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個人股權轉讓所得稅制度的反思與重構

2017-12-25 13:53:07
稅務與經濟 2017年2期
關鍵詞:制度

楊 娟

(重慶大學 法學院,重慶400044)

一、現狀與問題:對個人股權轉讓所得稅收制度的反思

(一)權利義務失衡條件下的代扣代繳制度

個人股權轉讓所得作為財產轉讓所得的一種,適用代扣代繳征稅方式。該征稅方式以促進征收效率為主要目的,由于個人股權轉讓所得具有隱蔽性、不穩定性及不確定性,將征稅部分權利委托給扣繳義務人(股權轉讓中的受讓人)能夠緩解征稅機關的征收壓力。但扣繳義務人在稅收扣繳法律關系中僅享有扣繳權利,與該征稅權相關的所得額確認、合理費用扣除等事關征稅額大小的確認權并沒有賦予扣繳義務人。我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在股權轉讓中,所得的計算方式“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無論是支付形式不確定情況下,轉讓金額的確定權(核定權),還是轉讓財產原值核定權,合理費用扣除范圍及扣除額等事關應稅所得額確定的權利都仍然由征稅機關行使。這樣規定一方面無法達到代扣代繳制度的征收效率目的;另一方面也無法使扣繳義務人正確履行扣繳義務,從而增加其法律遵從風險。《稅收征管法》及實施條例對扣繳義務人無法履行規定的扣繳義務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進行了規定,包括強制執行措施、罰款、滯納金甚至刑事責任等。其中第68條規定,扣繳義務人不解繳或少解繳應納稅款除了會受到強制執行措施追繳稅款外,還可能被罰款。扣繳義務人在無權對轉讓價格、合理費用扣除以及股權轉讓原值進行確認的前提下,極可能導致其扣繳的稅款與解繳的稅款之間出現差異。這無疑會使其承擔沒有權利支持的責任,這是對扣繳義務人的一種加大責任,是權利義務失衡的表現。這種失衡是由于部門法之間規定的銜接空隙所帶來的。雖然對扣繳義務人給予費用扣除及應納稅額核定權會導致扣繳義務人與納稅人之間因“身份混同”①由于扣繳義務人與納稅人同時作為個人股權轉讓交易中買賣合同關系的主體又是納稅一方主體。如果賦予扣繳義務人核定權,則無論在逃避稅收動機上還是在付出行為的便利性上對兩者做出逃稅行為都存在極大誘致性。而具有逃避稅收嫌疑,但個人股權轉讓所得代扣代繳制度中扣繳義務人權利義務失衡是導致其無法切實履行扣繳義務的重要原因。在個人股權轉讓交易中,由于扣繳義務人所承擔義務及承受的處罰遠遠多于其權利,這不僅不能促使其完成扣繳義務,反而會誘導扣繳義務人與納稅人之間在逃稅行為被查處與繳稅行為之間做出投機性選擇,進而加大稅收征管難度。

(二)狹隘理解稅收法定原則背景下的征收難

個人股權轉讓所得稅征收難的問題,不僅在于具體制度在不同部門法律之間的銜接鏤空而導致的權利義務失衡,更在于稅收立法與執法理念的不匹配。而這種不匹配根源于稅收法定原則未能在稅收立法與執法之間得到貫徹,導致立法與執法機關對個人股權轉讓所得稅立法功能認識的差異。個人股權轉讓所得的立法功能定位可通過其立法背景及具體制度的橫向比較進行認識。新中國成立直至改革開放之前,所得稅并非我國獨立存在的稅種,而是作為工商業稅的一個組成部分。[1]雖然我國1980年制定了《個人所得稅法》,但該部法律并沒有專門規定對財產轉讓所得征稅。最早對財產轉讓所得征稅作出規定的是1993年《個人所得稅法》。*最新的2011年《個人所得稅法》關于個人股權轉讓所得立法與1993年相同,具體制度并未改變。因此在立法價值取向上對1993年《個人所得稅法》具有承接性。但該部法律出臺的政策背景是“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體現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受當時經濟大背景的影響,《個人所得稅法》諸多具體制度體現以效率為先導,對公平價值目標的追求則放在次要位置。以個人股權轉讓所得稅制度為例,其適用稅率是20%的比例稅而非更能促進公平的累進稅率制度,另外該稅率規定與其他西方發達國家也比較接近。基于歷史經驗,這些發達國家得出對個人股權轉讓適用較低稅率能夠促使資本的形成和投資的增長。[2]因此,現行個人股權轉讓所得稅制度,無論從其立法背景還是具體規定與西方國家比較來看,秉承的是調節經濟促進投資的理念。

