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瑞芳
摘 要: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形成化學概念,獲得化學知識和實驗技能,培養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因此,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加強實驗教學是提高化學教學成績的重要一環。教師要充分利用化學實驗教學,發揮實驗課堂的魅力,提高化學教學效率。
關鍵詞:高中化學;實驗教學;興趣小組;師生互動;實踐探究;提升素質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3-006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3.043
實驗是化學課程的靈魂,唯有進行實驗,相關的知識點和內涵才能得到展現,高中化學尤其如此。因此,必須要高度重視實驗在高中化學教學中起到的作用,并且在新課改的框架下,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強實驗教學,將學生作為教學過程的主體,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保證學生在學習到相關知識的同時,提升個人的全面素質。
一、提高實驗的趣味性和吸引性,優化課堂氣氛
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教學效果能否實現的前提條件,因此,教師應當科學地設計相關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授課前,可以提前在一張白紙上用酚酞試劑寫上一位學生的名字,而后在課堂上進行展示,并且讓被寫名的學生上臺,檢查這張白紙是否有異常。而后,請這位學生用氫氧化鈉溶劑來噴灑這張白紙,紙上因此立刻顯現出了這位學生的名字,學生的積極性得到激發。而后,趁著學生積極性得以激發,教師向學生講解,這一措施還可以作為諜報人員傳遞情報之用,渲染其神秘色彩,而后以“你們想不想知道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向學生提問,這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非常主動地想要學習其中的知識和原理,這就為課程的順利進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再比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展示“衛生球舞蹈”的實驗,將衛生球浸潤到水中(其中已經溶解了醋和小蘇打),讓學生注意觀察。不長時間,衛生球就從靜止狀態進入了活動的狀態,在水中上下浮動,且幅度極大,這就自然引起了學生的興趣。需要指出的是,在以往的教學中,這一實驗選取的是雞蛋,但是以衛生球為實驗物,效果更為明顯。
在進行“燃燒的條件”這一課程的教學中,可以向學生展示“火去頭”的現象,即選取一張細眼銅絲網,將其置于已經被點燃的酒精燈之上,此時,銅網上并無明火,但是如果以引火物去靠近,存在于銅絲網上的酒精蒸汽就會立刻燃燒,而且是彼此不相連接的兩段,這一神奇的現象無疑會極大地引發學生的好奇,迫切地想要搞懂其中的原理,激發其學習興趣。
二、組建興趣小組,延伸學習時空
指導學生自發地組織相應的學習小組,利用課余時間,在實驗室或者家中進行相應的化學試驗,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而且可以鍛煉包括動手能力在內的綜合素質,進一步強化學習的效果。教師應當指導學生進行材料易得、安全性高、富有知識性的實驗。例如,可以讓學生收集食品包裝袋中的脫氧劑,向其中加入適量的醋來產生大量的氣泡,而后加入一點明礬或小蘇打可以使得溶液渾濁。這一實驗簡單易行,安全性較高,還可借此向學生講解酸的化學性質,以身邊的例子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真正地感受到化學和生活中的聯系,教學亦不再枯燥、無味。
筆者長期的實踐表明,在進行化學實驗的過程中,所需要的材料越常見越好,從而帶給學生和平時對此材料認知“不一樣”的感受,極大地激發學習興趣和熱情。此外,小組實驗的方式更為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生自主地完成實驗、觀察和總結,綜合素質得以提升。
三、科學設計問題,加強師生互動
需要指出的是,化學實驗雖然可以向學生展現較為少見、新奇的現象,但是絕非是魔術表演,不單純以趣味性作為目的,而是要以神奇的現象來引導學生的思維和學習興趣,促進教學的順利進行。因此,好的問題就可以有效地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教學目的的試驗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衡量一個教師教學水平的重要標準。
例如,在講授有關空氣中成分組成的知識時,教師就可以向學生提出以下問題:紅磷在燃燒后消耗的是什么氣體?紅磷是否完全燃燒?原因是什么?集氣瓶中還剩下什么氣體?為什么在水夾打開后,水進入后只能占據集氣瓶五分之一的容積?由此,引發學生的思考,學生對于答案抱有濃厚的求知欲,為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打下基礎。
在對反應點知識進行講授時,在組織學生實驗的同時,教師亦應當進行比較試驗,并且紅色會隨著鹽酸的進入而消失。在實驗前,教師應當設計好問題,如堿性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以何種儀器來檢測?為何溶劑會沒有了顏色?其中的原因是什么?白色晶體為何會隨著溶液加熱和蒸發而出現?這些問題可以使得學生能夠“帶著問題去學習、帶著問題去實驗”,避免實驗的盲目性,激發學生對問題的思考,實驗時能夠更有針對性,主動地去尋找答案,增強其學習能力和學習的效果。
四、保證學生自我動手實踐
教師應當將學生視為學習過程的主體,在設計課程時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方針,將實驗作為重要的教學手段,讓學生不僅學習到相應的知識,而且從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最終產生了對相關問題的濃厚興趣,進而自我地進行探究和學習,最終獲得成功,這對學生而言是極有成就感的,對其未來的學習興趣的增長也極為有利。
在這一過程中,首先,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且以符合學生思維習慣和生活環境的實驗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避免難度過高或過低的實驗;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注意構建一個和諧、融洽的課堂氣氛,主動地和學生進行有效、平等、和諧的互動,從而及時、準確地掌握學生學習和實驗的實際情況,不斷地優化教學的方式方法,最終實現三維化的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最終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 巴新紅.化學教學中應如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J].化學教育,2005(4):23-26.
[2] 董素靜.新課程理念下化學教師角色的轉變與應對[J].化學教育,2004(5):28-3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