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波
摘要:初中物理教材內容緊密聯系實際生活,用專業的物理理論解釋生活常見的現象,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充分感受物理知識對生產生活的重要作用。這就要求課堂教學要多貼近生活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理性探究的科學素養。
關鍵詞:初中物理;觀察;探究;討論交流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和創新性,加之傳統教育賦予物理很多“神秘”色彩,這就導致很多學生在一開始的時候,就會出現一些不適應和抗拒心理,以一種緊張和畏懼的姿態在物理世界來回踱步,不敢自由自在隨心而走,學習的過程自然就會顯得舉步維艱。其實物理學中的許多理論都是物理學家經過一系列實驗研究,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總結后提出的。因此教材中設置了多方面的實驗探究模塊,使學生通過活動經歷對知識探究和領悟的過程,開發和激發學生的科學探究欲望,同時發展學生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堅忍不拔的科學探索精神。
一、仔細觀察,提出疑問
生活中的許多奇妙有趣的現象背后蘊含著豐富的物理知識,青少年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對生活中的這些現象都有所了解,但是觀察不夠細致,沒有對現象進行更加深入的思考。教學過程中可以多列舉一些生活中的常見現象,并通過提問的形式讓學生試著分析一下原因;也可以在學生掌握知識后圍繞某一物理理論列舉生活中的現象,以此提高學生觀察能力,培養學生通過現象分析原因,揭示事物本質的科學精神。
二、實驗探究,理性分析
隨著人類的不斷發展,社會對人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總的來說越來越重視人才的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因此教材中設置大量的實驗探究模塊來更好的培養學生這兩方面的能力。通過實驗探究,學生可以更自主的獲得豐富的知識,而且對知識的理解也會更深入一些,學習物理的興趣也會更加濃厚。開展實驗探究的教學工作應遵循一定的規律。
首先,培養學生基本的實驗操作能力。初中學生在學習中會接觸到很多實驗儀器和測量工具,作為老師要在試驗前適當介紹這些儀器和工具的結構和用途,在實驗過程中結合具體的實驗操作講解具體的使用方法,實驗后還要強調一些儀器和工具的注意事項。初中階段必須要求學生會運用儀器或工具準確測量時間、長度、質量和力等基本的物理量,為將來的物理實驗探究打下堅實的基礎。其次,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根據教材中的實驗設計方案進行自主地實驗操作,老師則要對學生的實驗操作予以必要的指導,并且要求學生如實記錄實驗結果。最后,鼓勵學生針對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現象開展小型試驗進行探究。老師應該要求學生制定詳細的實驗方案,對實驗方案提出改進意見,實驗過程中既要鼓勵學生自主操作,還要對實驗的過程給予指導,還應教會學如何寫實驗總結報告,引導學生根據實驗結果和觀察到的實驗現象進行邏輯分析。結合一些好的實驗項目復習實驗的操作方法,加深全班同學對知識的理解程度。
三、物理知識在生產生活中的作用
人類的生產生活無不利用各種物理知識,合理運用物理知識能解決人類發展中面臨的現實問題,物理學的進步會極大地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有利的促進了社會的不斷發展。例如,1831年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發現利用磁場產生電流的條件和規律后,不僅導致了發電機、電動機和變壓器的相繼問世,使電能的大規模生產、傳輸和利用成為現實,人類從此進入電氣化時代;而且相關理論廣泛地應用于各種電路控制器件制造、傳感器技術和信息技術之中,為生產、生活和科學研究自動化、信息化奠定了基礎。可見,物理學中的知識對人類的生產生活以及社會文明等方面有著深刻的影響。作為物理老師可以向學生介紹當今世界人類在物理學領域取得一些成就,以及這些成就可能對我們未來的生活產生怎樣的影響,以此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四、討論交流,共同進步
無論是教材中所列舉的事例,還是生活的遇到的問題都能啟迪學生的邏輯思維。但個人的智慧畢竟有限,同學之間進行討論交流,大家共同合作解決學習或生活中的多種問題。交流的形式應該多樣化,既可以就某一問題展開討論,彼此交流觀察到的生活現象,還可以搞一些小制作,相互觀摩,分享制作過程中經驗。
五、安全教育
物理學中的很多知識廣泛應用于生活中的各個領域,正確理解其中的科學原理,是現代社會對公民的基本要求。教學中應結合教材認識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的具體應用,了解其中的科學原理,從而正確地使用相關產品。教材中還介紹了多方面的安全措施,學好這些知識對今后的生活有著重要的作用。電能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學習電學知識能幫助我們安全的使用各種電器設備,更充分地享受科學技術給生活帶來的方便。
六、關注物理和社會發展的關系
物理學的進步催生了大量的新技術,交通變得更加便捷,通信也越來越暢通。與此同時對物質和能源的需求也在急劇增長,由此產生了能源危機、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等問題,又反過來制約社會的發展,給社會的持續發展帶來了越來越多的困難。因此二十一世紀的物理研究非常重視對各種新能源的開發和利用,廣大的青少年既是社會未來的建設者也是未來的主人,首先,在學習知識的過程認識到人類所面臨的問題,從自身做起養成節約能源,其次,認真學習好科學知識,爭取在未來為社會的發展做出一份貢獻。
我們可以發現,物理對于學生思想和綜合能力素質培養十分重要,尤其是在初中,這是一個啟發思維打好基礎的階段。教師對學生具有引導性的作用,比如:好的學習習慣 一些學習方法和探索意識,不斷進取的心,以及對物理的熱愛等,這些都是初中物理教育教學中的重點。這就要求教師要有全局和長遠意識,積極和身邊的同事,前輩探討問題,隨時關注相關教育教學動態,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只有老師保持不斷進取虛心學習的狀態,學生也才能上行下效地逐步學會自主學習,慢慢建立起獨立自主的良性循環機制,自己去主動探索和學習。對學科的理解深度和廣度更加不同,懂得自覺地結合生活實際,去應用去創造,前面所說的六點也才有其意義,教育教學也才體現了其本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