然而,該立法理念在執法環節并未得到真正執行。為防止個人股權轉讓稅源流失,國稅總局頒發了《股權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管理辦法(試行)》,對個人股權轉讓所得稅計稅依據、轉讓價格偏低情形及核定方法等作出具體規定。*國稅發[2009]85號《關于加強稅種征管促進堵漏增收的若干意見》明確了征稅機關對“無正當理由的平價或低價股權轉讓”的,有計稅依據的核定權。國稅總局關于《股權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管理辦法(試行)》的公告進一步明確了核定方法為“股權轉讓收入按照每股凈資產或股權對應的凈資產份額核定”。完善了個人股權轉讓價格偏低的情形、轉讓偏低的正當理由以及計稅依據核定方法。這些文件對個人股權轉讓所得稅征管目標指向組織國家財政收入,無論在核定計稅依據方面還是在認定低價轉讓的正當理由上,與《個人所得稅法》對股權轉讓所得立法規定的價值取向上都存在偏差。這種“立法上的讓利與執法上的逐利”矛盾實則是執法對稅收法定原則的悖逆。稅收法定原則也稱稅收法定主義,是指稅法主體的權利義務必須由法律加以規定,稅法的各類構成要素都必須是只能由法律予以明確規定;征納主體的權利義務只以法律規定為依據,沒有法律依據,任何主體不得征稅或減免稅收。[3]陳清秀認為稅收法定主義可分為課稅要件法定主義、課稅要件明確性原則、程序法的合法性原則三部分。筆者認為,稅收法定主義不僅指以上三部分,還應當包括稅收執法機關為執行便利所頒布的規范性文件所秉持的價值、功能目標也應當同相關法律的立法價值目標相一致。只有做到執行依據和執行行為與立法之間的一致才是對稅收法定原則的完整闡釋。因此,現行個人股權轉讓所得稅收征管的規范性文件內容存在不足。

(三)相關制度缺失及不足條件下的征收難

代扣代繳制度中扣繳義務人權利義務失衡及稅收征管中法定原則的違背是現行個人股權轉讓所得稅征管難的重要原因。要解決征管難題,必須對相關制度進行完善。但除在征管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問題,個人股權轉讓所得作為所得的一種在分項稅制下尚存在諸多制度上的缺失,導致因無法準確計算而往往高估個人股權轉讓所得,使得納稅一方主體不得不尋求其他方式減少成本,名義上降低轉讓價格以減少納稅就是其中的一種。這種制度缺失體現在對個人股權應依據其持有期限使用不同稅率,以及持有長期股權對轉讓所得扣除通貨膨脹數額等。此外,對個人股權稅率適用上的不足,導致其無法公平稅收也是造成征收困難的原因之一。雖然對不同所得項目區別使用不同稅率能夠簡化管理,但對不同所得項目規定不同稅率形式,可能導致納稅人尋求怎樣分配所得和設計所得項目以便使所得能夠列入最有利的項目。[4]例如我國存在諸多投資者作為企業經營者降低個人工資,而以分配股利、股權轉讓的形式獲取所得,從而降低個人所得稅繳納的現象。因此,財產轉讓所得的20%比例稅會沖淡其他適用累進稅率所得項目帶來的公平。同時,這種個人對稅收的計劃活動不僅使經濟產生超額負擔,例如轉向非生產性活動,而且也可能會造成對經濟效益的嚴重損害,例如納稅人選擇較低稅負的同時,也選擇較低效益的經濟行為。[4]目前,我國處于經濟轉型時期,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矛盾是社會分配不公及其所引發的一系列沖突。因此,財產轉讓所得適用現在的比例稅率雖然能夠一定程度上刺激投資行為,但也會產生低效經濟行為。個人所得稅作為直接稅是國家調節分配的重要工具,個人財產轉讓所得稅率需要進行調整以適應需求。

