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凱
摘要:在新課標下,小學數學不僅承擔了數學知識的傳授,還包含了學習能力與思考能力的培養,是小學生知識與能力同步發展的一個重要舞臺。而生命教育則認為小學數學以學生智力潛能開發為終極目標。小學數學生命化教學的構建是基于生命教育在數學中的應用為前提,也是尊重生命教育作為一切教育的基礎功能。把數學知識傳授作為小學生生命教育的過程,將“三維”目標納入數學教學目標,從而實現小學生潛能的開發,進而落實新課標要求。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數學;生命教育;應用
在新課標下,小學數學不僅承擔了數學知識的傳授,還包含了學習能力與思考能力的培養,是小學生知識與能力同步發展的一個重要舞臺。而生命教育則認為小學數學以學生智力潛能開發為終極目標,通過生命化教學使學生體驗、感悟并理解數學內容,拓展數學寬度,引發數學思考,構筑數學知識體系等,通過數學教師的引導,學生在數學生命化教學過程中獲得對生命價值與思考學習的更深刻認識,從而達到健全人格與健康體魄的共同成長。因此,小學生數學的生命教育,是數學教育者在新課標理念作用下,將數學教學生命化的過程,從而使學生潛能得到激發與開發的過程。
一、以生命教育為出發點,把小學數學教學的傳道、授業、解惑看著生命化教學的完整過程,使小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充分認識生命價值、追求平等理念、培養健全與獨立的人格,達到生命教育的目標,從而實現小學數學生命化教學的外化構建
小學數學作為一門思維開發與知識傳授并存的課程,其作為一切科學的基礎原理的源頭,如同生命教育相生相伴的關系一般。把小學數學教學的知識傳授、科學解答、思維傳承當作生命教育的過程,就是生命化教學轉化的過程。因此,構建小學數學生命化教學,就要讓小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充分認識自我思考的生命價值,從而樹立自信,健全人格,達到可能的完人生命教育。以應用題教學“一個水池裝有進出兩個水管。單開進水管,10分鐘可將空池注滿;單開出水管,12分鐘可將滿池的水放完。現在同時打開進出兩個水管,多少分鐘可將空池注滿”為例,發現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出現了兩種方法即1÷(1/10-1/12=60(分鐘)和10×12÷(12-10)=60(分鐘)。在后一種解題方法教學中,尊重學生的自主思考,讓學生代表來講解:在10×12分鐘時間里,單開進水管,可注滿12個空池;單開出水管可放完10個滿池水,實際上是注滿(12-10)個空池,所以同時打開進出兩個水管,注滿一個空池所需要的時間是120÷2=60分鐘。在這一教學過程中,由于老師與同學的認同和表揚,后一種解題方法的學生不僅從解題中獲得了生命的成就感,而且因為不同的思考方式認識到了生命價值和獨立人格的魅力,從而開啟了智慧之門,深入去探究自己思考的潛力,從而實現了小學數學生命化教學的構建。由此可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只要做一個有心人,生命教育就一定會煥發出自身的光彩,引領學生走向更自信的學習道路上。
二、以生命潛能開發為歸宿,把小學數學的學習能力培養、思考能力培養、探究能力培養等作為實現生命化教學的實現路徑,實現生命教育接受知識、開啟生命、潤澤生命的“三維”目標,從而達到生命教育在小學數學的應用
從生命教育的理念來看,生命的潛能是無極限的。對于小學數學而言,實現生命潛能的開發,就要重視學生學習習慣與能力培養、思考能力與思維的培養、探究精神與創新思想的培養等。把生命教育的三個維度看著一個有機的整體,融入到小學數學教學中,從而實現知識、智慧、思維、自我意識等方面的發展與完善,落實新課標下小學數學要求。以角的度量為例,四年級的學生們在學生測量角度的時候,發現在角度越向90°靠近的時候,所形成了坡度就越陡。而聯想到自己小時候所玩的滑梯,從而探索出利用地球引力和斜度,制造滑梯的原理。當角度超過90°向180°靠近的時候,坡度反而變得越來越緩和,從而自我探索出角度在90°即直角時,坡度是最斜的,呈直線下降,直角的來源學生們就更清楚了。通過這樣的一番探究學習,學生們不僅掌握角的度量,而且還通過角的度量理解了坡度形成的原理,甚至還有學生向著角度變化所帶來影響的應用方面探究,這為學生未來學習幾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而這一生命化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合作探究能力、思考能力、學習能力都會得到一定的提高,從而實現生命教育“三維”目標。由此可見,對于生命潛能的開發,只要數學老師引導好學生的探究,小學生的想象力與思考能力就會大出所料,就會向著生命教育的目標靠近,實現小學數學生命化教學。
總之,生命教育作為一切教育的基礎,在小學數學中大有可為之地。結合小學數學課程標準,把生命教育與小學數學教學聯系起來,構建以探究為核心的生命化教學進程,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獲得知識與經驗,更能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收獲生命的啟迪,樹立自信與獨立思考的能力,學會與同學合作探索,從而實現新課標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養,實現知識、智慧與啟發的生命教育目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