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晨
摘 要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網絡教學已成為教學改革和發展的新趨勢。在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方面,學員集中面授的培訓方式已逐漸顯露出弊端,基于網絡的培訓方式也逐漸展開。通過采用問卷和訪談的方式,對通遼市中小學教師通過網絡教學開展教育技術能力培訓情況進行了調查和研究,了解教師對網絡教學的認可情況,以及教師通過網絡教學培訓之后對教育技術能力的掌握情況,從中發現網絡教學在通遼市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看法和建議,找出合理的對策。
關鍵詞 網絡教學 教育技術能力培訓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7.08.024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Network Teaching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bility Training
——Take Tongliao Area as an example
MENG Chen
(School of Media,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the Nationalities, Tongliao, Inner Mongolia 028000)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etwork teaching has become a new trend of teaching reform and development. In th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raining teachers, students focus on face-to-face training has gradually revealed the disadvantages, the training mode based on network has gradually expanded.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through the network to carry out the teaching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raining has carri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in Tongliao City, to understand the situation of teachers' recognition of the network teaching, and teachers through the network teaching and training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bility to grasp the situation, found the network teaching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teacher education in Tongliao city technology training in the application process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and find out the reasonable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network teaching; education technology ability training; problem; countermeasures
網絡教學是指將網絡技術作為構成新型學習生態環境的有機因素,以探究學習作為主要學習方式的教學活動。這種教學模式,不僅簡單地完成傳統模式下的教學任務,而且學生和教師之間還要通過交流、評價和教學管理等來完成任務。與行為主義下的傳統教學相比,網絡教學遵循了建構主義的理論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學生不再是被動學習,而是教師通過引導學生主動構建知識體系。這種新形勢下的學習,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有利于彌補傳統教育的不足。
1 網絡教學在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中的應用
為了提高我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水平,促進教師專業技能發展,國家教育部正式頒布了《中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對我國教師教育的改革與發展產生深遠影響。為貫徹落實這一標準,又專門啟動了“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計劃項目”。這一項目包括培訓、考試、認證等三個部分。培訓內容是指達到教育技術能力標準所需要的知識與能力(分初級、中級、高級,并側重教學能力要求);考試內容和培訓內容基本一致;認證是指按照審核認定的考試成績授予教師相應等級的證書。提升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的途徑有很多,其中通過網絡教學是培養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的一種新型途徑,有效彌補了傳統面授培訓的不足。
2 關于通遼市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中網絡教學的調查研究
調查對象為參加過通遼市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培訓的教師,發放問卷500份,回收448份,有效問卷有415份,問卷的有效回收率是83%。
