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 軍
小學體育教材“仰臥推起成橋”教學設計課例分析
文/劉 軍
仰臥推起成橋?qū)儆谄胶忸惣记伞=?jīng)過前期的學習,學生已初步撐握了一些簡單的技巧動作,對技巧練習產(chǎn)生了一定的興趣。本次課以學生已有經(jīng)驗為切入點,安排練習內(nèi)容和學習方法,主要靠推雙臂、蹬兩腿、頂髖、挺腰,使身體拉滿弓成“橋”,幫助學生體驗仰臥推起的動作技術(shù),提高學生身體協(xié)調(diào)、平衡等能力。
小學體育;體驗式;體操;仰臥推起成橋
1.教材內(nèi)容:體操教學單元——仰臥推起成橋。
2.教學對象:小學三年級學生。
針對小學生骨骼肌的形態(tài)及生理生化特點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腰腹柔韌性普遍較好,但核心力量不強,身體的平衡能力和自控能力比較弱。針對這些問題,在技巧單元教學之前,可有意識的加大對學生基本身體素質(zhì)的練習,從而讓學生具備肩肘倒立技術(shù)學習的生理機能。
本節(jié)課教學對象是三年級的學生,他們好奇心強、活潑好動,善于模仿,容易調(diào)動,參與積極性高。但是他們有意注意的時間較短,所以在教學中以情境教學為主要手段,配合采用游戲的形式,讓學生在玩中體驗,玩中創(chuàng)造,讓學生建立動作表象,保持他們學習的欲望和興趣,從而提高學習效果。通過典型課例的開發(fā)、研究與展示將以上技巧教學理念傳達給廣大教師。
仰臥推起成橋是人教版三年級體育教學技巧與器械練習單元的主要教材內(nèi)容之一,比一二年級技巧教材提高了動作的難度。仰臥推起成橋?qū)儆谄胶忸惣记桑?jīng)過兩年體育課的學習,學生已經(jīng)初步撐握了一些簡單的單一技巧動作,對技巧練習產(chǎn)生了一定的興趣。本次課以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為切入點,安排了練習內(nèi)容和學習方法,主要靠推雙臂、蹬兩腿、頂髖、挺腰,使身體拉滿弓成“橋”,讓學生體會身體倒置的體位感覺和運動感覺,提高學生身體協(xié)調(diào)、平衡等能力。
1.認知目標:認識生活中各種各樣的橋,知道仰臥推起成橋的動作方法,學會學習技巧的方法。
2.技能目標:圍繞提升學生身心健康素養(yǎng)開展,讓學生在掌握仰臥推起成橋的正確方法基礎上,在幫助和保護下完成技巧動作,80%的學生能夠獨立完成技巧動作。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科學技能、學會學習、身心健康、審美情趣以及實踐創(chuàng)新等核心素養(yǎng),搭起更多“友誼之橋”“生命之橋”。
4.體能目標:發(fā)展學生上下肢力量和柔韌、協(xié)調(diào)等素質(zhì),提高學生平衡和自控能力。
引導(展示課前搜集的圖片)學習用身體來“建一座橋”。接下來通過繞墊子慢跑、墊上拉伸操等熱身活動來充分鍛煉學生腰腹部的柔韌性和身體協(xié)調(diào)能力,為接下來的學習做好準備。
1.各種橋我會搭

指導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運用自己的身體搭一座橋,發(fā)揮自己的個性去探究。
2.造拱橋互幫忙
(1)出示展板,指導學生觀察展板圖片,并跟著順口溜,學會動作方法:
屈腿平躺準備好,肩上鋪墊用雙手;
手腳同時齊用力,向上頂髖成拱橋。

(2)在保護幫助下嘗試練習。
保護幫助的方法:保護幫助者站在練習者旁,當練習者手腳用力蹬推時,提拉他的髖部,練習者借力調(diào)整撐手初步形成“橋”。

3.鉆橋洞頂起髖
當練習者撐起初步成橋時,保護者鉆到“橋洞”,幫助他頂起髖。熟練后,練習者可在保護者背上放松,稍微適應倒立的姿勢,找到倒立狀態(tài)時的發(fā)力順序,然后再進行推臂、蹬腿、頂髖、立腰,多次練習,強化頂髖、立腰的動作,不斷提高動作質(zhì)量。

4.比一比賽一賽
通過再次觀察展板,復習口訣強化動作。之后組織學生自行組隊,運用學過的技巧動作搭建造型,并且請做得好的學生和小組展示。

5.素質(zhì)練習:海陸空接力賽
用體操墊擺放成不同的器材,代表海洋、陸地、天空。學生分別采用匍匐前進、奔跑、跨越這三種形式完成接力。

海洋:游泳姿勢

陸地:奔跑

天空:跨躍
(三)瑜伽放松,恢復身心:《蟲兒飛》放松舞蹈
請學生總結(jié)本課所學內(nèi)容,再次復習口訣。教師肯定和表揚學生課堂表現(xiàn),并鼓勵大家在生活中架起更多“友誼之橋”“合作之橋”,并提醒學生注意衛(wèi)生,記得洗手。
1.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分享課前學生的預習成果,導入情境,拋出任務,渲染本課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以小組比賽的形式,采用情境教學為主要手段,配合采用游戲的形式,讓學生在玩中體驗,玩中創(chuàng)造。
2.運用展板和口訣將抽象的動作過程簡單具體化,便于學生理解。以同伴之間相互幫助為主線來進行保護幫助和輔助練習,既有效避免了運動傷害,也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體會手腳蹬推和腰腹部發(fā)力。
1.學生對體操動作充滿好奇心,練習積極主動,但是小學生普遍腰腹力量不足,不能很好地控制肢體動作,力量練習普遍比較吃力。在今后的教學中應加強核心力量的練習,為技巧動作的穩(wěn)定性以及節(jié)奏感做好充分的準備。
2.通過直觀圖示法和趣味口訣法,以及分解動作的逐漸難度增加,學生自我挑戰(zhàn)的積極性被充分調(diào)動,加上輔助手段的新穎,學生練習積極性高。在接下來的教學過程中還需加強學生的腰腹柔韌性和核心力量,爭取高規(guī)格的完成動作。
3.小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很高,有著豐富的想象力,在最后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自行組隊,運用學過的技巧動作搭建造型,讓學生在玩中體驗,玩中創(chuàng)造,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4.通過同學間互幫互助和小組間的比賽,使學生能夠很快掌握動作,完成本課的既定目標,所以本次的案例研究是充分有效的。
G633.96
A
1005-2410(2017)11-0041-02
(江蘇省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文萃小學 2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