生從蘋果出發進行思考與創新,創造屬于自己的作品。一些學生會畫出水果,一些學生則會畫出廣場舞,一些學生會畫出人物。教師讓這些具有創新意義作品的作者上前展示作品,并闡述自己的想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四、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學習提供全面的感性材料
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為學生學習提供了全面的感性材料,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開闊了視野,更重要的可以促進學生的創作思維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美術教學的主要任務是教給學生基本的美術知識和技能,同時讓學生有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的意識。而多媒體計算機技術作為一種新的輔助教學手段,為美術教學帶來了“教”與“學”的重大改革,大大提高了教學的質量;它集圖像、聲音、文字、動畫等各種功能為一體,把教學素材逼真地呈現在學生面前,不僅讓課堂充滿了兒童情趣,而且使課堂教學效率大為提高,就像為美術課堂教學插上了騰飛的翅膀,提升了美術教學的品位。
采用電腦多媒體教學,美術課的效果大為改觀。在美術課中,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色彩絢麗、精美動態的畫面,逼真傳神、扣人心弦的聲響,能讓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感知,在腦海中留下具體、鮮明、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學生從無意記憶向有意記憶發展。豐富多彩的生活和美好現實的逼真顯現,不僅陶冶了學生的情操,激起對生活的真誠熱愛,學生在持久的觀察過程中,仿佛身臨其境,從而產生聯想,提高表現力。當你欣賞經典名作時,鼠標一點,某個畫家的代表作及其生平介紹就會出現在你的眼前。不但可以窺視作品的全貌,還可以放大局部進行觀察;不但可以全面地把系列作品逐幀觀賞,還可以有選擇地選一些作品觀摩或打印出來。學生身在課堂,卻能打破時間、空間、地域的界限,馳騁中外、跨越古今,在繪畫長廊漫步,在想象空間飛翔,審美教育寓于潛移默化之中。而充分地運用多媒體手段,展示畫面的全部與局部,以配合相關的音樂、旋律進行講解,這樣很能激發學生認知的濃厚興趣。為學生創設一個貼近真實的審美環境,伴著節奏明顯、震奮人心的音樂和教師透徹的講解分析,使學生進入到美術作品所要表達的意境。這樣可使視、聽感官相互配合,達到一種通感的審美效果,提高其審美情操,進而使之能發掘美和創造美,領略該作品藝術之瑰麗。
當你欣賞建筑藝術,不但可以用慣常的視覺方式欣賞建筑物在靜止狀態下的形狀或內部構造,而且可以作動感顯示,讓建筑物旋轉起來,欣賞建筑物的多個側面。另一種顯示方式是設置一條觀賞路線,讓觀者仿佛身臨其境,可以跨越橋梁,穿過街道,欣賞周邊的建筑外形,也可以按設置路線瀏覽一座建筑物的內部裝飾、陳設。讓學生產生現場感、真實感,真切地感受到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不同空間的建筑風格。
總之,我們要不斷學習和吸取現代化教學設備帶來的教學新觀念、新思想、新設計,盡可能地發揮多媒體輔助美術教學的優越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課堂充滿情趣,切實提高美術課堂教學的效率,為推進素質教育譜寫新的篇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