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振洲
摘要:本文主要對影視制作后期的編輯特點及方式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影視;后期制作;編輯;特點;方式探究
一、關于影視后期制作中編輯技術要求及特點分析
20世紀90年代初期,加拿大、美國等發達國家利用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與影視制作相結合,最終取得成功,推出了桌面編輯演播室,即今天的視音頻非線性編輯工作站。非線性編輯(NonlinearEdit)是傳統設備同計算機技術結合的產物,它利用計算機數字化記錄所有存儲的數字化文件反復更新和編輯視頻節目。使得任何片斷都可以立即觀看并隨時任意修改,用這種方法可以盡可能高效率的完成“原始編輯”,如剪輯、切換、鏡頭特技轉換等,再由計算機完成數字視頻的編輯,并將生成的完整視頻回放到視頻監視設備或轉移到錄像帶上。從本質上講,這種技術提供了一種方便、快捷、高效的電視編輯方法。如今,非線性編輯已經成為電影電視制作后期編輯的一個重要手段。
目前,線性編輯技術已非常成熟,其使用編放機、編錄機、控制器直接對錄像帶素材進行操作,操作界面直觀、簡潔、簡單,使用組合編輯、插入編輯,圖像和聲音可分別進行編輯,再配上字幕機、特技器、時基校正器等,就能充分滿足節目制作的需要,完成鏡頭的組接、技巧的組接、出入點的設置、字幕和圖形的疊加、音響效果和音樂配加等后期制作。
線性編輯系統是以磁帶為記錄載體,節目信號按時間線性排列,在尋找素材時錄像機需要進行卷帶搜索,只能在一維的時間軸上按照鏡頭的順序一段一段地搜索,不能跳躍進行,素材的選擇很費時間。難于進行節目的修改電子編輯方式是以磁帶的線性記錄為基礎的,一般只能按編輯順序記錄,雖然插入編輯方式允許替換已錄磁帶上的聲音或圖像,但要求要替換的片斷和磁帶上被替換的片斷時間一致,而不能進行增刪,不能改變節目的長度。這樣,對節目的修改就非常不方便,因為任何一部電視片、一個電視節目從樣片到定稿往往要經過多次編輯節目制作中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母帶的翻版磨損。線性編輯方式的實質是將原素材復制到另一盤磁帶上的過程。由于線性編輯系統中的信號主要是模擬視頻,當我們在進行編輯及多帶復制時,信號在傳輸和編輯過程中容易受到外部干擾,造成信號的損失。在前一版的基礎上,每編輯一版都會引起圖像質量下降,或每做一次特技就會有一次信號損失。
錄像機磨損嚴重,磁帶容易受損。編輯一部幾十分鐘的電視片,要選擇幾百個甚至上千個鏡頭,錄像機來回搜索反復編輯,使錄像機機械磨損嚴重,錄像機操作強度大,壽命減短。另外記錄磁帶的缺點也不斷暴露出來,例如拉伸變形、扭曲、變脆、掉磁以及劃傷等都會影響磁帶質量。
系統構成復雜,可操作性相對降低。線性編輯系統連線復雜,設備種類繁多,設備性能參差不齊,指標各異,當它們連接在一起時,會對視頻信號造成較大的衰減。另外,大量的設備同時使用,使得操作人員眾多,操作過程復雜,可操作性相對降低。正因為如此,隨著新技術的發展,一種全新的音視頻制作觀念以及相應的硬件設備——非線性編輯應運而生了。
二、關于影視的后期制作涉及的關系及選用的方式研究
(一)涉及的關系:
1、“軟件”與“硬件”的關系。影視節目制作包含電視節目生產過程中的藝術創作和技術處理兩個部分。前者習慣地被稱作“軟件”,后者則被稱為“硬件”。在制作買踐中。作為節目制作人員,既要有豐厚的文學藝術修養、獨特的藝術審美意識,又要熟練掌握機器設備的各項性能指標,最大限度地開發利用各項功能。二者集于一身,才能制作出高質量的節目成品。
2、主創與協創的關系。一部電視片是集體創作的結晶。成功的高質量的電視節目往往取決于主創(編導)與協創(節目制作者)的協同配合。二者既是主從關系,又是平等關系。主創者要尊重協創者,吸取和重視協創人員的意見,并在整體構思上發揮協創人員的優勢和創作積極性。協創者則要防止把自己的工作強調到不恰當的位置,理解和體現主創人員的意圖,切忌出現相互掣肘現象。
3、“前臺”與“后臺”的關系。在電視行業中,記者被稱“無冕之王”,主持人是“電視明星”,作品的成功、節目的獲獎、鮮花、掌聲大多送給了站在前臺的他們,而終年為他們量體裁衣的制作人員卻處于幕后,默默無聞地奉獻著,這就需要影視制作人員具有高度的思想道德素養,樹立良好的工作作風和愛崗敬業精神,把全部精力用于節目的創新、創優上,甘守寂寞,甘做綠葉映紅花。
誠然,線性編輯和非線性編輯各有特點,在影視節目的后期編輯中兩者是缺一不可的,為了做好影視節目的后期編輯,需要根據節目的制作要求,結合兩種編輯方式的特點。
(二)選用的編輯方式:
1、在影視節目片頭、廣告片及專題片、紀錄片頭的制作中,選用非線性編輯為主比較合適。因為,在影視節目片頭和廣告片中,大量使用多層畫面的運動、疊加、透明,畫面的快、慢動作,三維動畫、顏色的特殊處理,字幕的特殊處理等效果,在專題片和紀錄片頭中,除了應用特技效果以外,還大量使用長于5秒的鏡頭,這些要求采用非線性編輯系統實現起來非常容易。
2、在新聞片的制作中,因為電視新聞要求每個鏡頭的長度一般小于5秒,以增加信息量,且在新聞片中較少使用特技效果,大部分為鏡頭的直接組接,大都采用后期配音或同期聲和后期配音混合,因此使用傳統的線性編輯比較合適。線性編輯一般采用分量連接,以減少信號傳輸過程中的損失,保證節目質量。
3、在現場直播、現場直錄的娛樂節目、訪談節目、直播課堂等場合,一般以使用線性編輯設備為主。現場直播、現場直錄的主要特點是,要求錄制設備的響應速度實時,特別是直播,一旦開始就不能停下來,只能一次成功,不能失敗。在這種情況下,用傳統的線性編輯系統是合適的。但在體育比賽的直播中,由于需要重復某些特殊的、精彩的鏡頭,應以線性設備為主配合使用非線性設備,才能夠很好地滿足某些特殊需求。
所以,只有兩種編輯手段有機結合,才能把影視節目制作得盡善盡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