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芳
摘要:數學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因此,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是必然的選擇,教師要為學生架起一座溝通生活世界和知識海洋的橋梁,使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獲得不同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
小學教學生活化是指教師在教學中通過有效組織,指導學生在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探究與實際生活相關的元素,并將生活元素融入到數學學習之中。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去體會知識的生活價值,并逐步適應生活元素與數學教學的融合,是當今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一個重要探究方向。
一、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意義
1.小學數學生活化讓課堂充滿活力
就小學生而言,生活中的已有經驗是他們認識新事物的基礎。在數學課堂中,教師如果能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進行教學,他們就會感到數學淺顯易懂,從而增加學習數學的興趣,課堂也因此充滿活力。
2.小學數學生活化能挖掘學生的創造潛能
每個人都有對未知事物進行探索和發展的愿望,尤其是孩子更加強烈。那些貼近生活的問題、話題更能引起學生一探究竟的欲望,教師只有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內在的創造潛能。
3.小學數學生活化讓學生享受成功的快樂
成功的體驗是激勵學生繼續學習的動力。數學教學生活化滿足了學生好強、好勝、愛表現的心理需求,所以教師要努力創造機會,讓學生體驗成功帶來的喜悅,增強他們學好數學的信心和勇氣。
二、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途徑
陶行知曾經說過:“我以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要重視小學實踐經驗和在已有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3]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地把數學問題和實際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身邊,生活離不開數學,從中體驗數學的價值。
1.用數學眼光觀察生活環境
在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使每個學生擁有一雙能用數學視角觀察生活的眼睛,讓學生帶著數學問題接觸實際,加深對數學問題的理解,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從小讓學生養成留心周圍事物,有意識地用數學眼光觀察和認識周圍事物的習慣,增強數學的親和力,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教學中讓學生觀察生活中的數學,既可積累數學知識,更是培養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最佳途徑。
2.熟悉學生的生活背景
對于小學生而言,由于他們的生活活動范圍偏窄,這就需要教師了解學生整天在想什么、干什么、對什么比較感興趣等,以能找到他們喜聞樂見的生活原型。
(1)關注校園中的學生生活。如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跳繩、丟手絹等,其中都包含著長短、快慢、大小、多少等數學問題。(2)留心社會中的學生生活。學生可以單獨或隨家長一道到書店里走一走,看一看書的種類和價格等,也可以與其他同學相互交流,然后搬進課堂,讓學生自行解決,需要時老師充當指導者的角色。(3)了解家庭中的學生生活。教師要多多通過家訪、和學生交談等方式來了解不同學生的生活背景,并尋找其中的數學問題,如學生家里豆漿機的價格等。這樣的數學問題就會使學生感到現實生活與所學過的數學知識的聯系是那么密切,對他們就比較有吸引力,有話說,他們在探究與合作的過程中也會感到更輕松和愉快。
3、重視學習內容的生活化
根據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數學問題情景,讓他們憑借生活經驗,體會數學價值,這是激發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有效方法。從學生所熟悉的生活中引出問題,使他們認識到數學與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他們就會主動地愛數學、學數學。在生活中,學生還能接觸到許多課本中未出現、課堂上沒涉及而生活中又普遍存在的現實問題。這些實際問題不但與課本學習有著聯系,而且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生活實踐是對書本知識學習的一種印證、補充、拓展和超越。
4.用數學語言敘述生活事件
數學首先是一種語言,具有工具性和基礎性。由于它可以用來存儲信息,因此,在信息化時代數學的語言功能更為突出。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興趣愛好、在不影響知識科學性的前提下,巧妙運用生活化、趣味化、童趣化的數學語言感染學生,在充滿情趣的語言交流中學習,給課堂教學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如在“百以內數的認識”這一節課中,請學生說一說你最喜歡哪個數?為什么會喜歡它?這就使學生很自然地把數字和自己的生活聯系起來,這樣學生自己就把數字拉進了生活,使數學知識生活化。
5.提供有地方特色和時代氣息的生活情境
信息技術發展迅猛的今天,教材的更新速度顯然不能適應新形勢的發展需要,因此,教師在執教這些教材時要聯系生活實際,吸收并引進現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關的具有時代性、地方性的數學信息資料來處理教材,作為學生自主探索新知的材料。例如,教“應用題”,組織學生分組,深入到超市了解商品的價格,然后學生根據各自搜集的素材編成題目。這樣學生既對學習本節課內容非常感興趣,又提高了運用數學觀點看待實際問題的能力。
6.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效率和效益
把書本上抽象的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巧妙結合起來,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應該掌握的知識,減輕了學生的死記硬背和大量單一的練習,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效率,減少了學生學習中的困難,為學生學習數學打開了一條探索知識奧秘的途徑與方法,使他們感到數學是真真切切存在于生活中,而有效地積累生活經驗則有益于幫助他們打開知識的大門。
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是現代數學教學的新方向。教師必須認識到數學中與生活相聯系的元素,并將兩者緊密的聯系起來。數學教學生活化就是讓學生的生活走進數學課堂,既有利于滿足學生學會面對社會需要,又有利于提升數學理解能力。我們必須要發現學生數學教學中的生活元素,以學生生活元素為基點,不斷改進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內容,從而達到提高學生數學素養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陳清容,呂世虎.新課程學科實用教學法?小學數學新課程教學法[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劉兼,孫嘵天.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解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馬會平.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小學數學生活化若干問題簡析[J].出國與就業(就業版),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