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水務中環污水處理有限公司,福建 廈門 361000)
淺談基于企業視角下的稅收籌劃
張瑞珍
(廈門水務中環污水處理有限公司,福建 廈門 361000)
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作為一個主要以盈利為經營目標的經濟實體,當前國家經濟稅收政策的動態變化,對企業的發展有不容忽視的重要影響。國家稅收的特征決定了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應充分注重稅收籌劃策略,應從市場經濟的價值方面入手,結合企業自身的發展制定發展戰略。科學的稅收籌劃在企業的發展中能夠實現對成本的有效控制,實現利潤最大化。對此本文以企業視角下出發的稅收籌劃進行分析,并提出相關的對策和建議。
企業稅收籌劃;分析
企業的盈利性經營目標決定了其在市場經濟的發展中,應積極將企業自身發展狀況與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相結合,最大限度的提升經歷效益,并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的地位。國家的強制性、無償性、固定性的稅收,也是造成企業凈利潤流失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通過對稅收進行科學合理的降負,能夠有效的增加企業的總收益。稅收籌劃作為一種利用稅收優惠政策,納稅方法選擇等進行適當的調整的方法,可以獲得一定的節稅利益。
稅收籌劃最早是源自1935年英國的“稅務局長訴溫斯特大公”案,當時英國上議院的議員湯姆林爵士對稅收籌劃做了最早的明確定義:“每個人都有權利對自己的事業進行安排,如果按照法律的相關某些要求可以實現少繳稅,那么不應該強迫個體多繳稅。”在后續的較長的發展過程中,該議員所做的定義在實踐中得到不斷的完善和發展,最后形成被世界認可的規范化稅收籌劃的定義:“在相關法律制度的條款允許的范圍內,個體可以對理財、投資活動等經濟經營行為,在事先進行相關的安排和籌劃,最大程度的獲得節稅的經濟利益。由此看來,稅收籌劃也是合理避稅。根據規范化的定義內容,稅收籌劃的內容以及工作流程包括有減稅、節稅、轉嫁等籌劃,帶有顯著的事前籌劃性、目的性以及合法性的特點,針對企業整體經濟業務及其納稅事項進行整體設計,一般范圍較大,涉及面廣、操作空間大,需要綜合考慮企業所涉及到的多個稅種,能夠從全局角度整體降低企業稅負。在實踐運用中可以對企業的經濟行為進行選擇,也能夠滿足國家稅法的立法意圖,有助于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借助稅收的杠桿作用實現國家稅收收入的增加。
3.1籌劃基礎不穩定
我國的企業結構中以中小企業居多,在中小企業中開展稅收籌劃時,需要具備良好的基礎條件才能實現。但是在實際發展過程中,有較多的中小企管理決策領導對稅收籌劃沒有建立正確的認識,甚至將納稅籌劃認為是找關系、鉆空子、少納稅等錯誤思想,導致出現一些嚴重的逃稅事件、違法納稅等事件發生,并記錄在企業的經營檔案中。一定程度上造成稅收籌劃的基礎不穩定,如果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進行納稅籌劃,則帶有非常大的風險性,在現階段中小企業的發展中,該風險已成為主要的風險之一。
3.2稅收政策的變化
我國的國家稅收法規帶有顯著的時效不確定性特點,在市場經濟的發展變化形勢下,在開展相關的國家稅收法規政策調整工作時,主要是依據我國的產業政策以及經濟結構的調整做出針對性的變更,以此充分滿足國民經濟的發展要求。所以,我國的稅收政策帶有不定期或者較短的時效性特征。在開展稅收籌劃時,通常是進行事前籌劃,在一項完整的稅收籌劃項目背后都需要經歷一個發展過程,在這個過程期間,如果國家的稅收政策發生了變化,對依據原稅收政策設計的稅收籌劃方案而言無疑是沉重的打擊,其合法性有可能變為不合法性,方案也有合理變為不合理方案,增加了稅收籌劃的風險。
3.3稅務執法不規范