二、省察與評議:對國外個人股權轉讓稅收制度的考察

世界各國對個人股權轉讓所得有不同的歸類,同類所得由于歸類差別在具體制度安排上迥異。但無論對股權轉讓所得課以何種稅,都是將其作為一種所得進行征收。對西方發達國家個人股權轉讓所得稅收制度進行考察可以給我國的個人股權轉讓所得稅制度在稅率改進、代扣代繳制度以及計稅依據確定等具體制度方面的完善以啟示。

(一)適用稅率:個人股權轉讓的比例稅與累進稅率適用評析

美國將個人所得來源分為四大類:勞動所得、資本所得、由他人處轉移而來構成的所得、推定所得。[5]并將資本利得歸為資本所得的特殊部分,個人股權轉讓所得屬于資本資產所得。美國資本利得稅稅率變化頻繁,2011年至今為20%比例稅率。[6]日本個人所得稅實行綜合課稅原則,將所得分為10大類,其中個人股權轉讓屬于轉讓所得,個人從銷售股份中得到的利得按20%征稅(2011年12月之后為10%)。[7]英國資本利得稅是單獨的稅種,個人股權轉讓所得屬于資本利得交資本利得稅。縱然資本利得稅作為獨立稅種但與其他個人所得稅息息相關。個人的應納稅資本利得是依據其納稅年度當年發生的所得和利得總額,按18%或28%的稅率繳納資本利得稅。對個人而言,如果投資者的個人所得落在標準稅率之內,那么資本利得稅率為18%;如果個人所得落在了標準稅率之上的區間,那么稅率為28%。每個個人的資本利得都有年免稅額,截至2013年4月5日年度的免稅額為10 600英鎊。[8]自2009 年起,德國沒有單獨的資本利得稅,據持有比例及年限的不同適用不同課稅方式,或者實行綜合課稅或者適用比例稅稅率為 25%。另外,此次稅改新規中,取消了過去對長期與短期資本利得區別征稅的措施,而代之以全額統一征稅。[9]雖然存在資本利得稅這種說法,在澳大利亞資本利得是作為個人法定所得的一部分,與其他所得一并計入當年應稅所得繳納所得稅,但可以使用特別的稅率。[10]澳大利亞對資本利得的納稅方式比較復雜:首先將資本利得的1/5計入總所得中確定應納稅額,然后計算出沒有資本利得部分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用前面計算出來應納稅額減去沒有資本利得部分應納稅額,再乘以5得出資本利得的應納稅額。嚴格來講澳大利亞的資本利得適用的是累進稅率。

從這些國家對個人股權轉讓所得與其他所得項目的征稅安排可看出,兩者是一種“合中有分,分中有合”的關系。美國、日本、德國雖然是實行綜合稅制的國家,但資本利得并沒有適用通常的累進稅率,而是適用單獨的比例稅率。英國資本利得稅率確定方式比較特殊,其他綜合所得適用累進稅率,而資本利得稅率的確定以綜合所得適用的邊際稅率確定,其表面是獨立稅種,但實際上通過適用高的邊際比例稅率起到緩解由于適用比例稅率沖淡累進稅率調節分配的效果。澳大利亞賦予納稅主體以選擇權,既可選擇適用名義利率也可加入到綜合所得中適用累進稅率。

(二)凈所得計算:個人股權轉讓所得扣除項目

由于股權轉讓所得征稅是對資本利得或者轉讓的凈所得征稅,因此需要扣除相關費用后才能得出。國外對個人股權轉讓凈所得計算涉及以下幾項:費用扣除、寬免政策、資本利得性質分類、虧損扣除等。

