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夢+陳誠
【摘 要】本文論述基于PBL的藥理學課堂教學改革的具體實施:課前準備、科學提問、課堂討論、合理引導、成果展示、歸納釋疑,并認為PBL教學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教師的教學水平。
【關鍵詞】PBL 藥理學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10C-0150-02
藥理學作為一門連接基礎醫藥理論知識和臨床醫學之間的橋梁課程,是醫藥學生將來工作的奠基石,無論是在臨床醫學還是在藥學專業中均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基礎藥理學知識較為復雜、枯燥無味,故這門課程的講授具有一定難度,不僅要讓復雜的藥理學知識變得通俗易懂,而且還要將其與臨床實踐結合起來,而傳統的藥理學教學方法多是采用講授式教學,學生被動接受知識,課堂氣氛沉悶,學習效果欠佳,很多藥物的講解已經遠遠跟不上臨床的要求。為了改善目前藥理學的教學現狀,我們將PBL教學方法應用于藥理學的課堂教學中,對藥理學課堂教學進行改革研究,以期加強藥理學知識與臨床的聯系,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一、PBL概述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即為“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也稱作“問題式學習”,是由美國神經學教授Barrows提出的一種教學模式,主要為了培養醫藥院校的學生主動學習和掌握知識的能力。PBL教學模式自20世紀90年代被引入我國,近10年來采用該教學模式的醫藥高等院校也在逐漸增多,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PBL教學方式主要是首先提出問題,然后讓學生圍繞問題展開自學、小組討論、提出觀點和解決方法從而學習和掌握各項知識的過程,是將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的過程。在藥理學課堂教學中,PBL教學方式主要是以學生為主體,先問題、后內容的教學過程。比如將臨床表現、藥物作用機制等知識點設置為問題,然后通過教師的引導,以學生為主體對這些問題進行討論,尋找答案,學習主要內容。由此可見,PBL教學模式對加強學生的探究性學習,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強學生對基礎知識和臨床的聯系具有指導性意義。
二、基于PBL的藥理學課堂教學改革實施過程
(一)課前準備,科學提問。每一個教師在PBL教學法實施前都要吃透教材,充分備課,查閱大量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文獻資料,不僅要全方位理解教學大綱還要對臨床用藥具備一定的經驗,為每一次的PBL教學工作做好充分的準備。在此基礎上,科學合理地向學生提出問題。設計問題時首先要以學生原有的知識和認知經驗作為基礎,然后將臨床與專業知識結合起來,提出病例用藥問題,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同時,病例設計要具有目的性和針對性,符合教學大綱的要求,但是避免過于復雜甚至出現超出大綱的要求。比如在心血管藥理的抗高血壓藥物章節中,高血壓伴隨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在用藥上需要注意什么?該內容不僅涉及高血壓用藥和慢性心功能不全用藥,而且還涉及用藥副作用等,這些都要綜合考慮。在提出問題后,學生要根據問題預習新課,復習舊課,查閱跟問題相關的各項資料,做好記錄,為PBL課堂教學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
(二)課堂討論,合理引導。學生在分好組后針對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主要針對病例中的發病機制、藥物作用機理等進行討論,同時在考慮藥物副作用的基礎上給出合理的給藥方案。教師在課堂討論中要給予正確合理的引導,鼓勵每一位學生積極參與到討論中來,發表不同的意見和觀點,活躍課堂氣氛。當學生在討論中遇到有爭議的問題時教師應給予正確的指引,避免直接表達自己的觀點或者直接給出正確答案,應引導學生根據問題將教材中的基礎知識靈活運用,使學生能夠貼合教學大綱獲得正確的系統知識。同時教師要控制討論節奏,以防討論過程雜亂無章,影響課堂秩序,教師應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自主學習和科學探索的能力。
(三)成果展示,歸納釋疑。學生討論結束后,每小組派一名代表發表本組的觀點和意見,本組其他同學可以隨時補充,做到暢所欲言,對本組在討論中遇到的問題也可以隨時提出,必要時可以就問題再次進行討論,組與組之間也可以就發表的觀點相互提問。最后,教師根據學生的討論結果,歸納重點內容,分析難點內容,對學生的共有問題或者是一直具有爭議性的問題進行詳細分析,對學生在討論中遺漏的問題進行補充解釋,讓課本中的理論知識在學生的討論成果和教師的歸納釋疑中系統體現出來,使學生能夠掌握所學知識點,教會學生如何去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自主思維能力。
三、基于PBL的藥理學課堂教學改革的意義
(一)PBL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生在剛開始接觸PBL教學時顯得很陌生,不知道怎樣去提煉問題的關鍵所在,甚至連查閱資料都無從下手,到了討論課的時候也沒有目的性,課堂效果不甚理想。隨著課程的開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查閱文獻的能力以及溝通表達能力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PBL教學法以學生為課堂的中心,使學生在討論中能夠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對有關問題能夠及時地討論解決,十分容易獲得其他同學和老師的信息,同時小組成員分工合作的學習方式也極大地增強了學生的團隊精神和溝通互助的協作能力。在PBL的藥理學教學中,將藥理學的知識與真實的臨床情境相結合,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必須綜合有關學科的知識,把所學的醫學、藥學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各學科融會貫通,提高了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但是學生在校期間所獲得的知識很難跟上臨床的發展,很多知識要在以后的工作中通過自學的方式不斷獲取更新,PBL教學法帶來的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對學生的終身學習具有重大作用。
(二)PBL教學有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師在PBL教學中的角色至關重要,他不僅是教學的參與者更是認知的引導者。首先教師要能夠具備提出合理問題的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全面把握教學大綱,吃透教材,對各學科知識都有一定的了解,精心查找相關資料,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基本情況提出合理的問題。其次教師要具備正確的引導能力,在PBL的藥理學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多提問多思考,積極參與討論,對于學生的疑惑要巧妙地引導學生獲得信息,而不是直接告訴答案,使教師能夠成為學生認知的教練,挖掘學生的潛能,同樣是對教師教學水平的挑戰。最后教師要具備高度的概括分析能力,在討論結束后,教師要能夠認真地對每組討論結果進行總結分析,不僅讓學生能夠理解正確的觀點,而且讓學生能夠學會如何去解決問題尋找正確的觀點。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PBL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在原有講授理論知識的基礎上不斷提高自身教學水平,將傳統的“授人以魚”轉變為“授人以漁”,對提高整體教學水平具有重大意義。
總之,PBL教學法應用于藥理學課堂的教學改革中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將傳統的“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豐富學生的臨床用藥知識,而且能夠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師也可以從PBL教學中得到某些啟示,不斷改進自身的教學方法。PBL教學法從本質上做到了教學相長,對藥理學教學效果的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何巧燕.PBL教學模式在高職高專藥理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8(23)
[2]Kwan CY.What is problem-based learning(PBL)?It is magic,myth and mindset[J].CDTL Brief,2000,3(3)
[3]侯寧,宜全,張根水,等.PBL教學法在藥理學教學中的實踐和應用體會[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2(13)
[4]王向玲,王素利.高職護理專業藥理學PBL教學法的效果評價與分析[J].教育與職業,2012(18)
[5]楊儉,劉娓,熊晶.教師在藥理PBL教學中的角色至關重要[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3(7)
【作者簡介】夏 夢,女,廣西中醫藥大學助教,碩士研究生;陳 誠,廣西中醫藥大學講師,碩士研究生。
(責編 蘇 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