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玲玲
摘要: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業是推動經濟社會蓬勃發展、改善國際民生的有效途徑。“創新創業”這個名詞已然不再陌生,尤其是近幾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下,我國掀起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潮,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也在陸續開展起來。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依然停滯在初步探索階段。有些高校對于做好創新創業工作的理解還存在偏差,在過程中容易偏離方向。本文主要以準確把握做好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的重大戰略意義為切入口,淺談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現實困境與理性回歸,結合當前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進一步拓展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思考。
關鍵詞:創新創業理性發展優化模式
目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中出現的諸多問題無疑將給大學生、高校教育者乃至高校教育體制本身帶來一些不適。在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經歷了初期的亢奮后,我們有必要對其中存在的不足進行評估和總結,促使創新創業教育走上理性發展的軌道。
1.深入探究創新創業教育價值理念。
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核心在于幫助大學生培育創新精神、開發創業潛質,而非應對就業壓力的無奈選擇或是添加給高校的額外任務。目前,我國創新創業教育仍處于起步發展階段,創新創業的價值理念尚未融入高校教育體系,也未能形成以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為內核的教育模式。這要求我們深刻理解創新創業教育的價值理念,積極轉變高校教育理念,將以往單純追求創新創業教育形式上的全員覆蓋轉向著力開發學生的創新創業潛質,實現從注重傳統的知識傳授向注重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業素質轉變,切實提升高校人才培養質量。
2.理性選擇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策略。
從西方國家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的歷程來看,高校大學生是否會選擇創業以及創業能否成功與他們是否曾經接受過創新創業教育并不存在直接的相關性。比如,在一項針對加拿大高校畢業生的創業意愿調查中發現:大學生在接受創業教育后僅僅提升了1.2%的創業意愿,而實際參與創業的比率更低。因此,在推進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過程中,首先需要理性選擇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策略,特別是應摒棄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態,清醒地認識到創新創業教育需要一個長期過程,應該將其納入國家教育發展的長期規劃之中,探索更理性、務實的創新創業教育發展規劃。其次,將創新創業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之中,確保國民在不同的人生階段都能接受到形式多樣的創新創業教育。一方面需要將創新創業教育前移至基礎教育階段,通過長期熏陶來培育學生的創業素質,提升創業意識;另一方面還應關注到高校畢業生以及未能接受高等教育人群對于創新創業教育的需求,為這些群體提供相應的智力支持。最后,在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中,政府應起到宏觀引導和規劃推動的作用,為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制定基本戰略框架,加大資金投入與政策傾斜力度,完善創新創業教育配套體系,建立一支具有創業實踐經驗,擁有創業實踐指導能力的優秀師資隊伍。
3.調整優化創新創業教育發展模式。
目前,我國創新業教育發展已初具規模,但是存在教育形式單一,教育體系尚不完善,培養機制未能分化等問題。深入推進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發展需要從完善人才培養體系框架入手。首先,需要根據大學生對于創新創業教育的不同需求來對創新創業教育模式進行劃分,將現有創新創業課程調整為聚焦型與發散型。聚焦型主要是指通過系統化、專業化的創新創業教育來為具有強烈創業動機的學生提供深度輔導。發散型則是強調創新創業教育普及性,提升全體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其次,加強創新創業教育與學生專業課程的融合。封閉性的創新創業課程設計無法激發持久興趣,因此需要在專業課程中挖掘、植入創新創業課程的內容,促使學生將所學專業與創新創業相互結合,從而提升學生創新創業的自覺性、主動性。最后,在開展創新創業實踐活動中應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引入風險投資,加快產學研模式的發展,建立有效的三方聯系,在高校、政府與市場之間形成合力,為創新創業實踐活動的開展提供系統性、制度性的支撐體系,特別是在市場融資、法律服務、行政審批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扶持,從而提升創新創業的成功率與轉化率。
在辦學和育人實踐中,一是要著眼于每個學生一生的發展,高等學校關注學生就業也不是僅僅看畢業時能否找到一份工作,要使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融入到人才培養全過程,真正把高等教育長期以來的短板補上;二是要加強創新創業教師隊伍建設,特別是要著力建設具有豐富一線經驗專兼結合的創新創業實訓實踐指導教師隊伍,改變灌輸式傳統教學方法,因材施教、教學相長,注重培養學生批判性和創造性思維,不斷增強學生的原始性創造能力;三是要著力強化大學生實習實訓實踐,搭建平臺,拓寬渠道,加大投入,優化服務,讓學生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比如,我校舉辦畢業學生頂崗實習就業雙選大會,與共青團青州市委、青年企業家協會共謀校企合作,舉辦“創青春”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等活動,取得良好效果。
結束語
做好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有關部門在體制運轉、政策保障、資金扶持、場地支持、成果轉化等各方面密切協調,通力合作,打造推動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的良好政治生態環境。需要政府部門、高校及社會各界的共同支持、凝心聚力,在全社會營造關心、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的良好社會氛圍。更需要教育系統特別是高等學校深入挖潛,真抓實干,扎實做好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和創新創業指導服務工作,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具有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的高水平創新創業人才,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實現“兩個百年”奮斗目標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呂開顏.本科院校文科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對策.遼寧經濟.2014.10
[2]魏美春,方經奎.高校深化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可行性路徑探究.創新創業教育.2015.10
[3]朱科蓉,楊積堂.文科大學生創新特點及創新能力的培養路徑.現代教育管理.2013.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