日本雖然將個人股權轉讓所得并入綜合所得中,但按照比例稅征收。其計算公式為:收入金額-轉讓資產的購置費及轉讓費特別扣除額。其中特別扣除額為50萬日元,另外對于長期所有資產(持有期超過5年的資產)的轉讓所得還要乘以1/2。[11]這是考慮到該所得是經過較長期間生產的效益一次性實現的結果。另外,日本個人所得稅法將綜合課稅所得分為經常性所得類(包括利息所得、紅利所得、不動產所得、營業所得、工薪所得和雜項所得)和非經常性所得類(包括轉讓所得和一次性所得),以便從經常性所得類中抵扣不動產所得和營業所得的虧損,從非經常性所得類中抵扣轉讓所得的虧損。在各類所得內部還不能全部抵扣的虧損,可跨類別抵扣;仍不能抵扣完的虧損額,稱為純虧損,純虧損按一定程序可轉到以后3個年度抵扣,稱作虧損轉期。[11]美國資本利得單獨計稅以1年為限,分為長期和短期,并分別計算利得或者虧損,然后計算凈所得。此外對于資本虧損可扣除金額的規定,每年每個個人可以申報3000美元的凈投資損失,用來減免一般所得稅。剩余的投資損失還可以歸入下一年繼續用來計算下一年的資本利得凈值。英國資本利得稅的計稅依據是按其處理時的市場價格計算,減去最初的支出,即購進價格和購買時發生的一些相關費用,如請律師而支付的費用等;然后減去后來發生的費用,如使資產增值的支出、維修費、保護費等;再減去處置資產時發生的一些必要費用,如律師費、委托費用等,得出未指數化的資本利得[12];最后減去指數化寬免*指數化寬免制度是英國于1982年3月起開始實施的,旨在減輕通貨膨脹給資本利得課稅帶來的不利影響。 申報分離是指年終要進行申報納稅,但不計入綜合課稅所得,即該類轉讓所得按照比例稅納稅而非累計稅率。,得出應稅利得。關于虧損的扣除規定了資本虧損只可與資本利得相抵銷或無限期向后結轉但不得向前退結。德國資本利得稅是專項所得,當股東為個人或合伙人時,銷售作為經營資產持有的股份而產生的利得應繳稅,但只需將60%的利得計入個人/合伙人的年總收入中。剩余部分免稅(40%免稅)。相應的,只有60%的虧損可以進行扣除。當股東為個人時,銷售于2008年12月31日之后購買的私人持有股份所得的利得,如參股比例不足1%,則需繳納25%的統一預提稅以及預提稅費5.5%的附加稅;如參股比例為1%或以上,適用經營資產持股的規定。出售私人持股產生的虧損只得同私人持股產生的利得相抵扣,不可抵扣虧損可向前結轉。不對出售于2008年12月31日之前購買的私人持股所得的利得征稅,除非資產在售出時持有不足一年。此情況下,僅將50%的資產利得計入個人的年總收入中。其余免稅(50%免稅),相應的只有50%的虧損可進行扣除。[13]澳大利亞凈資本利得是指扣除資本損失后的資本利得,計算公式為:凈資本利得=當年總資本利得-當年總資本損失-以前年度有效凈資本損失。資本損失可以單獨(不與其他損失混合)向后結轉。一般所得的可扣減損失可以沖抵凈資本利得,然而資本損失卻不能沖抵其他所得。[10]

從這些國家資本利得或轉讓所得的計稅依據來看,不僅考慮剔除“非凈所得”因素,對于計算出的“凈所得”也能夠通過持有期限等因素區分所得性質為經營性還是非經營性以便適用不同稅率形式。此外,分資產購進、持有、處理等三個階段對轉讓人產生的相關費用進行扣除的規定,以及對寬免政策下在所得總額中給予一定金額扣除等制度能夠最為真實還原個人股權轉讓的最終所得。這些具體制度在我國個人股權轉讓所得稅立法中尚付闕如,應該結合我國個人所得稅的立法價值、功能目標等情況考慮借鑒。

