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帥
【摘要】高效是體育課堂的應然追求,本文對日常體育教學實踐進行反思,探尋高效體育課堂構建路徑:備足課前功夫,精心預設,備足學情;巧用教材載體,拓展內容,彰顯時代特色;精心組織好體育游戲活動,引入比賽,強化學生學習體驗;優化師生關系,打造和諧課堂等。
【關鍵詞】初中體育高效 和諧課堂
一、備足課前功夫,做好課堂預設
體育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者,只有精心備課,備足課前功夫,準確地對課堂進行設計,備足學情才能提升初中體育課堂的有效性。
1.精心預設。初中高效體育課堂離不開課堂預設,這就需要教師基于初中體育教學目標,做好精心預設。教師要認真研讀教材大綱,在體育課程綱要指引下合理定位教學目標,并且將教學目標有機分解,滲透在課堂教學中,根據教學目標,不斷優化體育教學內容,合理選擇教學方法,對課堂教學環節進行充分的預設;此外,教師還要充分考慮課堂“生成”,根據體育教學經驗與自己教學經驗,對課堂可能出現的“生成”進行預想,從而做到精準“主導”。
2.備足學情。課堂的核心要素是“學生”,學生是初中體育課堂教學存在的根本,只有備足學情,對學生形成充分的了解,才能打造高效體育課堂。如何備學情?一備學生基礎。教師要對學生體育學習基礎形成全面了解,根據學生體育基礎,尋求體育教學的著力點;二備發展點。體育教學的根本在于促進學生體育素質發展,體育教師要根據學生體育學習興趣、認知特點等,積極尋求學生體育素質發展點,做到有的放矢,突出學生主體,精準導學。
二、巧用教材載體,適當拓展延伸
目前,不少體育教師對教材資源的利用不合理,出現兩個極端現象,要么唯教材,要么置教材于不顧。高效課堂要巧用教材載體,適當拓展延伸。
1.靈活使用教材。體育教材凝聚著編寫者的智慧,也是眾多體育教學實踐與理論的結晶,是初中體育教學的有效載體。教師要改變教材使用的兩種極端現象,靈活使用教材。首先,充分教材載體作用。初中體育教師要認真解讀教材,把握教材知識體系,引導學生進行充分的自主預學,發揮教材載體效應;其次,要創造性使用。教師要結合學情特點與教學內容,合理地對教材進行補充與拓展,豐富體育教學資源,拓展學生視野。
2.彰顯時代特色。時代感是增強初中體育課堂有效性的有效路徑,也是遵從學生認知的必然要求。不少體育教材內容陳舊,缺乏時代感,難以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師要對教材進行合理的優化,使之融入時代內涵,彰顯時代特色,例如適當融入娛樂內容、奧運體育項目等,使體育貼近時代,保持新鮮活力,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從而激發學生體育學習潛能,提升課堂效率。
三、精心組織活動,強化學習體驗
課堂活動是達成教學目標、提升課堂效率的重要環節,教師要進行組織課堂活動,不斷強化學生體育學習體驗,以提升體育課堂的有效性。
1.巧設游戲活動。初中體育教學中設置游戲不同于一般意義的游戲,它必須要具有明確的目標意識,成為體育教學的有機載體,將體育教學目標有機滲透在體育游戲中;此外,教師還要注意游戲的組織形式,可以利用傳統游戲,可以根據體育教學的需要,對傳統游戲進行再創造,或者創編新游戲,以激發學生興趣。
2.引入比賽活動。初中體育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合理地引入比賽活動,對學生進行科學分組,采取對抗學習的形式。比賽活動的引入不僅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也有助于培養學生集體意識;比賽活動形式不限,可以是一對一比賽,可以以小組形式比賽,也可以模仿體育娛樂節目的比賽形式,激發學生活動積極性,以發揮比賽在推動學生體育活動中的優勢。
四、優化師生關系,打造和諧課堂
高效的體育課堂必然是和諧的,構成初中體育課堂和諧的因素主要是教師與學生,作為體育課堂的主導者,教師要善于優化師生關系,打造和諧課堂。
1.重構師生關系。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需要教師重新審視師生關系,對現有的師生關系進行重構,建立起“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和諧課堂。這就需要教師轉變教學理念,從注重“教”的設計向注重“學”的設計轉變,改變單一的師生關系,從主導者向多元角色轉變,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學習伙伴、參與者等,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推動師生互動頻率,提升體育課堂效率。
2.尊重學生需求。新時期,教師要從課堂中心走下來,以平等的姿態融入學生,尊重學生,尤其要尊重學生的學習需求,改變當前“一刀切”現象,基于學生學情特點,尤其是不同學生的學習個性,優化教學方法,針對不同學生實施個性化教學,滿足不同群體學生的學習需求,發揮學生優勢,彌補學生體育發展的“短板”,以達到揚長避短的效果。
高效課堂不是一個新命題,但是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的永恒話題。初中體育教師要將“高效”作為課堂的應然追求,始終保持一顆探索之心,在實踐中不斷總結,不斷反思,不斷創新,不斷超越,我們堅信體育課堂離高效將漸行漸近。
參考文獻:
[1]董義.體育教師如何構建高效體育課堂[J].讀寫算,2015,(25)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