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星如??
摘要:在計算機和遠程控制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農業自動化已經成為農業產業發展中必然要經歷的環節。噴施技術是農業自動化建設進程的重要內容,本文特以噴施技術為出發點,通過對其概念的簡單描述,從而就農業自動化建設中,噴施技術的有效應用展開研究與分析。
關鍵詞:農業自動化 噴施技術 應用
中圖分類號:S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24-0198-01
隨著近些年農業自動化發展水平的提升以及相關技術應用程度的加深,人們對相關技術應用的認知度和認可度也在不斷增強。在農業自動化建設中,噴施技術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對推動農業自動化發展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了解噴施技術的基本情況以及具體的應用方案,可以說是農業自動化發展過程中的必經之路。
一、噴施技術的簡單概述
就目前來看,噴施技術在農業自動化產業中的應用,主要可以發揮出以下優勢:一是噴施技術可以將農業施肥、灌溉、噴農藥等環節集于一體,借助噴頭的作用,以人工降雨的方式,將水、農藥、肥料等噴施到農田中,這種噴施方式不僅可以達到定量定點、均勻準確的噴灑目標,極大地節約水資源和農業生產成本,還可以提高肥料和農藥的使用效果,減少大范圍噴灑農藥和肥料對環境的危害,提高農作物的產量與質量。二是噴施技術具有的自動化優勢,同以往粗放式大規模漫灌方式相比,該技術采用的是自動噴施設備,可以減少畦埂和溝渠占用的農田總量,提升土地資源的利用率。與之相應的,可種植面積就會隨之增加。三是噴施技術具有極強的適應性,在梯田、平原、坡地、丘陵等地形都可以使用。同樣的,所有的技術在應用的過程中也會存有一定的不足之處,噴施技術也是一樣。自動噴施技術和設備在使用時,會受到環境因素的制約,在高溫和大風天氣,藥物和肥料容易被蒸發,噴施效果較差,都不適宜使用。此外,因為噴施設備的噴頭比較精細,需要含泥沙量和污染物較少的水,且在噴施的過程中,農田的土壤要松緊適宜,過松或者是過緊,都不適合使用自動噴施技術。
二、噴施技術的具體應用
(一)噴施設備在農業自動化中的應用
就目前來看,在農業生產中使用噴施設備較為普遍的環節主要有輸水、自動化控制、供水和灌溉四部分。
輸水部分包含了輸水管道以及與之相關的閥門。輸水管道主要包含了立管、支管道、主管道三部分。一般情況下,主、支兩個管道是被埋在地下的,只有立管是在地上。
供水部分主要由水泵、水源、動力機三大部分組成,其主要作用就是借助水壓的作用力,將水輸送到輸水管中。[1]在這三項組成中,水源是可以因地制宜的,利用機井抽取河流、水庫、地下水就可以。在此部分中,常見的水泵就是離心泵,動力機則是電動機或者是內燃機。
噴灌部分是由噴灑器和噴灌機械組成。噴灌機械主要有移動式、半固定式、固定式三種類型。具體來講,固定式往往都是被固定到田間,以農作物種植分布情況來安裝和布局的,立管則需要結合農田的設計情況,按照一定間距布局,確保噴灌機隨時都能夠作業,提高操作的簡便性。雖然此類噴灌機不會經常性移動,但其在建設期間的投資成本較高。同固定式相比,半固定式在作業期間有較強的靈活性,但是需要在完成某部分的灌溉工作后,適當地移動,而在移動的過程中,則會導致農作物被破壞。移動式灌溉機最為靈活,其在作業的過程中主要是借助無人機、流動小車和履帶拖拉機來移動。同其他兩種相比,此類噴灌機更加靈活,具有針對性,但是其對操作技術和資金投入的要求也要更高。
自動化控制可以說是噴施技術最關鍵的環節,其主要有傳感器、電磁閥、中央控制計算機、軟件系統和數據采集系統組成。在作業期間,農戶需要從農作物種植需求出發,推斷出農作物在灌溉、打藥、施肥方面的標準和條件,而后再借助數據采集和傳感器,監測種植環境的實時動態變化,并將監測結果反饋到中央控制系統中,判斷此部門農田是否需要進行上述作業。[2]
(二)噴施技術的實際應用
自動噴施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不僅可以提高農產品的產量,還能夠為農業產業帶來更多的生產效益。就農業生產來看,栽培環境、農作物種類不同,出現的病蟲害種類也具有較大差別,所以,其對農藥使用量、類型、配比、噴施的次數要求等也不相同,農戶需要針對不同種類的病蟲害以及病蟲害的嚴重程度,選擇不同品種的農藥、噴施量和次數。[3]噴施技術在近些年的廣泛應用,可以有效預防和治理農作物的病蟲害問題,降低農作物損傷和農戶的勞動強度,為農業產業自動化發展提供推動力。
三、結語
總而言之,溫室大棚的出現和普及,進一步明確了自動化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重要性。因為噴施機在溫室大棚中,無論是實用性,還是使用效果,都要遠遠高于人工噴施,這也是噴施技術在現代農業建設中愈發受到重視的關鍵原因之一。在農業自動化發展趨勢下,噴施技術的應用,可以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降低污染,更好地推動農業產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黃肖玲.農業自動化噴施技術的推廣應用[J].南方農機,2017,48(15):28-29.
[2]羅錫文,廖娟,胡煉,臧英,周志艷.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J].農業工程學報,2016,32(1):236.
[3]羅錫文,廖娟,鄒湘軍,張智剛,周志艷,臧英,胡煉.信息技術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J].農業工程學報,2016,32(20):1-14.
責任編輯: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