稅收籌劃在理論原則上具有合法性,是立法者意圖的再現。但是在實踐過程中,需要稅務執法部門對其合理性進行確認工作,該項確認工作中極易存在一定不規范的稅務執法行為,對企業的稅收籌劃增加了一定的風險。在納稅范圍內各項稅收都有其特定的彈性變化空間,一旦有稅收范圍、稅收對象不明確的現象時,稅務機關對企業是否需要納稅的行為通過自行判斷來實現,但是,一些稅務機構中,相關的工作人員素質水平高度不一,加之受到一些外界不定因素的干擾,在自行判斷的過程中極易存在客觀的偏差。同時,稅收界限劃分不明確時,對稅收籌劃方案的實施帶來嚴重的影響,將企業的相關行為判定為故意漏稅、避稅等違法行為并加以嚴懲。除此之外,還有可能出現對明顯違反稅收政策的稅收籌劃方案沒有引起重視的現象,使得企業得到可趁之機,并在稅收籌劃方案中放松警惕,增加了風險指數。
企業開展納稅籌劃的目的就是通過合理的減少納稅,進而最大限度的實現企業稅后利益。從企業發展的本質方面分析,該目標只是企業的階段性目標,最終的主要目的應該是最大限度的實現企業價值。所以納稅籌劃的過程中,應將企業戰略財務管理目標作為根本的目標服務。在實際納稅籌劃中,企業應對自身客觀實際的經營現狀為基礎,避免出現過度的稅負抑制作用,對企業的經營理財帶來不利的影響,最終致使企業的運營機制遭到破壞,增加了企業的運營風險。同時,在企業對機會成本的忽視,也是影響稅收籌劃成本和成果的主要因素。
5.1加強企業意識
企業在開展納稅籌劃時,應在工作理念中加強稅收籌劃工作意識,確保稅收籌劃工作的開展符合相關法律制度的規定要求。節稅工作根據企業的現狀選擇合適的稅收優惠政策,杜絕出現逃稅、漏稅以及偷稅等不合法的現象。有部分企業對稅收籌劃在稅率、稅基范圍內進行限制,但是該做法致使空間縮小,降低了企業的遞延納稅中的獲得的經濟收益。遞延納稅通俗點來說,就是政府給企業提供的等值于遞延稅款的有限無息貸款,企業能夠借助該貸款來緩解臨時的資金困難,并且也可以借助該項貸款資金對增加企業的資金投入,即使是不能夠立即獲得直接的價值,但是可以借助通貨膨脹最大限度的減少企業的實際的稅負支出。所以,企業應注重對納稅籌劃工作意識的提高,積極以稅基稅率的角度上來開展相關納稅籌劃工作,同時也可以借助遞延納稅的角度對稅收籌劃進行全面的審視,借助資金的時間效益價值來充分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納稅工作的合法性在前文分析中,不僅需要符合國家的相關的政策法規制度規定,還需要稅務機構的工作人員進行合法性認定。目前,我國的法律種類較多,加之稅務機構的工作人員在關于稅收政策的認識中存在客觀性的偏差。所以企業在遵守國家相關法律制度規定的基礎上,與稅務機構工作人員建立于有效的溝通,只有對稅收籌劃方案達成一致的看法,才能為稅收籌劃建立良好的發展基礎。
5.2加強成本、效益因素考慮
成本-效益因素的分析在企業制定稅收籌劃時,能夠提高對稅負支出的重視度,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減少支出。在實施節稅方案的過程中對支付的成本費用進行合理的控制,能夠實現稅收籌劃前的企業凈收益高于稅收籌劃后的企業凈收益。因此,在工作中應加強對成本-效益因素的分析,避免在企業的正常管理和經營過程中因忽略成本-效益因素帶來的破壞影響發生。除此之外,在稅收籌劃中的風險加強管理和控制,企業管理決策者應樹立長遠的企業發展眼光,有助于在制定稅收籌劃方案時實現宏觀預測規劃,對企業后續發展中存在的不確定因素和不利因素開展提前評估,有助于最大限度的降低企業稅收籌劃的風險。同時,在實施籌劃方案時,應建立動態工作機制體系對時效性的數據信息進行收集,從而為順利開展稅收籌劃提供良好的保障[1]。
總而言之,科學合理的權衡稅收籌劃,能夠給企業帶來一定的利潤,納稅主體應對相關法律規定、納稅制度等知識有明確的了解,進而有效的依據企業發展的具體情況,制定針對性的稅收籌劃方案。我國的稅收籌劃制度存在一定的不完善,在發展中應根據企業的實際狀況進行調整,建立動態的管理工作制度,從而確保企業的經濟效益最大化。
[1] 趙玉曉. 基于企業財務管理視角下的稅收籌劃[J]. 現代企業,2016,01: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