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衛東
摘要:歷史作為一門較為沉重的學科,對學生來說是枯燥的,很多知識是學生容易忘記的,這就表明了復習對歷史這門學科的重要性,老師要采取有效的方式進行復習,讓學生通過復習把不會的知識搞明白,能夠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歷史。
關鍵詞:高中歷史;歷史復習;有效課堂
復習是對學過知識的總結,是老師對講過內容的深刻見解和回憶。歷史雖然是枯燥的,但教育部讓高中學生學習歷史并不是為了為難學生,而是為了讓學生更好的認識各個國家的歷史,尤其是我國的歷史。現在的學生對歷史的認識都非常淺薄,還有些學生根本不了解新中國是如何建立的,是怎樣度過難關的。學生對歷史的認識主要是在歷史課上,如果沒有歷史這門課程,那學生從哪學習歷史,因此歷史這門課是非常有必要的,學完后的復習也是有必要的。這么多的事件,這么多的歷史年代,學生怎么能簡簡單單的理解并記住,一學期的課程是有數的,老師不可能單獨拿出一節課來重新學上節課的內容,只有通過復習來讓學生鞏固知識,加深記憶。復習課需要高效有序的進行的,也是需要老師作用有效的教學方式的。
一、復習課存在的問題
(一)知識太多
歷史的一大特點就是知識點太多太碎,幾個國家的知識放在一個單元,學生一開始大腦中的知識比較少,學習歷史會比較輕松,但一旦學了一段時間,學生會越來越吃力,因為知識點太多了,而且好多是相互之間毫無關系的知識點。其實說到底是學生的知識儲備不夠,導致歷史的學習越來越困難。老師只能采取專題的方式進行復習,如果還是一課一課的方式進行學習,那學生會把學過的知識搞得更混亂,起不到復習的效果。
(二)學生之間的差異
每個學生對每一節課的認識程度和學習方式是不同的,每個人的學習過程也是不同的,如果在課堂上按照老師的方法進行復習,對一些學生來說是不合理的,而且還會浪費一些學生會浪費很多的時間在這上面。因此,老師要有針對性的復習,在復習前,老師要把每位學生的真實情況搞清楚,然后帶他進行有針對性的復習。復習要完全跟著學生走,因為只有學生對自己才是清楚的,才是最有效的針對性學習,學生在一開始的學習過程中,老師要讓學生先學好概念,學好概念后再進行一點點的學習,不然會導致學生在復習過程中知識了解的不夠深刻。
(三)學生難發揮作用
現在的老師普遍認為老師才是課堂的主要人物,老師才是占主要地位的人,其實這是老師的錯誤理解,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學生才是課堂的主要人物。老師只是學生學習的輔助者,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老師要時不時的給學生提供幫助,讓學生能進行有效的學習,同時老師也要讓學生發揮主體的作用,不要全部以老師為主。而且復習課知識太多,很多老師可能會因為內容的原因,對學生不管不顧,讓學生失去主動性,其實,只要老師對學生的認識程度足夠深,就會明白學生的難點,這樣復習就可以有效的進行,還可以讓學生處于主體地位。
二、解決措施
(一)閱讀歷史書籍
老師在一學期開始的時候要給學生選好要閱讀的歷史書籍,讓學生花一學期的時間進行學習,這樣可以讓學生的腦子里存有歷史知識,方便學生以后的學習。不止是學生,老師也要閱讀,因為課本上的知識有很多是老師也不明白的,也是需要查資料的,這樣會浪費大量的時間。老師備課的時間本身就不是很多,如果把大量的時間浪費在查找歷史資料上,那老師的備課就不會充分,導致老師對本節課理解不深,也無法給學生講明白知識。而且,歷史本身就是一門需要不斷補充知識的學科,老師只有通過閱讀歷史書籍,才能加強對課本的認知程度,才能進行有效的歷史教學,也才能進行對學生有好處的復習課。
而且,現在很多老師認為歷史課就是給學生講點歷史知識,完全不顧及學生學習的知識太雜的問題,如果學生的腦子中本身就有本節課的知識,而且已經理解了,那學生還會把知識記混嗎?那學生還會覺得復習的時候知識太多、太碎嗎?
(二)小組教學
學生之間的差異只能通過學生來彌補,老師只是教育的引導者,是學生學習路上的指路人,一節課這么短的時間里,老師根本沒有辦法把每個學生顧及到,總會有這么一兩個學生沒有聽懂,這時候小組教學發揮到了很大的作用。老師可以把學習程度不同的學生放在一個組中,在下課的時候,讓聽懂了的學生教授聽不懂的學生,這樣可以加深學生之間的感情,也能讓加深學生的理解程度。小組教學還可以讓學生把資源共享,讓學生能夠一起享受學習的過程,一起觀看書籍,一起進步。在小組中,學習好的學生可以帶動學習差點的學生,讓學習差點的學生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從而進行積極有效的學習,而且,小組學習也能起到激勵的作用。畢竟高中生也是孩子,也希望得到老師的認可,當小組中一個學生學會了,而其他學生還沒有學會,這些學生會覺得自己一定要盡快學會,這樣老師才會看好他。
小組教學同時也可以方便老師對學生的認識,老師可以采取小組互評的方式,讓其他組的學生評價一個組,然后把評價內容交給老師。因為有時候學生才是最了解學生的,畢竟學生在一起的時間是最長的,甚至是長過家長,因此學生的評價才是最真實的,也是最有利于老師對學生的認識的。
(三)積極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既然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老師就要讓學生發揮自己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盡量能夠自主學習,老師在旁邊輔助學生。老師可以讓學生進行提問,提出自己對本節課的疑問,老師可以幫助學生解答,也可以請其他學生幫忙解答,老師在旁邊幫忙補充學生漏掉的知識。學生在回答問題的時候,盡量采取老師的方式,讓學生能夠感受到老師的感覺。在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中,老師要盡量幫助學生,要讓他們真正的明白課堂知識,明白歷史知識,畢竟學生也只是學生,很難有老師認識的那么深刻。
如果實在沒有學生能夠回答,老師只能自己幫助學生解答問題,但是老師也不能全部把答案告訴學生,要一步步的指引學生探索答案,這樣才能讓學生理解歷史知識,而不是知道知識后死記硬背。學生也只是學生,需要老師講解的多一些,而且老師要時刻注意學生的表情,防止學生不懂裝懂。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歷史復習課的問題還是很多的,而且解決起來會有些困難,但是只要我們老師能夠有信心,就一定可以把這些問題都克服的,就一定可以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歷史的樂趣,讓學生漸漸的融入進歷史的世界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