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農村商業銀行東湖風景區支行,湖北 武漢 430071)
銀行信貸格式合同實際操作中存在的風險及防范措施
姚芳
(武漢農村商業銀行東湖風景區支行,湖北 武漢 430071)
在信貸業務辦理過程中,商業銀行一般提供使用預先準備好的信貸格式合同文本,對于合同文本類別的選擇、空白條款的填制、選擇性條款和配套附件的的處理、以及簽訂合同手續的合法合規性等方面,因從業人員的操作不當,存在一些風險隱患,本文作者根據多年從業經驗提出了具體的防范措施。
商業銀行;信貸格式合同;風險防范
信貸合同是指銀行在信貸業務經營管理過程中與借款人、擔保人或其他相對人簽訂的借款合同、擔保合同、合作協議、代理協議等契約性文本。由于格式合同條款預先擬定,主要內容和形式固定化,具有簡化手續,節省費用和時間,提高工作效率,方便重復使用等優勢,我國銀行業信貸合同普遍采用了格式合同。信貸格式合同作為銀行信貸資產最為重要的權利保障書,最大限度地維護了銀行的權益,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和隱患將會導致銀行面臨合規和法律風險,對其進行規避和糾正從而防控貸款風險非常重要。
(一)選擇合同文本類別不準確。根據具體信貸業務的特點,各商業銀行預先準備了各類信貸格式合同。按客戶對象的不同,分為自然人客戶類合同文本和自然人客戶類合同文本;按合同之間的相互依附關系,分為主合同和從合同;從合同按擔保方式的不同分為保證合同、抵押合同和質押合同;保證合同又分為一般保證合同和專業融資性擔保公司保證合同。在實際業務辦理中,某些信貸經辦人員不能正確區分使用合同,比如將自然人客戶類權利質押合同和法人客戶類權利質押合同混淆使用,或者專業融資性擔保公司擔保的貸款使用了一般保證合同,致使合同條款內容和合同簽訂對象不匹配。
(二)合同簽署環節存在紕漏。在合同簽署環節存在的以下三種情形將會影響合同效力。一是書面合同上的簽字或蓋章不真實,或者簽字潦草、蓋章不清晰,無法確定是否為當事人,均可能導致合同不成立,相關當事人逃避相應合同義務;二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簽訂合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是指自然人的年齡在十周歲到十六周歲之間,或者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限制行為能力人則是指不滿十周歲的自然人以及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這兩類行為人的簽字行為需要得到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或者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三是無權代理人等簽署的合同。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如果簽訂合同的當事人無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仍然以被代理人的名義訂立的合同,在被代理人拒絕追認的情形下,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由該當事人承擔責任。
(三)股東會(董事會)決議不合法。《公司法》第16條第1款規定:“公司向其他企業投資或者為他人提供擔保,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會或者股東會、股東大會決議;公司章程對投資或者擔保的總額及單項投資或者擔保的數額有限額規定的,不得超過規定的限額。”在實際操作中,有的企業提供的股東(董事)會決議股東(董事)簽名不真實,或簽名股東(董事)名稱、人數與公司章程列明的股東(董事)姓名、要求達到人數不相符,有的對外提供擔保額度超過公司章程所規定的限額;更有甚者,有的企業對外提供擔保沒有經過董事會或股東會決議,上述情況都違反了《公司法》的規定,從而影響了對應擔保合同的效力。
(四)合同填制不嚴謹。某些信貸人員填制信貸合同不嚴謹、不準確,容易引起歧義和誤解,導致合同難以履行或引起爭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不能準確完整填寫各方當事人的名稱,使用了簡稱,或存在漏字和錯字;二是合同中預留的選擇項沒有做出選擇,空白欄處留有空白;三是合同中條款內容更改處或空白處增加內容沒有經雙方當事人簽章確認。《合同法》第41條規定“對格式條款有兩種以上的解釋,應當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如果發生上述情況引起爭議時,結果顯然對銀行不利。