(三)自主申報、代扣代繳、申報分離:對個人股權轉讓征收制度考察

日本對轉讓所得進行區分課稅,對于債券、股票類資產所得實行申報分離制度。 美國的資本利得不適用代扣代繳而是自行預繳,納稅人一般要在納稅年度的第4、6、9月的第15天和次年第1個月的第15天之前預繳稅款。在年度申報納稅時多退少補,并且規定了處罰措施,應補繳的稅款多于500美元且高于總的應納稅額的10%受到處罰。[5]德國對股權轉讓也是區分課稅,或者納入年度收入中申報納稅或者進行源泉預提稅課稅。英國實行的是納稅申報制度。 澳大利亞自2000年7月1日起,所有原先由“隨賺隨付制度”、法定收入預付制、可報告收入預付制和其他預扣制度管理的各項收入統統適用“隨收隨付預扣制度”。新的隨收隨付制度建立起一套標準化,劃分預扣收入類型的制度。根據稅法規定,如果收入支付方所支付的收入屬于以下類型,則他(她)有義務從收入中預扣一部分金額[10],該制度類似于源泉扣繳制度。申報分離、自行預繳其本質是申報納稅制度,但該種征稅方式對于納稅人的納稅意識、納稅知識掌握、征稅機關對征納信息了解都有比較高的要求。而代扣代繳制度,一是減少征稅成本,保證稅的及時征收;二是在扣繳義務人與納稅人之間起到相互監督作用。但如何建立起使扣繳義務人與納稅人之間相互督促的制度尚需其他相關制度配合。

三、制度補遺:基于稅收公平與效率的視角

轉型期的當下促進經濟發展的任務并沒有結束,而新的社會貧富差距過大的問題需要我們考慮發揮稅收再次分配功能以緩解社會財富分化矛盾。因此,對財產轉讓所得適用的稅率應能兼顧效率,適當讓利以促進投資;并且以公平價值目標為主導,使個人股權轉讓所得稅的征收能發揮公平稅負調節分配的功能,而不能唯組織國家財政收入為主要目的。

(一)個人股權轉讓所得稅率適用

我國個人股權轉讓所得適用20%比例稅,與其他對股權轉讓所得適用比例稅的國家類似。但這些國家對股權類資產轉讓所得選擇以20%作為稅率是經過歷史積淀形成的。由于征收資本利得稅會對生產、投資和資本積累產生懲罰作用,政府一直在努力尋求較為理想的資本利得稅政策,其稅率變化的頻繁程度超過了任何一個稅種,目前20%稅率處于歷史上較低的水平。[2]美國現行資本利得稅與其他國家一樣保持在較低水平,是由于之前高額的資本利得稅導致其經濟增長緩慢。我國首次確定股權轉讓所得稅率時正值市場經濟發展初期,通過稅收來激勵社會投資以促進經濟增長是當時立法的價值目標,因此股權轉讓所得的稅率即使很低卻也符合當時經濟發展的需求。而現時我國市場經濟進入轉型階段,與之相關的稅收制度也應進行相應的改革。股權轉讓所得應該適用比例稅還是累進稅或者其他稅率形式,決定于當下個人所得稅立法所承載的價值目標以及稅收所發揮的功能。而該價值目標就是稅收公平和稅收效率。

在選擇合適的稅率使財產轉讓所得稅達到既促進經濟效率又能公平稅負時,不得不考慮股權投資如何形成資本以促進經濟效率。通過向社會投入資本并行經營只有在投資達到一定期限情況下才能促進經濟發展并保持經濟穩定。因此,應該對投入不同時間、數額的股權轉讓區分適用稅率。對達到一定投資期及以上的股權轉讓所得視其為經營所得,適用累進稅率。因為該類股權持有是為經營性目的而非投機性保值、增值。并且為避免適用累進稅率造成納稅主體稅負過重可對其所得進行折算。例如,德國只是將60%計入所得征稅,日本是以轉讓所得的1/2作為所得征稅。而對沒有達到長期投資的轉讓所得就應當課以重稅,以打擊投機行為。德國對短期的投資行為征收25%的預提稅。我國可以參考德國規定,綜合適用累進稅率與比例稅。

