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萌
摘要:新媒體時代是信息化發(fā)展的成果,在新媒體時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抓住這一時代契機,將兩者進行契合從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通過對高校思想教育提出新要求,這不僅僅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的任務,也是推動思想政治教育發(fā)展的新機遇。本文將分析新媒體時代特征,并提出對思想政治發(fā)展的新要求。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體 要求 機遇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7)23-0105-01
一、新媒體時代特征
新媒體時代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以及移動通訊技術等新型媒介的支持下產生,與其他時代相比,新媒體時代的內涵呈現了以下四個方面的特征。
首先是媒體的高度融合。新媒體的產生經過了更為復雜但卻更為迅速的媒體融合過程。這一媒體融合過程包括了不同媒體形態(tài)在實體和技術層面上的融合,不同種類媒體間內容以及傳播渠道的融合。可以說,媒體各方面的高層次融合形成了一個深層次的媒體革命性的變革。
其次數據信息呈現了巨大的能量。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和普及,數據單位已從G發(fā)展到了以P、E、Z、Y等作為計量單位。據統計,僅2011年全球所創(chuàng)建以及復制的數據總量達到了18ZB,這比之前人類有史以來印刷材料的數據總量還多。而且更多的數據信息正在不斷刷新這些記錄。可以說,在新媒體時代下,全球人口都處于新媒體覆蓋的環(huán)境之中并不自覺地成為受眾。
另外就是新媒體時代呈現了工具性的中性特征。新媒體所具有的工具中性特征使其擁有了眾多的使用者。每個人都可以使用新媒體,但是新媒體在不同的人手下又會產生不同的效果。不過一旦被政治所使用,新媒體就不僅僅是一種技術工具了,而會轉變?yōu)檎喂ぞ撸蔀樽非笳螜嗬驼卫娴墓ぞ撸褪チ酥行缘淖饔谩?/p>
最后新媒體為人類帶來了網絡化的社會生活。當新媒體的理念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推動時代的快速發(fā)展之時,人類的價值體系和知識體系也受到了影響。社會交往方式產生了變化,甚至改變了人類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二、新媒體時代的機遇與挑戰(zhàn)
新媒體時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新媒體作為教學手段將成為重要特征,這也將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機遇和挑戰(zhàn)。要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新媒體的契合,就必須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有針對性、科學性的新要求。
首先要做好“三個導向”。所謂“三個導向”是指開放與引導理念導向、平等與互動理念導向以及服務理念導向。開放與引導理念,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保持自身的開放性,在新媒體快速發(fā)展的今天,教師應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來不斷對當下最新、優(yōu)質的教學資源進行整合,從而開拓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新媒體時代下,自由、虛擬、多樣、開放成為這個時代的標簽。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同處于一個開放的世界當中,教育媒介也由固定轉變?yōu)橐苿樱踔習a生更多的可能。這種開放性還包括要幫助建立高校學生思想政治素養(yǎng)思維方式的開放性。大學生仍處于思想的成長期,他們的政治觀以及價值觀都在不斷成型發(fā)展,個人對社會的認識隨著教育的提升、環(huán)境的變化都在不斷修正和深化。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責任打破封閉的教育環(huán)境,建立一個思想開放、學風自由的教育環(huán)境,引導學生樹立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
其次就是平等與互動理念導向。新媒體環(huán)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一個具有互動性的龐大系統。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單向灌輸的教學方式,壓抑了高校學生的獨立創(chuàng)造性思維。新媒體時代下,高校學生獲得了平等交流的平臺,思想政治教育的權威和主導性都受到了巨大的挑戰(zhàn)。這種挑戰(zhàn)是建立平等互動理念的重要機遇,順勢建立平等互動的教學環(huán)境,將會使思想政治教育變得更具有親和力。在新媒體平等溝通的環(huán)境下,教育主客體都開啟了自主性、創(chuàng)造性以及能動性。所以,為了更好地適應時代,高校思想政治觀念應該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不同教學方式,創(chuàng)設具有引導、激勵的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意識。從而實現學生自我提升、自我教育的成果。
服務理念導向是指突出教育性以及針對性的方面。新媒體時代下,信息大大豐富,但是不可避免的是負面、不良信息也進入了高校學生的視野當中,這對學生的心理健康、觀念建立都產生了不良影響,甚至導致部分高校學生出現了反社會、漠視生命等嚴重現象。所以,必須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服務理念,完善教育者與被教育者的體系,教師要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從而對學生實現有針對性的教育,防止學生心理問題的產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當中,應該具有實際性,切實幫助學生解決思想問題。對高校學生加強整體教育的同時,還應該從學生個體入手,實現個性教育、因材施教。切實幫助學生實現轉變,獲得個人的全面發(fā)展。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念服務作為導向,加強針對性教育,并通過新媒體增強其吸引力,收獲滿意的教學成果。
參考文獻:
[1]朱劍松.新媒體環(huán)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chuàng)新[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5(5):89-92.
[2]汪馨蘭,戴鋼書.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新媒體環(huán)境視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3(2):78-80.
[3]鄭元景.新媒體環(huán)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探析[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1(11):107-109.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