(五)主從合同不配套導致擔保人脫保。實際操作中,主從合同部不配套得問題出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沒有正確填寫擔保合同的連接條款,比如連接條款中借款人姓名、主合同編號、擔保金額、擔保期限等要和主合同相互呼應;二是主從合同落款時間先后順序不配套,有的信貸人員填制的從合同落款時間早于主合同落款時間,違背了從合同落款時間不得早于主合同的相關法律規定,有可能被認為從合同簽訂時,主債權合同根本不存在。
(六)一式數份的合同內容不一致。信貸合同一般一式多份,持有者涉及簽訂合同的各方當事人及抵(質)押登記機關,各份合同的內容應當完全一致。但實際操作中因填制合同時疏忽和事后修改等原因,上述持有者手中合同的某些條款內容可能不一致,造成所謂的“陰陽合同”或“鴛鴦合同”,如果發生糾紛,法院會做出不利于銀行的判決。
(七)合同中某些填制內容與批復和信貸資料不符。合同填制的內容一方面要滿足貸審會下發的批復條件,另一方面要和信貸人員調查收集的信貸資料保持一致,出現不一致時,銀行將會面臨合規風險和法律風險,甚至直接產生經濟損失。例如因疏忽合同填制的金額、利率等與批復不符,當合同利率低于批復利率時,將會給銀行帶來利息損失;又如合同中的法人住所地與法人營業執照載明不符,合同中借款用途與信貸人員調查的實際用途不符,前者造成合同填制不合規,后者可能導致法律風險,當出現后一種情況時,擔保人可以認為銀行和借款人未經其同意變更了借款用途,對主合同的必要條款做了重大或根本性改變,而提出不再承擔擔保責任,造成擔保合同失去效力。
(一)定期組織信貸人員學習培訓。信貸格式合同的填制需要認真負責的態度和專業的知識,因此其風險防范首先要從經辦人員著手。各銀行要定期組織信貸人員學習培訓并進行考核,達到“知識常學常新,越學越活”的境界。培訓的內容可涵蓋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要培養信貸經辦人員認真填制每一份合同的責任心;二是對各銀行現有的信貸業務合同管理辦法和范本,結合實際操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培訓,使合同填制規范化;三是定期邀請專家對填制合同所需的信貸業務、金融法律法規和財務專業知識結合案例舉辦講座,提升信貸人員的專業水平。
(二)完善合同簽署流程。簽署信貸合同是一件嚴肅的工作,作為內控管理的一部分,銀行應制定面簽操作規程,規范面簽環節工作要求。一是要實行雙人面簽的制度,有效避免一人面簽產生的道德風險;二是做好合同簽字前準備工作,客戶經理要做好簽約主體的資格調查,認真審核其公司章程,確保簽約主體具備相應的資質和簽約能力;如果是授權簽字的情況,要檢查授權書的內容是否合規;此外還要對企業公章的合法性進行審查;三是注意留存簽約的相關證據,比如對簽約過程進行拍照、錄像,或者要求簽約主體到行內有監控錄像的特定地點進行簽約,通過記錄簽約的過程為可能發生的糾紛保留證據。
(三)建立合同審核管理制度。合同填寫完整后,在正式簽訂前應當進行合同審查,填寫人員應將填寫完整但未簽章的合同文本、配套的抵(質)物清單、貸審會批復及相關信貸資料提交合同管理部門(合同審查崗)進行審查,審查通過后經辦人員和合同審查人員分別在登記簿上簽字確認,從制度上保障合同填制的正確性和合規性。
(四)應用信貸管理信息系統生成信貸合同。目前各商業銀行貸款發放都要通過自己的信貸管理信息系統進行,該系統運用先進的計算機信息技術通過客戶管理、評級管理、業務管理、風險預警、報表管理等模塊對各類貸款實現了電子化控制和管理,可在現有系統基礎上開發信貸合同生成模塊,因每一個信貸系統電子流程環節需經多個崗位審核,規范化的管理能有效防范和化解手工填制合同容易出現的各種錯誤。
(五)健全銀行內部監督考核和激勵約束機制。建立和完善科學的信貸合同填制監督考核評價體系和激勵約束機制,是商業銀行保證信貸合同管理質量的強大后盾。一是加大檢查力度,嚴格考核機制。商業銀行總行或上級行信貸管理、合規管理等相關部門要定期不定期對下級行合同填制情況進行檢查,從而通過嚴格的檢查考核制度督導從業人員認真執行信貸格式合同填制的相關規定和要求。二是完善信貸合同管理激勵獎懲措施,定期對于信貸合同填制和管理工作中表現優秀的人員給予精神和物質上的獎勵;而對合同填制經常出錯,或因合同填制錯誤造成貸款風險和損失的人員,要進行批評教育和經濟處罰,嚴重的要追究責任人的行政責任乃至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