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梅
會計集中核算職能轉軌(退帳)后值得關注的幾個問題
◎魏 梅
雖然會計集中核算在特定的歷史時期發揮過積極的作用,但隨著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地進一步深化,其局限性逐漸顯現出來,越來越不適應現代公共財政的需求。本文運用十余年實行國庫集中支付的實踐,與會計集中核算相比較,凸顯出新制度的優點。結合實際工作,分析了會計職能回歸行政事業單位后所面臨的問題,從推進和細化部門預算編制、公務卡制度改革等四個方面對規范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工作進行了深入地思考和探索。
實踐表明,隨著國庫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入,會計集中核算的局限性也逐漸顯現出來,越來越不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公共財政的需求。
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是我國對預算管理制度進行的一次根本性重大變革,被稱為“財政革命”。曾都區從2001年成立會計核算中心,2004年4月起成立國庫支付中心,2009年國庫支付中心與會計核算中心整合,通過十余年的實踐,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日趨成熟,會計集中核算制度具有如下優點:
更符合新《會計法》要求且責任主體明確。會計集中核算制度取消了預算單位的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單位財務的核算職能和責任集中在財政部門,會計檔案保存在核算中心。造成了會計主體和會計人員的分離﹑資金使用和資金核算的分離,會計信息利用困難,會計法律責任理不清,會計質量誰負責﹑審計結果向誰下達﹑部門決算誰編制﹑誰公開,是預算單位還是財政部門?單位會計檔案的大量集中存放,核算中心需要提供專人﹑專柜﹑專門的地點進行管理,帶來了大量的管理問題,也不利于審計部門審計。國庫集中支付明確了會計核算主體是預算單位,會計責任也相應明確。
更有利于預算單位的財產物資管理。會計集中核算使預算單位財務管理職能弱化,在財產物資管理和會計核算相分離的情況下,單位財產物資變動一旦不涉及貨幣資金,預算單位如不及時上報,財政部門不能及時進行賬務處理,無法反映資產真實情況,造成帳實不符,容易形成帳外資產,導致國有資產流失。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在加強資金管理﹑提高預算執行效率的同時,使單位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職能融為一體,有效阻止了此類情況的發生。
更有利于實行財政監督和宏觀調控。會計集中核算使得財政部門陷入報賬﹑記賬等繁瑣日常事務中,無法對已有的會計信息作財務分析,財政監督更多體現在審核原始憑證的合法性和規范性上,資金使用的合理性等監督管理的職能尚未得到充分發揮,背離了當初成立會計核算中心的初衷。實行國庫集中支付,財政預算編制﹑執行和監督形成有效制約機制,資金安全得到保障;資金實現庫款直達,增強了資金使用的透明度,實現了財政全過程的監督監控;國庫集中支付以信息化為支撐,提高了預算執行信息的全面性﹑準確性和及時性,為準確判斷財政支出狀況和宏觀經濟形勢奠定了基礎。
支付程序更加完善。會計集中支付是建立在實撥資金賬戶基礎上的集中支付,容易造成財政資金大量沉淀在預算單位賬戶,財政無法調度使用,閑散財政資金發揮不了“四兩撥千斤”作用,同時擠占挪用財政資金的現象時有發生,財政資金安全難以保障。國庫集中支付資金滯留在國庫,財政可隨時調度使用,這對加強財政資金管理,緩解財政資金困難﹑集中財力辦大事﹑難事有重要意義。
為盡快擺脫這種被動局面,會計核算中心應由辦理具體日常會計核算業務向會計審核和監督轉軌。
是思想觀念的轉換和“退帳”方式的選擇,人員素質與改革要求尚有差距,業務素養有待提高;作為國庫集中支付基礎的部門預算,其編制和管理有待加強;預算單位在授權額度內自行支付,與《預算法》﹑《國家金庫條例》規定不符,也不利于財政資金的安全管理;預算單位在授權支付憑證管理上存在漏洞;代理行“先支付﹑后清算”與結算原則不符;預算單位在商業銀行開立“零余額”賬戶,難以真正做到“零余額”
加大宣傳力度,統一思想,積極開展業務培訓工作,多種模式實現逐步“退帳”。首先,要加大公共財政理念﹑財政形勢﹑財經法規政策和《會計法》的宣傳力度,國庫集中收付制度的進一步深化不是財政部門的“瞎折騰”,而是按照公共財政發展要求,必須進行的一項重大改革,增強各單位負責人的會計責任意識。其次,針對單位財務人員業務素質偏低的實際情況,把好入門關,要求從事會計工作的必須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把具有較高業務素質和較好職業道德的財務人員吸收到該崗位上來。
進一步推進和細化部門預算編制改革,規范項目預算。一是通過細化預算科目,深化部門預算改革,逐步使所有財政資金的支付建立在明晰的預算基礎上,編制項目預算時,做好項目預算編制的前期準備工作,提高項目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和準確性,把好預算審核關,通過嚴格審核,認真篩選,避免將不成熟項目列入預算,提高項目預算的可執行性,具體項目應力求細化;二是要維護預算的嚴肅性,著力防止項目之間隨意調整﹑追加預算以及超預算﹑擴大預算范圍等行為的發生。
取消授權支付方式,積極推進公務卡制度改革。授權支付不僅與《預算法》﹑《國家金庫條例》中同級財政庫款的支配權屬于同級財政部門不符,因此,取消授權支付,有利于增強對財政支付的集中管理,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防止違規支付現象的發生。
制定公務卡結算辦法,明確預算單位﹑代理銀行﹑銀聯公司職責,增強預算單位財務部門監管責任,授權單位制定公務卡持卡人授信額度﹑公務卡結算報銷制度。預算單位財政授權支付業務中原使用現金結算的公用經費支出,應當使用公務卡結算。
建立監督制衡機制,加快監督管理和控制體系建設是重要保障。國庫集中支付制度要充分發揮其強化預算約束和監督﹑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的作用,我們應積極推進部門預算公開﹑參與式預算﹑預算績效管理﹑存款招投標﹑部門決算批復等改革措施,完善國庫集中支付體系。建立預算部門的預算管理和審計部門的事后監督相結合。做到預算部門的事前控制,國庫的事中監督和審計部門事后監督相結合,最大限度地保證了財政資金使用上透明性,提高了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作者單位:隨州市曾都區財政國庫集中收付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