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楚燕
摘要:語言是人類思維的基礎,人類一切行為都是建立在語言的基礎進行的。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兒童可塑性非常強,模仿力非常好。小學兒童是學好語言的最佳時期。英語素質是小學兒童綜合素質的一部分,是學生運用外語進行人際交往的能力表現。一個繁榮發展的民族,她同時也是創造性思維活躍的民族。發散性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核心,是人們從不同的方向、不同的途徑和不同的角度尋求多種答案的思維方法。因此,小學英語教學中,我們英語教師應引導學生運用發散性思維。本文主要從語音聯想、分析構詞、設置情景、速度訓練等方面舉例論述如何培養學生運用發散性思維。
關健詞:小學英語;發散性思維;運用
社會在發展,科技在創新。一個民族要生存發展,必須充滿蓬勃的創新精神。時代召喚,現代教育必須培養一批具有創造性濳能的學生。這是新世紀教育必須直面的問題,也是當代教師的歷史使命。
我們教師根據心理學發展規律,應關注學生的發展。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培養小學生發散性思維能力。引導學生運用發散性思維,目的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其學習潛力,有效培養其創造潛能。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以學生為本,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氛圍,調動學生參與教學雙邊活動的積極性。根據教學要求和學生的特點,精心設計課堂活動,引導學生運用發散性思維。
一、語音聯想,引導學生運用發散性思維。
語音聯想是利用某一單詞的語音作為切入點,啟發學生聯想到以前學習的相關的知識,并在這個基礎上加入新的學習內容,啟發學生舉一反三。
在學習六年級上冊 Unit 6 教學單詞angry sad 時,先引出happy ,并故意加重語調,強調單詞中字母“a”的發音,利用音標揭示這二個詞中“a”的發音都是[?]。再通過[?]引導學生聯想到cat ,apple ,ant ,map ,factory, Italian 等,加深入學生的記憶和對詞匯的積累。
講授新單詞,利用語音聯想,把新單詞作為學生思維的發散點,引導學生“求異”,再現學過的其他單詞。通過單詞聯想,可以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 “知新”而“溫故”。
二、分析構詞,引導學生運用發散性思維。
要學好英語,記單詞,是一道無法繞過的坎。 傳統的英語單詞教學,大多是死記硬背。往往容易造成學生學習疲勞,學習興趣逐漸降低,教學效果不太理想。在單詞教學中,可以利用發散性思維,引導學生分析單詞構成來記憶。
在學習六年級上冊 U5 Police officer 時,該詞前部分利用警車引出police,學生明白指“警察、警方、警察部門、治安”,利用單詞,teachers office、post office、揭示office的含義,然后再通過前面lets talk cleaner、singer, dancer, writer等聯想到officer的詞義,這樣police + officer的詞義昭然若揭。這樣新的單詞記憶深刻,舊的知識“動詞+er / r”變為“做這種工作的人”的印象也更加鞏固。
三、設置情景,引導學生運用發散性思維。
小學生善于形象思維,根據這一特點設置情景讓學生對舊知識的再現,引導其運用發散性思維,大膽發揮想像,并用語言描繪出來。在教學中,我經常設置情景,分角色表演課文的對話,引導學生運用發散性思維,并結合實際,改編課文的內容,再進行表演,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如在講What are you going to do?一節時可啟發學生制作圖片或帶上實物等道具創設買東西的情境。表演如下對話:
A: What are you going to buy,Zhuang Wei?
B: Im going to buy some comic books.
C: Can I help you?
B: Yes. Do you have comic books?
C: Yes! Here you are.
A: How much are they?
C: They are 20 yuan.
B: Heres the money.
C: Thanks. Welcome next time. Bye.
B: Bye.
設置情景,引導學生運用發散性思維,能夠有效的發展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和語言,培養其思維的靈活性。
四、速度訓練,引導學生運用發散性思維。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可以訓練學生的速度,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速度訓練,就是要求學生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某一項特定的任務。比如,我通常是用單詞接龍的游戲。在課堂中由教師或指名學生說出一個詞如doctor/ riding/ magazine 等,可以是職業名詞、交通工具、動詞等,然后其他同學接著說出與該詞同類的或相反的詞。又如,規定在一分鐘之內背出已學過的單詞,看誰背得最多。再如,設定特定的語言環境,看誰答得最快、答得好、答得多。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的機會很多,無論是教學目標的設定、學生情感價值觀的導向,還是師生雙邊互動,教師都應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上,引導其“求異”,大膽發表看法。但這一過程大多是在潛移默化中進行的。教師每一個細節,一顰一笑,都是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的機會。我們應充分的利用,并持之以恒,更好的教書育人。
參考文獻:
[1]徐燕華.[小學英語教學培養農村學生思維能力淺探] 2014.4.2
[2]楊陽.《青年科學》 2008年10期 [“創造性思維”的訓練].
[3]《小學英語教學方法》浙江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編寫.200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