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燕
摘要:語文是語言和文學、文化的簡稱,包括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語文是知識傳承的橋梁,所以學好語文對小學生來說非常重要。語文學習的好壞直接影響其他學科的基礎和獲得知識的必需技能,所以小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要牢記語文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同時,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真實情感的關鍵時期,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小學生的情感教育。語文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理解能力和閱讀能力,這些能力的培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豐富學生的情感,使小學生從小就具備對情感的認知與理解。近年來,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新課程教育標準也在大力倡導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對學生的情感教育。在這樣的教育背景下,我國小學語文教學中對于情感教育的實施也越來越普遍。通過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一些教師發現,學生的自我調控能力提高了,對待學習和生活學會用情感的角度去看待事物的發生。本文針對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實施進行詳細的分析與探討,希望對我國教育事業的長足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情感教學;情感教育因素;實施策略
近年來,隨著教育部門的大力改革,新教育理念提倡素質教育,所以導致很多高校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更加重視,然而在不斷實施的新教學理念導致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并且很多學校的德育教育方式還不夠完善,導致其實施的效果也不明顯。實際上,這種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顯得過于理性,要知道小學階段是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關鍵時期,所以適當的進行情感教育對小學生未來的發展十分重要。面向21世紀經濟全球化發展,情感教育將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而對于情感教育實施的最佳階段就是小學時期,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學生通過對語文教學內容的學習可以提高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能力,并對自我情感進行升華。通過對小學語文教學情感教育實施的過程中,教師應抓住語文學科的特點,對學生進行教育教學。語文是一項具有人文特點的學科,并且對情感要素的構成方面較為完整,在學生情感方面可以正面的進行引導,所以小學語文者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情感教育的養成對學生未來的成長至關重要。
一、情感教育的概述
情感廣義的講它是一個人態度反映的一部分,是人對客觀事物好與壞而產生的一種態度體驗。可以說情感是人適應生存的一種心理工具,可以有效的激發心理活動和行為動機,同時情感也是人與人之間相互溝通交流的重要手段。在情感交流的過程中會有不同的情緒產生,喜怒哀樂這些情緒都是一個人的情感。所以一個人的情感教育要從小抓起,在學生正式步入義務教學開始就要對學生灌輸情感教育,而實現情感教育教學的學科就是小學語文教育。在小學階段的情感教育時期,學生對一切事物產生的喜愛與善惡都可以稱之為情感。而情感教育是針對小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有目標的教學活動,具體表現為學生對事物有了新的認知與理解,是對情感品質的培養。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未來成長的最關鍵時期,這一時期的情感培養一定健康正確的引導,這是小學語文教師應加以重視的教學內容,并且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所產生的不同情感要及時撐握,讓學生對教學內容中的情感要全面理解,豐富課堂學習內容,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教學環境,讓小學生健康全面發展。對于情感的定義,它還包括道德感和價值感,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還應對愛國主義教育、道德品質教育和價值觀教育等加以培養。
二、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情感教育實施的重要性
情感是一個人特殊的主觀反映,是人的大腦對事物的刺激與感受的一個生理過程,它不同于普通意義上的刺激,而是對事物價值特性的反映。很多人會把情感與情緒定義為同一個意思,其實不然。情感的范圍更加寬廣,它可以對家人、朋友、愛人、祖國或是大自然的生態環境進行表達,而情緒更傾向于個體基本需求欲望上的態度體驗。小學生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好與壞直接影響學生價值觀和道德觀的形成,所以在培養小學生情感教育時健康積極的人格培養十分重要。
(1)情感教育有利于情感教學目標的實現。
目前,在我國大多數中小學校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過于追求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與培養,這種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方法對學生情感教育的養成非常有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重視對學生的情感體驗,不要將教學目標設定在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上,要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更多的用心感受,從而提升自我調控能力。同時教師也應注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加大對情感目標的調動的陶冶,健康積極的情感教育有利于小學生情感教育教學目標的實現。