對通遼市中小學校的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中網絡教學的應用情況分析如下:
(1)關于教師的基本情況和參加教育技術網絡培訓基本情況的定量分析。通過統計,參加問卷調查的中小學教師涵蓋了各個學科,且每個學科的教師都曾參加過教育技術能力網絡培訓。
(2)關于教師參加網絡培訓的原因的定量分析。從數據可以看出,通遼市中小學大部分教師是因為服從上級安排和教師資格認證需要參加的教育技術網絡培訓,僅有少部分教師是因為想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技術能力自愿參加的,因此可以看出,通遼市中小學教師對于教育技術能力提高的積極性并不高。
(3)關于網絡培訓教學質量的定量分析。從數據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師對于教育技術能力網絡培訓的認可程度一般,少部分人認可程度較高。
大多數教師對網絡培訓后自己的教育技術能力感到一般或者不滿意,只有四分之一的教師覺得滿意,這說明通遼市教師通過網絡教育培訓并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
對于“培訓的內容能緊密結合實踐經驗和教學中的難題”這個問題,大多數教師覺得教育技術能力網絡培訓沒有做到緊密結合實際問題,僅有少數教師持肯定觀點。
(4)關于網絡教學的缺點的定量分析。數據表現出,通遼市中小學教師覺得教育技術網絡培訓在師資隊伍、教學方法、內容設置和時間安排等方面都存在不足,主要是在內容設置和時間安排方面,網絡教學應有所改善。
(5)關于網絡教學的優點的定量分析。通過統計,通遼市中小學教師通過教育技術網絡培訓之后,大部分教師能夠掌握教學思路和制作課件的方法。而能夠掌握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論且提高教學效果的只占少數。
(6)教師對通遼市教育技術能力網絡教學培訓的意見或建議的定量分析。從調查數據可以看出,通遼市中小學約有一半的教師認為教育技術網絡培訓的作業和任務量比較多,只有少數教師覺得適中。大多數教師希望網絡培訓的時間不多于半個月,只有僅少數教師希望網絡教育培訓能夠長期進行下去。
從數據可以看出,通遼市中小學教師認為教育技術能力網絡培訓所面臨的困難主要有沒有時間、培訓形式化,不實用、培訓內容多,效果不明顯和教師自控力不強這四個方面。
通過調查反饋,有很多教師建議,網絡教學應該與具體的學科整合在一起,教育技術網絡培訓將過多的注意力集中于技術應用上,而忽視了具體學科的不同特點。
3 網絡教學在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中的問題及對策
3.1 問題
3.1.1 教師參加網絡培訓方式中存在的問題
教師參加網絡教育技術能力培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根據調查,通遼市中小學教師參加教育技術能力培訓不存在獎勵機制,參加網絡培訓的教師大部分是因為服從上級安排和教師任職資格認定的需要,只有極少部分教師為了提高自己的教育技術能力,掌握知識技能,提高教學效果。
3.1.2 網絡培訓的教學質量中存在的問題
(1)教師對于教育技術能力網絡培訓的認可程度較低,而且只有少部分教師在參加教育技術能力培訓之后對自己的教育技術能力持滿意態度,大部分教師對自己的教育技術能力感到一般或不太滿意。
(2)教育技術能力網絡培訓形式化,不實用,培訓的案例沒有針對性,沒能做到緊密結合實踐經驗,教師不能將所學知識技能靈活運用于實際教學中。
(3)網絡培訓方式單一。不能根據各學科的特點設計培訓內容,且未與學科有效整合。這種情況導致的結果就是教師在接受培訓后把教育技術作為一種幾乎替代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工具,而不是針對具體學科特點,合理運用所學技術以輔助教學的高效開展。
(4)關于網絡教學在實施過程中的問題。教育技術能力網絡培訓的作業和任務量較多,而且時間安排不靈活,沒有考慮到教師的實際情況,教師平時的工作就很繁重,加上緊張的培訓,難免會有些“吃不消”。因此,有些教師為了完成任務,甚至會抄襲別人的網絡作業。經過調查,有教師建議將培訓時間安排在寒暑假,這樣,教師就可以合理安排時間,集中精力于網絡培訓。
3.2 對策
3.2.1 教育培訓主管部門方面
(1)合理安排培訓時間。教育主管部門應靈活安排教育技術能力網絡培訓的時間,給教師規定特定的期限,在期限內學員可以自由分配時間。或者將培訓時間安排在寒暑假。教師在寒暑假可以有充分的時間認真學習每個知識點,分析案例,認真完成任務。而不是在忙碌的生活中應付培訓任務,草草了事。
(2)合理選擇培訓內容。培訓內容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教育主管部門應大力加強培訓內容的選擇與審核,選擇內容時,應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要聯系實際教學中會出現的問題,做到少而精,提高教學質量。
(3)課程設置方面。網絡培訓的內容應結合各科教學的特點,設置符合各學科教學的培訓內容,做到因學科施教。
3.2.2 接受培訓的學校方面
首先,學校應該注意培養和提高教師的主動發展意識,使每個教師都能意識到自身的不足,并能積極主動地接受培訓,順利高效地完成培訓任務。其次,中小學學校應建立合理的獎懲制度,給予高效完成任務的教師一定的獎勵,對沒有認真完成培訓任務的教師給予批評和適當懲罰。另外,建立激勵措施鼓勵教師將所學的教育技術能力運用于實際教學。
3.2.3 教師個人方面
首先,教師要樹立主動發展的意識,積極主動地參與教育技術能力培訓,認真地完成培訓任務。其次,教師要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把接受培訓當作一項重要任務,及時上交作業。另外,培訓結束之后,要嘗試將所學新知識和新技能合理靈活運用于課堂教學中,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利用新的教學思路開展教學活動,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何克抗.教育技術學[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4.
[2] 侯淑萍,任福戰,傅宏.論網絡教學的特點[J].現代企業教育,2007(2下).
[3] 韓曉紅.網絡教學的特點與模式[J].甘肅高師學報,2004.9(2).
[4] 唐錳.網絡教學的特點[J].教育與職業,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