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麗珍
摘要:語文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因為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主要都是通過閱讀作為語文教學的基礎,而且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學生也需要通過不斷的閱讀提高語言的表達能力和文章書寫能力。為了能夠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需要教師能夠規范閱讀教學的目標、方式、內容,并提高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從而讓閱讀可以深入到小學語文教學中。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能夠通過良好的閱讀方式和理解方式提高語文知識的應用,而培養學生正確的閱讀方式和習慣,需要制定完善的閱讀方式,培養學生正確的閱讀觀念,從而實現提高語文教學的目的。
一、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過程中的問題
1、教學內容選擇不合理
從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看,其閱讀教學的內容比較廣泛,缺乏重點,而且閱讀教學的內容與語文基礎教學的內容出現偏差,常出現閱讀教學的內容高于正常語文課程,這樣很多小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出現了阻礙,對很多語句理解不透徹,從而影響了閱讀教學的效率[1]。再者,很多語文教師的觀念比較陳舊,在閱讀教學中認為,學生只需要通過閱讀教學了解文章的語句變化,以及對生詞的認知就可以達到教學的目的,從而導致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過于隨便。
2、教學目標設定不明確
在小學閱讀教學進行中,閱讀教學的目標范圍過大,很多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想要快速的實現教學的價值。再者,教師為了能夠提高學生的愛國精神,和團隊精神,都會將閱讀的目標設置的過高,這讓學生在閱讀的時候思想和思維方式比較模式,很難對文章達到真正理解的目的。再者,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對教材的理解程度不夠,導致在閱讀教學中,無法掌握閱讀的中心和重點。第三,小學閱讀教學教師不應該過于圍繞教學目標,這樣會忽視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質作用,讓語文基礎教育被忽視,也會讓整體語文教學無法達成系統性。
3、閱讀教學選擇方式不清晰
小學語文教學在選擇閱讀教學方式的時候總是受到傳統教學的影響,主要都是以基礎知識的掌握為主,從而忽視了學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學生在閱讀中的差異性,導致閱讀教學水平一直都無法增長,從而不僅影響了閱讀教學的效率,也影響了學生對閱讀的自信心。再者,在目前語文教學中,教師會受到教學環境和設備的影響,因為信息技術的使用,讓很多語文教師都經常利用多媒體的教學方式;而在閱讀教學中,教師也會將文章利用多媒體展現出現,這樣讓學生不再接觸書籍,導致學生對閱讀不在重視,這樣的方式也讓整體閱讀教學失去了意義。所以教師在選擇閱讀教學方式的過程中,一定要從多方面進行考慮,避免讓學生感到閱讀教學的枯燥。
4、學生的閱讀興趣在下降
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在學習的過程中隨機性比較大,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充分的掌握學生的特點,和學習的方式習慣,從而強化學生的學習動力和興趣。目前,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之間的互動頻率比較少,很多學生在進行閱讀的過程中注意力不能夠集中;再者,很多小學生對閱讀教學比較排斥,多數是因為閱讀教學枯燥無味,教學的內容無法激起學生的興趣,所以學生在閱讀課程中,將自己擺到了旁觀者的位置[2]。而學生對課程沒有興趣或是興趣下降,會逐漸失去原有的學習熱情,并在課堂中不在積極主動的配合教師的教學,這樣會導致閱讀教學無法實現起真正的作用。
二、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1、選擇合適的閱讀教學內容
在選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內容上,需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教學的內容應該與語文基礎教學為主,能夠幫助學生提高理解能力,并做到讓學生了解文章的內涵和意義。而教師則可以通過對閱讀內容的分析讓學生快速的進行閱讀,教師還需要利用不同的人物性格分析,讓閱讀內容生動話。例如:在閱讀課程中,教師可以充分的利用多媒體的方式,將內容形象化,或是制作一些小視頻,吸引學生的注意里,通過問題達到師生之間的互動,從而強化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能力。再者,在閱讀課程中,教師可以選擇學生比較喜歡的童話故事,這樣就能夠調動學生的情緒。
2、制定有效的閱讀教學目標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明確教學的目標,并對閱讀教學進行有效規劃。閱讀教學不僅是語文教學中的基礎核心,也可以通過閱讀教學實現豐富學生的重視含量,并在教學中幫助學生認識更多的生字。為此,教師應該實現基礎教學與閱讀教學相結合的方式,從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出發,滿足學生對閱讀的需求。所以,教師在設立閱讀教學目標時,不應高于學習的理解范圍,迎合學生目前的學習環境。
3、選擇適當的閱讀教學方式
在選擇閱讀教學方式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情境導入的方式,讓學生快速了解文章的情感路線,深入對文章的情感體驗[3]。例如:在閱讀童話《白雪公主》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扮演故事的角色,通過對話的方式,讓學生了解故事發展的路線,并讓學生自行闡述角色扮演之后的感受。這樣直觀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對故事發展更加清晰。其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審美,也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再者,教師選擇的閱讀方式需要與學生的現狀進行結合,建立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方式,促進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能力,同時也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4、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為了能夠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以及網絡,吸引學生的目光和注意力,有效使學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的課文中。為了能夠充分的掌握提高閱讀教學的方式,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才能夠達到提到閱讀教學的目的。例如:在閱讀《祖國多么廣大》一文中,教師可以利用網絡視頻展現祖國的山河和美景,以及人文地理環境,學生可以通過視頻了解到更多的課外知識,通過在視頻播放中,學生會感受到國家的富強以及生活的美好;之后在通過對文章的閱讀,就能夠產生愛國之情。
結語: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豐富閱讀教學內容達到豐富學生知識范圍的目的,并積極的尋找適合小學生閱讀的教學方式,以此強化學生對閱讀教學的興趣;再者,教師可以優化教學的環境,創新教學理念,從實踐和指導的角度提高學生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羅樹琳.淺論偏遠民族地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策略——以貴州省黔南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為例[J].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4,06:67-69+73.
[2]柯雪君.運用合作教學模式,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成效[J].亞太教育,2016,21:28.
[3]王慧.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與效率的提升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08:19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