(2)情感教育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情感體驗。
小學生的情感特點和自身的理智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而且對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效果也是一種提高。小學生在認知能力的提升上可以依靠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運用,要知道情感教育可以培養小學生豐富的情感,并且可以有效的促進教師對學生進行情感體驗,從而更好的實現教學目的。
(3)情感教育有助于增加師生的情感交流。
不同的教師對于教學方法有著不同的見解,但多數教學經驗總結,良好的師生關系對學生的學習有一定的幫助。在教學中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非常重要,實踐調查中,學生與教師之間是相互信任、接受與理解的關系,這種關系的產生使得教學課堂氛圍也較為活躍,學生與教師之間通過一種情感因素來進行相互間的表達與交流,促進教學的目的,增加師生之間的情誼,所以在小學生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可以促進師生的情感交流。
三、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情感教育的實施策略
(1)優化課堂教學情景引發學生情感上的需求。
情感是受一定的環境因素和事物的發生而產生的一種情感,所以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可以說是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一種教學方法。通過優化課堂教學情景來引發學生情感上的需求,教師可以通過為學生營造一個濃厚的學習氛圍,而激發小學生在教學中不同的情感體驗,以此來提高教學質量和目的。如在小學語文教學內容中,教師也可以通過對教學內容中正面的人物性格來引發小學生的道德情感,讓學生通過情景模擬的形式來刻畫教學內容中正面的人物形象,讓學生從那些正確人物身上感受人生觀與價值觀,促進學生的情感發展。endprint
(2)結合教材充分的挖掘教學內容的情感因素。
情感教育離不開課堂教材的應用,在小學語文教學教材中,對于情感內容的教學內容是十分豐富的,無論是喜悅的情感還是悲傷的情感都可以提高小學生情感的培養。對于教學內容的教育教師應讓小學生更多獲得情感體驗,如愛國主義情感、對家人思念的情感以及對大自然愛戀的情感都是小學生實現情感教育的途徑。在小學語文教材中,很多古詩都表達著各自不同的情感,如《靜夜思》,這首古詩表達了詩人對家鄉親人的無限思念,這種思念親的人情感都是小學生在情感教育中應有的體會。
(3)利用多媒體幫助學生形成生動形象的認知。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與進步,我國已經全面進入信息化社會,多媒體教學的應用目前在很多高校已經較為普遍。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也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平臺,為學生創造更加真實、生動的情感認知。小學生的好奇心理是非常重的,所以利用多媒體教學來激發小學的好奇心,讓小學生對語文教學產生濃厚的興趣,然后再對其進行情感教育,這種教學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豐富小學生的情感。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對語文教材中具有代表性的內容進行多媒體展示,讓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視頻或圖像資料帶來不同變化,增加學生的記憶,讓學生產生熱愛之情。這種多媒體教學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學生形成生動形象的認知,促進學生情感教育的培養。
(4)巧用生活實際讓小學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其實,生活中很多事物如果巧妙的運用與結合都可以對學生產生影響。小學語文教學只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基礎,它與實際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有一定的聯系,所以教師可以通過小學生的日常生活來展開教學,要巧用生活實際讓小學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小學語文教材中有一篇課文,題目是《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課文就是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通過學習這篇內容,教師可以讓學生講述一些關于自己與父親的故事,在講述的過程中就是對小學生的情感進行教育,這對教學質量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實施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情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加強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水平和基本素質,同時,也是小學生心理、情感健康發展的迫切需要。在實施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清楚的認識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讓情感充滿課堂,激發和調動學生積極、健康的情感,從而促進小學生語文實踐能力與社會交往能力的全面提升,進而通過情感教育的有效實施達到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和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秦紅儉.從情感入手構建未來科學夢[A];開拓科技育人之路——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輔導員教師論文集[C];2005年
[2]朱大楚.物理教學中突出情感教育[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