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辦大學是我國高等教育的有效補充,其社會作用和經濟作用不容忽視,民辦本科高校大學生的就業問題一直廣受關注,也受到了來自各方面的壓力,而民辦高校大學生在這一情況下進行創新創業意識的培養,加強自身造血功能,實現自行創業,是一個解決就業為題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民辦高校 大學生 創新創業 意識培養
中國的經濟自改革開放以來,已經持續增長了三十年,這期間,一屆屆的應屆大學畢業生為經濟發展不斷地注入活力,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但是因為我國人口眾多,經濟的增長越來越難以滿足大學畢業生的就業需求,二零一七年應屆畢業生數量達到了近八百萬人,就業問題更加嚴重,在此情況下,各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的協調和調度下,施行了一些優惠的就業政策,大大的改變了往年就業難的問題,但是這一方式是否會延續下去,同時對于民辦高校是否會有更加優惠的政策還是一個未知,民辦高校尷尬的處境短時間內是難以改變的。這就要求對這類高校大學生們進行創新創業意識的培養,以促進就業問題的解決,減輕各界壓力,并促進經濟增長和社會和諧。
一、影響民辦本科高校畢業生創新創業意識的因素
1、民辦本科高校大學生的現狀
我國的高等教育體系目前呈現多元化發展,其中民辦大學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每年民辦本科高校畢業生數量都成遞增態勢,但是我國的就業狀況長期處于比較困難的狀態,每年的就業情況不容樂觀,這其中包括大量的應屆畢業生,而民辦高校畢業生占整個應屆大學畢業生人數的比例并不高,但是就業比例缺遠低于平均水平,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民辦高校這塊牌子不夠響、社會認可度不高是一個原因,而民辦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能力較差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通過對民辦本科高校畢業生在畢業后的就業去向調查,顯示自主創業的比例是非常低的,大多數都選擇了私企成為他們的主要工作單位。而創新創業教育是當下社會的熱點[1]因此近幾年各大高校都加強了關于創新創業的教育,以鼓勵民辦本科高校畢業生進行自主創業,從而解決一部分就業問題。
2、民辦本科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壓力
創新創業作為國家大力扶持的就業政策,各方面都給予了一定的重視和支持,但是因為一些固化的思維方式,使得民辦本科高校的畢業證認可度要低于普通的大專院校,因此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和支持。同時,民辦本科高校的師資力量比不上其他高校,因此在知識水平上就較為落后一些,也就造成了進行創新的能力有所欠缺,這也是一個方面,而且因為民辦的性質始終難以得到與普通高校同等對待,因此民辦本科高校的畢業生面臨的心理壓力更大,這就使他們寧愿選擇可以就業的私企等企業也不愿意承擔風險去進行創業。而以前民辦本科高校并不重視對于創業意識的培養,導致畢業生大多選擇去企業打工,而很少有自主創業的,來自各方面的壓力也束縛了民辦本科高校學生的創造力和創造欲望,好在這一方面已經引起了足夠的重視,并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3、民辦本科高校對于創新創業教育的不足
創業教育能夠培養大學生的創業意識以及創業精神,顯著加強大學生的創業能力,為社會培養創業人才,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對于創新型國家的建設有著顯著的促進作用。[2]民辦本科高校急于解決的問題一般是師資力量和生源問題,基于我國目前的人口情況,生源問題基本能夠解決,但是學生質量確實難以保證,這就需要民辦專科高校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提高學生質量,同時師資力量的欠缺是民辦本科高校的一個短板,不過近幾年通過各種方式,這一問題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決,但是因為學校把大量的精力放到這以上幾個問題上,對于應屆畢業生創新創業意識的培養并沒有得到很好的重視,因此需要進一步加強這方面的教育。
二、民辦本科高校解決就業問題的方法
1、 加強創新創業意識的教育
創新創業是目前中國政府大力提倡和扶持的就業方式,我國目前的創業方式呈現多元化發展,各種新的經營模式不斷出現,尤其是在創新思維的引導下,行業經營模式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以微支付和電商為代表的經營模式甚至引領了全世界經營模式的潮流,這些都體現出創新所帶來的發展變化,就像多年前聯想公司提出的宣傳口號:“人類失去聯想,世界將會怎樣”,創新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已經滲透到了社會的方方面面,在很多時間內,我們甚至可以不再需要攜帶錢包和現金出門,這些便利都是通過創新帶來的,而以上種種也是對于民辦本科高校創新意識培養的良好教材。
2、提高創新創業意識
創新創業意識的培養需要多方面同時進行,首先是教育的實施,通過教育培養學生創新的能力和創業的勇氣,并且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例如對創業方向的把握,對市場的調研,對項目可行性的分析等等,這些都會深刻的影響到學生創新創業的意愿,創新的能力非一朝一夕之功,因此在日常的教學當中,就要有意識的加強學生現在創新能力方面的提高,鼓勵學生進行開拓性思維,并進行相關的模擬練習,提高學生進行創新的欲望,同時加強學生獨立自主能力,鼓勵他們不怕失敗,大膽創業,并利用學校的整體能力進行扶持和培養,還可以進行相關部門的協調,在校外提前做工作,用實際的的行動為畢業生創造創新創業的環境。
3、民辦本科高校畢業生創新創業的現狀
民辦本科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是目前該類院校教改深化的一個風向標,也是大勢所趨,我國民辦本科高校畢業生的創新創業比例逐年增加,雖然目前總量還不多,但是已經開始穩步增長,就目前情況來說,在未來幾年必將會迎來一個不錯的發展態勢。這以前景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目前在社會和家庭方面也依然存在不少問題,很多家庭依然固守著傳統的擇業理念,甚至大部分家庭認為“學而優則仕”,對大學生創業不太支持。[3]但是針對這一點,可以利用政府、學校和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加以解決。
4、 深化教學改革、課程體系改革,組織高水平的創新創業教育團隊
目前的教學當中,關于創新創業的教育理念還有所欠缺,這也是影響民辦專科高校畢業生創新創業的因素之一因此如何在這一方面進行改革,是民辦本科高校重要課題,而這一課題直接影響到該所高校是否能在目前的教育體系下引領潮流,成為同業中的佼佼者。
三、 結語
我國每年的高校畢業生就業都面臨很大壓力,政府單方面的努力并不能完全解決所有問題,還需要社會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而這里面很關鍵的一點,就是要培養民辦本科高校大學生進行創新創業的能力和意愿,“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學校內及早進行創新和創業意識的培養,對于今后大學畢業生進行自主創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與作用。
參考文獻:
[1] 徐金鑾.民辦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探析[J].河北企業2016(9):154-155.
[2] 狄靜濤.民辦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構建[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9):119-120.
[3] 劉偉慈.梁瑞生.應用性民辦本科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探討[J].新教育時代.教師版2016(23):78-79
作者簡介:胡瑩瑩 (1987.11-), 女, 山東濰坊人, 畢業院校:濰坊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