(二)個人股權轉讓所得計稅依據的完善

由于股權轉讓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性、隱蔽性導致我國征稅機關基于稅源控制目的出臺了一系列關于確定計稅依據方面的規定。這些規定賦予了征稅機關在個人股權轉讓交易中極大的裁量權,而對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的權利規定甚少。在股權轉讓所得的費用扣除中只是規定了扣除轉讓原值、合理費用,而有關合理費用扣除項目沒有明確。英國資本利得稅分階段規定費用扣除項目是比較全面的。另外,由于長期股權投資轉讓所得中包含了因通貨膨脹而產生的所得,所以對于長期股權轉讓所得應當有相關制度以去除所得的“水分”。英國實行的是“指數化寬免”直接扣除一定的數額,只是該扣除額的得出需要依據不同主體,計算過程比較麻煩。德國對于長期股權類轉讓所得直接扣除所得的40%。在美國,對于個人長期投資的資本利得(超過 1 年的投資)稅率較低。[6]只有去除由于通貨膨脹導致的“假象收益”,才是納稅人真正的所得。因此,為追求個人股權轉讓所得稅收公平,我國在稅收立法中應當設定相關制度。我國現行規定適用范圍過小無法真正發揮公平稅負的作用。*財稅〔2012〕85號《關于實施上市公司股息紅利差別化個人所得稅政府有關問題的通知》,只適用于上市公司股東,另外該差別化政策只適用于股息紅利所得,對于轉讓所得并不適用。筆者認為,可以借鑒德國的規定。一方面該方式比較簡便,另外還可以通過扣除比例的調整發揮稅收調節經濟功能。

在股權轉讓所得虧損方面,無論在我國《個人所得稅法》或其實施條例還是其他規范性文件中都沒有作出規定。而國外資本利得稅規定這些資本虧損可往后進行扣除,日本更是規定了跨類型的虧損扣除。雖然我國《個人所得稅法》實行的是分項稅制,對不同項目之間的虧損扣除還有難度,但至少在財產轉讓所得項下可以考慮相互之間虧損的抵扣。由于我國目前個人股權轉讓所得存在大量的逃稅行為,作出虧損的規定是否會增加扣繳義務人、納稅人逃稅途徑?我國《個人所得稅法》規定財產轉讓所得可以扣除財產原值及相關費用。由于這些扣除內容具有“成本”性質,因此在扣繳義務人能夠提供票據或證明的情況下,征稅機關只需要進行形式審查。而虧損的扣除涉及到減免稅,因此在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申報虧損扣除的情況下,征稅機關應進行實質性審查。對虧損的實質性審查主要目的是還原股權交易的市場價格及股權原值、購進費用等以確定虧損是否真實存在。交易的市場價格本應由交易主體雙方當事人決定,由于存在交易雙方為逃避稅收而刻意降低計稅依據導致其失信于征稅機關從而喪失了對交易價格的決定權。國稅總局《股權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管理辦法(試行)》的公告進一步明確了核定方法為“股權轉讓收入按照每股凈資產或股權對應的凈資產份額核定”。完善了個人股權轉讓價格偏低的情形、轉讓偏低的正當理由以及計稅依據核定方法。賦予征稅機關個人股權轉讓計稅依據偏低情況認定權、正當理由排除權以及計稅依據核定權。這三項權力將個人股權轉讓交易雙方的自主權徹底抹滅,與其說是審查權倒不如說是自主確定權。關于計稅依據偏低情況認定權方面,征稅機關有決定權是沒有異議的。但對于正當理由排除,其列舉內容偏少且與上位的《個人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有關捐贈規定相違背。*如股權所有人將自己所有的股權捐贈給符合條件的公益性組織,由于不在正當理由范圍內征稅機關需要核定征收所得稅,但這與上位法的規定相沖突。《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事業和其他公益事業捐贈的部分, 按照國務院有關規定從應納稅所得中扣除。此外,關于計稅依據的核定,這些規范性文件賦予征稅機關核定權,納稅人提出異議須征得征稅機關的同意。納稅主體可能存在的逃稅行為使其喪失交易價格的決定權,但由征稅機關直接決定交易價格不符合交易雙方的真實意思。雖然喪失了交易價格的決定權,但在征稅機關核定計稅依據時由交易主體雙方自主選擇核定方法更能體現交易雙方的真實意思,否則可能導致市場交易無法正常進行。征稅機關該項計稅依據核定權也就傷及稅本。因此,賦予納稅主體核定依據的選擇權較為恰當。此外,由于國家稅務總局公告“對于納稅人再次轉讓所受讓的股權的,股權轉讓的成本為前次轉讓的交易價格及買方負擔的相關稅費”的規定,如果只是將前次被否定的交易價格作為再次轉讓的扣除標準,則前次交易由征稅機關核定的價格就無法得到后面轉讓價格的扣除。在核定價格高于交易價格的情況下,對再次轉讓沒有被扣除的部分就存在重復征稅之嫌。因此,對于再次轉讓股權的,其成本不僅限于交易價格也應當包括征稅機關的核定價格。這樣該制度不僅有利于保障前次受讓人即扣繳義務人的權利,并且也能對其起到激勵功能以防止納稅主體與扣繳義務人之間串通降低計稅依據。

