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
摘要:故事教學法是指通過講故事、理解故事和敘述故事來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新的教學方法,由于其趣味性高、針對性強且教學效果顯著已經被開發應用于當前小學英語的教學當中。故事教學法摒棄了傳統教學方法中學單詞背單詞的單一英語教學模式以及不重視學生發音和表達的錯誤教學方法,以期培養學生英語的綜合運用能力,在中西文化融合的氛圍和背景下學習英語知識,促使學生英語學科綜合素養長足發展。
關鍵詞:故事教學法;小學英語;教學策略
傳統英語教學模式當中太過于注重學生的英語輸入,對于英語輸出能力的培養卻不是那么的有效。英語是一門語言,英語學習到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將英語作為一項工具去能夠流利地使用它,因此對學生聽、說、讀、寫四項能力的培養不應有所偏差,過去傳統英語教學的方法只滿足于學生能看懂和能寫的出來,卻不重視學生的表達能力,導致學生學了英語不敢開口,聽不懂又說不出,喪失了學習英語是用來交流的這個初衷。故事教學法有效打破了原有的偏袒式教學方法,更注重學生英語學習的全面性,使學生樂于學、敢于說,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綜合性發展。
一、基于故事教學法的詞匯和閱讀教學
傳統英語教學在教詞匯和閱讀的時候都比較枯燥和死板,而且通常詞匯是詞匯、閱讀是閱讀,是分開教的,但是語言教學不應只是一個單詞一個單詞的學習,只有全面學習單詞組成的句子才能發揮英語學習的目的,提高學生交際能力。故事教學法就是通過具體故事跳過先教單詞后教閱讀的教學方式,將單詞的學習帶入到故事理解之中,讓學生在接觸到陌生單詞時有一個故事背景的烘托,增強學生單詞的記憶能力和具體背景的應用能力。
例如在講解教材“What colour is it?”這一單元時,教師需要在課前將課堂所教內容組成一個學生能夠聽懂和有效接受的小故事,可以事先準備一些圖片輔助學生理解,上課時教師可以圍繞故事來展開教學內容,教師可以拿出一張小白兔的圖片,圖片下方標注“a white rabbit”,告訴學生這是一只勤勞的小白兔:“The white is a fruit seller,Do you want to know what she sells?”這時候教師可以繼續拿出準備好的圖片,鼓勵學生用對照圖片用英語回答,圖片要準備跟課堂內容相關的水果,本堂課教的是顏色,所以老師可以拿出對應顏色的水果,如Red apple、Purple grape、Orange orange、Green watermelon等等,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在學習White、Red、Purple、Orange、Green這些詞匯時就會有一個畫面感帶入,他們在接觸到生活中的顏色時會聯想到這個故事,在他們的腦海中留下每一種顏色都會代表一種具體物品的印象,這樣學習單詞就會十分的輕松愉快。除此之外,每一個小故事可以說都是一個完整的情境,在用圖片敘述完故事后,教師需要向學生展現這段故事完整的英文敘述,將零散的詞匯用連貫的句子組合起來,在原有的基礎上再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培養學生閱讀語感的同時訓練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二、通過敘述故事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和表達能力
英語學習過程中光讓學生看是不能達到目的的,在學生學習完一個單元,接觸到一個完整的故事后,教師需要安排課后學習任務,幫助學生能夠將英語完整地寫出來、大聲地說出口,這樣才能完成一個學習環節的循環,即從邊看邊學到邊學邊用。
例如教師可以將課堂上講的故事安排學生作為課后作業,讓學生學著用學過的簡單句型把故事寫下來,因為考慮到小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可以要求故事不需要多么的連貫,只要能保證完整性就行,同時教師在學生完成作業后要做到及時的批改,幫助學生完善寫作內容,指出錯誤之處,特別是單詞拼寫和句子結構,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從看圖識詞過渡到看字識詞,鍛煉學生單詞拼寫和寫作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師需要布置口語練習作業,讓學生課下練習故事敘述,課堂上教師再通過讓學生發言敘述故事內容檢查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及時指出學生發音和語法結構的錯誤,表揚勇于發言和發言精彩的學生,鼓勵他們勇敢地將英語說出口。故事教學法的優勢就在于它能讓學生從英語的聽和看這樣的語言輸入自然地過渡到說和寫的語言輸出,將學與用有效地結合在一起。
三、創作和表演故事,增強學生英語實際運用能力
在學生掌握了豐富的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大膽地開展一些英語拓展活動進一步強化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通過開放性課堂形式讓學生自行創作和表演故事,以比賽和游戲的形式展現學生的勇氣、自信心和舞臺魅力。教師在整個開放性課堂活動中要做好安排管理工作,積極鼓勵學生發揮各自優勢能力,引導學生成為自己課堂的小主人,通過合作相互學習相互提高,具體的安排如下。
教師可以事先安排一個主題,例如四季Four seasons,將學生合理分成四組,每組學生分別從小花、小草、小樹、小河四個角度來表演四季的變化,教師可以讓學生們自己選出小組長,再由小組長分工安排各自任務,讓學生合作進行故事創作、信息收集、道具準備和講臺表演各個環節。在整個英語拓展活動過程中,學生需要完成許多工作,在整個準備和表演階段,學生可以學習到許多新的英語單詞,在游戲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最主要的是能有效鍛煉學生的創造力以及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
結語:
上文對故事教學法的三個敘述是一個循序漸進的教學過程,從詞匯的學習到閱讀的練習再到寫作和表達最后到創作和表演,展現了英語教學應有的完整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心理和學習語言的特點,讓學生邊做邊學,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在新的時代和教學背景下,教師要走出傳統教學模式的禁錮,通過故事教學的創新實踐和創新教學,促進學生英語知識和英語技能的發展,努力開展活動讓學生動起來,成為課堂的小主人,發展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構建學生想學、樂學的平臺,使英語課堂成為學生們的期待。
參考文獻:
[1]范慧玉.基于語篇的小學英語故事教學思路[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5(5).
[2]徐梅.小學英語故事教學的特點與實踐——從一次觀摩課引發的思考[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2(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