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巖+肖苑君+姜姿伊
摘要:伴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新媒體在大學生日常的生活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新媒體既是學習的工具,也是一種交流方式。本論文主要通過文獻調研法、調查法、分析法等對大學生的新媒體使用現狀進行分析,并論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本篇論文的探究目的在于指出大學生在新媒體使用中面臨的誤區,解決學生在網絡交流過程中遇到的一些障礙。通過對學生新媒體使用現狀的分析,糾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實現新媒體使用過程的優化。
關鍵詞:新媒體;使用現狀;對策
一、 大學生的新媒體使用現狀調查及分析
據CNNIC第35次中國互聯網發展統計報告顯示,我國網民已經達到6.49億,普及率達到了47.9%,其中,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5.57億,使用手機上網的人群占比提升至 85.8%。而新媒體伴隨著網絡飛速發展,正悄然向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滲透。低頭族成為一種普遍現象,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傾向于電子書,貼吧、朋友圈、微博等發展火爆。
二、 新媒體使用的利與弊
新媒體的特點:1. 它滿足了現代人對碎片時間的利用需求?,F在的生活節奏和工作節奏十分快,人們僅剩的時間被分割得十分破碎,而新媒體的出現正好彌補這些零碎的空閑時間。2. 互動表達方式不再受諸多因素限制,尤其是不再受到時空限制,這使得新媒體極大地滿足了群眾娛樂與獲取信息的需求。新媒體傳播速度快和互動性強已經成為我們不可忽視的顯著性特點。3. 新媒體體現出的主動性和個性化的選擇權更強,新興的各種新媒體使人們有了多種多樣選擇權和更完整的細分市場。
弊端:1. 疏遠了人際關系,人們之間的關系變得漠然。許多大學生接觸外界就是利用新媒體等媒介,在現實中人際交往上有所缺失,網上和現實生活中就像兩個人。2. 動搖了傳統價值觀,使傳統思想面臨新思潮的蠱惑。新媒體新思想,一方面帶來了海量的信息,另一方面也在悄然改變著人們的思維方式,現在大學生越來越相信網絡帶來的海量信息而放棄了自己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3. 過分追求個性化,刺激校園消費的非理性攀比。
三、 新媒體對大學生學習的影響
(1)沉溺網絡世界無法自拔。新媒體依托網絡發展,大學生沉溺于聊天交友及網絡游戲等娛樂性活動。調查顯示,32.6%的大學生經常在網上進行交友聊天或玩網絡游戲,完全沒有學習概念,沉溺于網絡而不能自拔。而一大部分的學生會在課堂上瀏覽貼吧、BBS,進行交流互動,極大地影響學習活動的開展,影響上課環境。因此,現在全國很多高校都會在上課前收走學生的手機,下課再統一發放。雖然個人并不贊同用這種方式控制學生,但不得不說這是一種幫助學生自我控制的方式。
(2)對學習內容缺乏主動分析能力,網絡信息盲目接受。因為互動性強和傳播性強的優勢以及監管不嚴等局限性的影響,新媒體傳播的信息魚龍混雜,具有極強的開放性。內容豐富多彩,到處都充斥了不同的人生觀、價值觀,網絡不良思想也肆意橫行,這就要求我們在獲取海量資源的同時學會思考,要善于對內容進行分析思考,去偽存真。
(3)分散精力,降低效率。網絡世界誘惑力太大,大學生普遍經不起誘惑。原本計劃好的事情在網絡誘惑下一拖再拖,不能按時完成。有一個很有趣的問題,起床第一件事做什么,幾乎百分之九十的大學生會選擇看手機。聊QQ、刷微博似乎已經成為了大學生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情,睡覺前、起床前、吃飯時,不刷會兒微博,看會兒朋友圈總會覺得少點什么。時間就在刷微博、瀏覽朋友圈的時候流失了,而我們還不知不覺,造成了時間的嚴重浪費。
四、 提升大學生利用新媒體學習能力的對策分析
我認為提升大學生利用新媒體學習能力的對策有以下幾點:
(1)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培養高度的道德責任感
新媒體既是大學生了解外界的主要通道,也是學生交流思想、情感的場所。在網絡世界,信息量大,各種信息魚龍混雜,涵蓋不同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影響大學生的心理、思考方式和主觀行為。這就需要高校加大網上思想政治的教育力度,整合大學思想教育網站資源,并利用好新媒體這個平臺,因為它既可以是虛假信息滋生的場地,也可以是成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的橋頭堡。
(2)提高校園網絡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以健康的網絡環境育人
在凈化校園網絡文化的同時,利用好校園網局限這一特點,當好進入校園網絡的第一道防火墻,不僅要讓他們參加相關的網上活動,還應讓他們參與網絡的日常管理,并在網絡活動與管理中堅持誠信、公平、無害等發展原則,逐漸建立適應網絡時代的大學生網絡道德。
(3)加強對學習者自我素養的培育,提升學習者的自控能力
學生學習單靠老師的約束力是遠遠不夠的,古語就有“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這種說法。老師所起的僅僅是引導的作用,真正去學習還要看個人的自覺性。尤其是在各種信息泛濫的今天,學習者的自控能力至關重要,能夠達到自我控制才是走向成功的關鍵一步。
(4)完善相關法律,健全市場秩序
如今新媒體快速發展,但在發展的時候缺乏合理的監管制度,才導致各種信息魚龍混雜。應該在正確價值觀的指引下健全國家的法律法規,加強對新媒體環境的監管,加強群眾監督,凈化網絡環境。
五、 結語
新媒體的發展有利有弊,在加速信息的傳播,加強互動性的同時,學習者往往不能夠做到自我克制,甚至不能明確定位自己的學習目標,導致網絡沉溺現象,網絡不再是學生學習的工具,而轉變為娛樂的場所。并且大多數學生對新媒體傳播信息不加思考、盲目照搬,使新媒體促進信息加速傳播的優越性喪失。在面對新媒體這把雙刃劍時,我們應該趨利避害,充分發揮新媒體的優越性,而避免在各種泛濫的信息里喪失自我。應該把新媒體作為一種交流的工具,而不能沉迷其中、喪失自我,讓自己與整個現實社會脫軌。合理利用新媒體為自身學習提供便利,讓自己的學習生活事半功倍。
參考文獻:
[1]馬武宏.大學生使用新媒體的現狀及對策探索——基于云南民族大學的調查[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5,(17):113-114.
[2]張銀爽.90后大學生使用新媒體的實證分析及對策研究——以人人網和微博為例[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4,(02):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