(三)個人股權轉讓所得征稅方式的選擇

個人股權轉讓所得與其他所得相比具有不確定性、不穩定性、隱蔽性。不確定性是指交易股權價格的不確定性,其中就有股權真實價格的不確定以及支付人即代扣代繳義務人以非貨幣形式支付價值的不確定。不穩定性指個人股權轉讓并非如個人工資薪金、個體工商戶經營所得具有持續性以及一定的公開性,由于個人股權轉讓是個別的、偶然發生的,因此征稅機關對這種應稅行為的監管難度很大。隱蔽性是指股權交易各方對于股權交易價格、地點、時間等約定的不確定性導致這種交易類型具有隱蔽性。雖然個人股權轉讓這些特點會給征稅機關稅源控制帶來困難,但世界諸多國家如日本、美國仍實行自行申報制度。對于我國而言,由于納稅主體自主納稅意識不強以及征稅機關掌握的稅收信息方面的缺陷,適用代扣代繳義務的確能夠提高征收效率。但我國個人所得稅未來將向綜合或混合制發展,對股權轉讓所得逐步實行自主申報納稅有利于為將來個人所得稅發展做準備。從長期股權轉讓所得入手實施自主申報制度可培養納稅人的自主納稅意識。

目前對個人股權轉讓所得征稅存在的另外一個困難是為股權轉讓保護交易安全,立法放棄對轉讓登記賦予強制效力。《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 31條規定:有限責任公司變更股東的,應當自股東發生變動之日起申請變更登記,并應當提交新股東的法人資格證明或者自然人的身份證明。該規定只是出于管理而要求變更登記,而沒有明確變更登記對股權轉讓產生的效力為何。股權轉讓合同原則上自合同成立之時起生效,除非法律法規明文規定批準或登記生效要件。合同生效時間不同于合同項下股權的變動時間。不得以股權變動尚未發生為由否認股權轉讓合同的效力。有效股權轉讓合同僅產生賣方將股權讓渡買方的合同義務,而非導致股權的自動、當然變動。[14]因此,現在規定的股權變更登記并非合同生效要件,轉讓雙方為達到節稅目的可能不進行登記而由受讓方實際享受股權帶來的權利或者履行義務。這種情況下,征稅機關無法了解市場中真實的股權轉讓從而增加稅收難度。如何達到既保護交易安全目的又能夠保障國家財政收入是一個兩難問題。股權轉讓交易中除交易雙方對轉讓情況了解外,最知曉情況的就是被轉讓股權所在公司了。因此,被轉讓股權公司對股東變更情況應及時到工商管理部門做出變更登記。《公司法》規定:股東依法轉讓出資后, 公司應當將受讓人的姓名或名稱、住所以及受讓人出資額記載于股東名冊。遺憾的是我國現行《公司法》并未對因未辦理股權變更登記而導致的民事責任問題作出規定。[15]

概言之,個人股權轉讓所得稅征收難的問題并非僅僅來自征納稅雙方,探尋納稅主體逃稅原因以及征稅機關征稅方式上的不足才能根治征稅難的問題。導致我國個人股權轉讓所得稅征收困難的根本原因在于制度安排上的缺陷,而終結征稅難的問題需要對這些制度缺陷進行完善。這種完善必須滿足當下社會轉型中對所得稅應當發揮的公平稅負的功能,最終減少逃稅行為。

[1]國家稅務局.稅法大全[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89.

[2]解宏,翟景明.美國資本利得稅制的歷史演變、原因及借鑒意義[J].涉外稅務,2003,(5).

[3]張守文.稅法原理:第六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4]V.圖若尼.稅法的起草與設計[M].國家稅務總局政策法規司,譯.北京:中國稅務出版社,2004.

[5]財政部稅收制度國際比較課題組.美國稅制[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0.

