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美先
摘 要:語文教學本質上是人文精神的教育,語文教學和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密切相關。初中語文教學中包含著豐富的人文知識和人文精神,是學生人文素養發展的重要教育資源。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營造語言交流的氛圍,充分給予學生思考發言的機會,放開學生的手腳,尊重學生的個性,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鼓勵學生養成獨立思考、提出自己想法的習慣,這是語文教學的真諦。
關鍵詞:人文素養;初中語文;重要性;策略
通過語文課的教學,既能向學生傳授語文基礎知識,提高科學文化素質;同時對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培養熱愛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感情,增強愛國主義精神,乃至發展學生的健康個性、健全人格,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都具有重要作用,從一定的意義上講,語文教學本質上是人文精神的教育。語文教學和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密切相關。就語文學科的性質而言,它是人生存和發展的基礎。語言是人際交流不可缺少的工具,語文、語言和人的思想情感、民族情感、民族文化是不可分割的。
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重要性
1.人文素養是學好語文的關鍵
人文素養雖說是一個較為抽象的概念,很難通過幾堂語文課的學習就能夠有所提升,但是,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出現的讀不懂文章的情況,除了反映學生的知識面不夠外,還體現出學生的文化底蘊、人文素養沒有得到有效的提升,這些導致了學生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不能夠對文章進行透徹的理解。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就是培養學生對于文學作品的理念和內涵的感知能力,而語文教學的過程就是培養學生語言感知能力的過程,通過優秀文學作品的熏陶和感染,使學生的內心得到凈化和沉淀,從而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2.人文素養能夠提升學生的價值觀
語文教學實際上是一種價值觀的教學,通過每一堂課的價值觀輸出,從而正確地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語文教學能夠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進而影響學生的一生。所以,教師要對語文教學內容中涉及到的價值觀進行深入剖析和提煉,幫助學生逐漸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二、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人文素養的策略
1.注重語文教師自身素質的提升
初中生處在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階段,自身閱歷不足,對教材中所蘊涵的人文精神和思想情感很難深入地理解與把握,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此外,教師自身的人文素養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具有深刻的影響。教師應不斷提升自身的人文素養,在教學過程中,使語文課堂充滿良好的學習氛圍和濃郁的人文氣息。語文教師本身的人文素養和人格修養對于語文教學十分重要,是教師進行語文教學的情感基礎和文化基礎。教師只有提高自身的素質,形成高尚的人格,才能夠贏得學生的尊敬和愛戴,學生才能夠不斷地向老師學習,從而從整體上形成濃郁的文化氛圍。所以,教師應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自身的人文素養和人格修養,通過淵博的知識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對學生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建立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和健康的生活情趣,使學生在老師的庇護下健康成長。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往往忽略自身素質的提升,缺乏激發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能力和教學策略,教學過程難免過于沉悶和枯燥。所以,教師自身情感素質的挖掘和提升,對于改善枯燥的課堂環境、營造愉快的學習氛圍和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具有重要的作用。
2.培養愛美情趣,打下人文素養的基礎
古詩文,作為文學的一種形式,是現實生活在作家頭腦中的反映,它高度精練、集中地反映了社會生活,體現了人類社會的美。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在古詩教學中將音樂引入課堂。讓學生在歡快優美或激越高昂的旋律中反復吟頌,把學生帶到詩的意境中去體會,體味作品中反映的生活美、自然美、情感美、藝術美、語言美。在優美的詩歌作品的感染熏陶下,受到美的教育。李白的名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則通過雄渾的音樂帶給學生一種氣勢磅礴的美。通過配樂先聲奪人,讓學生感受到美,使他們與作者產生共鳴,在共鳴中體會詩中蘊涵的美,從而逐步使學生的審美能力得到提高。
3.努力提升學生的學習領悟能力
指導學生復述敘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并且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指導學生誦讀優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領悟內容。隨著社會的發展,作為社會特征反映之一的文化也相應地得到了發展,古詩中有些字詞的意思與今已大相徑庭,所以,在古詩教學中很有必要反復推敲。
4.注重實踐,提高人文素養
教育學生學習科學,相信科學,運用科學是認識一切事物的基本出發點,有科學精神和意識,用科學道理解釋所有現象,讓學生感到學而有用,更有一種探索的欲望和動力。現實中的事例證明了這些,“嫦娥一號”升空探月,“神七”多人多天飛行,成功出艙活動,讓學生知道中國科技的發展水平,讀一些科普文章,用科學的眼光了解身邊的一切。
5.借助多媒體教學,滲透人文素養
多媒體教學能夠將靜態的語言文字轉化為動態的動畫或音樂,能夠將抽象的知識通過具體的視覺、聽覺甚至是嗅覺信息表現出來,能夠在教學過程中綜合各種信息和方式,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在語文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教學,能夠為學生營造更加生動和濃郁的文化氛圍,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中所蘊涵的文化魅力和人物品格,從而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和深厚的人文素養。例如,在講解《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時,可以通過播放《水滸傳》的相關視頻,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夠使學生更加深刻地了解當時的社會背景和歷史文化,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所蘊涵的深刻意義與思想感情。
總之,提升初中學生的人文素養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關鍵環節,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質量將會直接影響到學生未來的發展。本文總結了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和提升學生人文素養的重要性,并進一步提出在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人文素養的具體措施,為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提供了理論依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