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彩英
摘要:如何在新課標的背景下轉變教學思路、提升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及發揮素質教育課堂的教學優勢成為當前小學語文教學改革中的焦點問題。本文基于現實的角度對新形勢下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系統的分析,并提出了合理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語文;教學方法;合作式探究式
1 引言
素質教育的發展對小學語文教學改革提出了更高的挑戰。語文學科作為基礎教育中的重點在提升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促進其綜合素質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努力迎合素質教育的發展要求,改變教學理念,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以提升學生的綜合語文能力作為最終的教學目標,為小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提供保障。
2 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重講授,輕反思
在小學語文學科的學習中,反思是一種十分重要的學習和成長方式,小學生通過對課本知識和人物的情感、經歷進行反思可以深刻認識到自身在思想和行為上的不足,繼而促進小學生自身素質的發展。但是,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現階段我國小學語文教學中仍然普遍存在著一種單向的知識傳授模式,教師在沉重的教學任務和升學壓力之下過分的重視理論知識的傳授、講解和訓練,注重提升學生的考試分數,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引導學生對于課本知識和人物的反思,導致學生對于語文課堂產生一定程度的逆反心理,學習積極性不高。很顯然這種重講授、輕反思的教學模式忽視了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也沒有強調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知識,沒有形成自己對于課本知識獨立的思考,對于小學語文教育人才質量的提高十分不利。
2.2重理論,輕實踐
小學語文教學除了要重視理論知識的傳授,還應該強調實踐性知識在語文課堂中的主體地位,這樣理論與實踐結合才能充分發揮出語文學科教學的教學意義。但是從現實情況來看,我國現行的“小學語文教學論”只是一味地強調理論知識的學術性和科學體系的邏輯性,片面忽視了實踐性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重要地位,有些情況下甚至完全忽略了實踐性教學活動的開展,實踐教學形同虛設。這種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思想和方法使得學生無法及時體驗到新課標教學的最新成果,片面割離了理論知識與實踐之間的關系,使得學生無法有效的將理論學習成果應用于實踐中,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實踐能力的進一步提升。另外,忽視了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有可能使得學生一頭扎進書本的海洋中不能很好地走出來,進而學成了一個“書呆子”,嚴重影響了學生身心素質的全面發展,這對于學生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
2.3沒有重視學生自學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培養
小學階段是人生中的基礎階段,提升小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造能力對于學生今后接受更高層次的教育、積累工作能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必須首先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而思維能力的養成與自學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培養息息相關。但是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大多數小學語文教師過分重視對學生基礎知識的灌輸和解題問題的培養,教學模式相對比較死板,沒有設置相應的教學活動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與創造能力,學生雖然可以在考試中獲得很高的分數,但是沒有能力單獨的進行學習活動,也沒有廣泛的激發出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甚至一些學生在語文學習活動中體驗不到學習的樂趣進而產生厭學情緒,長此以往形成一種惡性循環,這對于學生進一步的發展是十分不利的。
3 新課標背景下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策略
3.1提升教師的專業知識和綜合素質
教師作為語文課堂的實際組織者和引導者其語言表述能力、組織能力以及認知能力等綜合素質對于小學語文的整體教學水平具有重要的決定性作用。把握及運用好教學語言需要具備專業的心理學知識和教育學知識,但是很多教師在這方面上比較缺乏,導致在與學生溝通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因此要想進一步保證教師與學生的良好溝通,營造一種和諧、友好的氛圍,教師首先應該認識到自身在教育心理學方面專業知識的缺乏,通過多種學習途徑彌補這些方面的不足,并加強對自身語言能力的把握和運用,實際教學工作中逐漸地探究理論知識與教學之間的聯系,用理論知識指導教學實踐。另外,語文教師還要在教學實踐中逐漸積累經驗,把握學生的認知規律和不同學生的學習習慣,通過有效的引導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而為提升學習成績打下堅實的基礎。
3.2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尤其是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還沒有完全形成自己獨立的思想和意識,自主觀念不強,因而學習活動更加依賴于教師的循循善誘,通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增強學習效果的目的。因此教師要在充分了解每一位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并對其進行針對性教學,幫助學生樹立起廣泛的學習興趣,提升參與熱情,使得其將全部精力投身到語文實踐學習中來。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組織小組競賽、合作研究等學習活動充分調動起語文課堂氣氛,并在學生之間形成一種良性的競爭,在這種環境下學生會唯恐自己被別人落下而更加努力的學習,學習成績必然大有進步。
3.3開展合作式學習,培養探究式精神
小組學習模式指的是學生在充分了解每一位學生的語文基礎、組織能力、合作能力以及表達能力的基礎上將全班學生合理分成幾個學習小組,通過小組成員之間合作探究式的學習令學生廣泛的參與到教學實踐中來,這是提升學生學習能力和探究精神的重要方案。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注重小組學習模式的開展和運用,為每一組設定探究內容和學習目標,并通過科學的指導加深學生對于課本知識的理解和運用,真正做到學生能力的全面培養。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標理念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迎來新的挑戰。新形勢下,語文教師必須摒除傳統的教學理念,努力迎合時代的發展需求,加深對于素質教育的理解,通過多種途徑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語文學習環境,并進一步推廣小組學習、體驗式學習、合作式學習等學習模式的運用,進而有效的提升語文教學的效果,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供重要保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