[6]天津市經濟發展研究所.資本利得稅(CGT)[J].天津經濟,2014,(5).

[7]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日本稅率[EB/OL].[2013-01-15 ].http://tax.mofcom.gov.cn/tax/servlet/TaxSearchServlet?OP=advancedSearchTax.

[8]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英國稅收指南2012 [EB/OL].[2013-04-02][2016-08- 15]http://tax.mofcom.gov.cn/tax/taxfront/article.jsp?type=103&id=d1fa263f963641d98b11827e5c4ad542&documentnocn=&localityText=英國&locality=4020303&taxCategoryText=&taxCategory=&issueDepartmentText=&issueDepartment=&keyword=資本利得。

[9]陳靈紅.股權轉讓所得各國征稅不一樣[N].中國財經報,2008-03-28(2).

[10]財政部稅收制度國際比較課題組.澳大利亞稅制[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

[11]財政部稅收制度國際比較課題組.日本稅制[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0.

[12]財政部稅收制度國際比較課題組.英國稅制[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0.

[13]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德國稅務指南2011[EB/OL].[2012-05-04 ][2013-04-02 ]http://tax.mofcom.gov.cn/tax/taxfront/article.jsp?type=103&id=4302f614d86742c4bf4c67251d6d5b19&documentnocn=&localityText=德國&locality=4020304&taxCategoryText=&taxCategory=&issueDepartmentText=&issueDepartment=&keyword=資本利得稅.

[14]劉俊海.論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轉讓合同的效力[J].法學家,2007,(6).

[15]鄧妍妍.股權變更登記對股權轉讓效力的影響[J].遼寧經濟,2008,(4).

猜你喜歡
制度
淺探遼代捺缽制度及其形成與層次
重大誤解制度“重大”之認定
學術論壇(2018年4期)2018-11-12 11:48:50
刑事申訴制度的三重檢討與完善進路
法大研究生(2018年2期)2018-09-23 02:20:40
完善我國人大制度的幾點思考
簽約制度怎么落到實處
中國衛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26
構建好制度 織牢保障網
中國衛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18
一項完善中的制度
中國衛生(2016年9期)2016-11-12 13:27:58
論讓與擔保制度在我國的立法選擇
翻譯人員參與刑事訴訟制度的構建
應訴管轄制度適用之探討
時代法學(2015年6期)2015-02-06 01:39:2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在线色| 精品一区二区无码av| 东京热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久无码久无码av无码| 免费看a级毛片| 亚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视频二区| 亚洲国产成人麻豆精品| 欧美a√在线| 国产一级妓女av网站|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99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99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国产91小视频| 欧美另类图片视频无弹跳第一页| 国产丝袜丝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精品视频| 欧美五月婷婷| 中国黄色一级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欧美精品久久| 99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亚洲成a人片7777| 国产丝袜无码精品|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国产乱子伦视频三区| 国产丝袜91| 91九色国产在线| 在线播放国产99re| 91亚洲精选| 丁香亚洲综合五月天婷婷| 日本不卡在线播放| 国产久操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日韩精品欧美国产在线| 欧美h在线观看| 极品私人尤物在线精品首页| 亚洲一区二区无码视频| 91青草视频| 亚洲另类第一页| 2020国产在线视精品在| 干中文字幕| 亚洲无码日韩一区| 日本色综合网| 99999久久久久久亚洲| 人妻熟妇日韩AV在线播放| 高清无码不卡视频| 国内精自视频品线一二区| 亚洲黄色激情网站|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欧美日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夜色精品波多野结衣| 98精品全国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尤物视频在线| 色综合久久88| 97超爽成人免费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在线网| 成人午夜天| 多人乱p欧美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黄| 国产美女叼嘿视频免费看| 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片| 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 91年精品国产福利线观看久久| 伊人成人在线视频| 亚洲婷婷六月| 尤物视频一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91视频免费| 一本色道久久88| 精品91视频| 九九热精品在线视频| 91在线一9|永久视频在线| 欧美精品高清| 欧美日韩福利| 一级香蕉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熟睡乱子伦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观看你懂的| 亚洲视频免| 人妻丰满熟妇αv无码| 久青草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