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軍??
摘要:小學數(shù)學教學是我國教育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于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思考能力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常常說,只要學生能夠從教學過程中找到問題并能積極的向教師提問,才算是真正學會了。所以說,教師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上要積極的對學生的提問進行引導,更好的幫助他們學習數(shù)學。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提問引導
問題教學法是我國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不僅僅指課堂上老師對學生的提問,同時,學生對老師的提問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學生把心中的問題問出來,老師才能知道他們不會的地方在哪里,教學的著力點應該在哪里,這樣,對于教學的發(fā)展是非常有效的。筆者通過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對相關的問題進行了探討,并給出了一定的建議,希望對小學數(shù)學的教學有所幫助。
一、 創(chuàng)造活躍的教學氣氛,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
我國長期受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老師在講堂上講,學生在下面聽,二者之間交流非常少,更別說教師的提問和學生的提問了,這就導致課堂氣氛十分枯燥,學生不愛學,老師也不愛教,這就進入一個惡性循環(huán),對于學生的進步是非常不利的。所以,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進行,學生全面素質(zhì)的提高成為了目前我國小學教學的重點,其中,提問能力作為其中重要的一種能力越來越受到了教師和學生的重視。從教師的層面上來講,要利用切實可行的措施,創(chuàng)造活躍的教學氣氛,讓學生在更加輕松、愉悅的模式下進行學習,起到的效果是非常好的。以往,我國的學生在課堂上不敢提問,一方面是由于老師沒有培養(yǎng)學生提問意識的想法,另一方面,枯燥的課堂氣氛,以及壓抑的課堂環(huán)境也造成了學生不敢提問。所以,長此以往,學生壓根在課堂上就不會向老師開展提問了,他們的問題放到了肚子里,長期解決不了,就成為了考試和應用當中的隱患,對于以后的學習開展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在目前的小學數(shù)學教學階段,教師除了要創(chuàng)造活躍的教學氣氛以外,還要積極的引導和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慢慢改變學生以往的習慣,讓他們大膽的將心中的疑問表達出來,鼓勵學生質(zhì)疑問難。例如,我們舉一個買東西的例子。小明去超市買水果,蘋果是5元一斤,桃子是3元一斤,小明分別需要買3斤蘋果和2斤桃子。這個時候,老師可以先不提出問題,讓學生根據(jù)現(xiàn)有的信息來提出他們的想問的問題。這個時候,有的學生就會說出,小明買水果一共花了多少錢呢?這個時候,教師可以說,這位同學的提問非常棒,那么,小明到底花了多少錢呢,然后同學們就會回答5×3+3×2=21(元)。通過對提問學生和解答學生的表揚,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繼續(xù)進行提問,激發(fā)他們的提問興趣。老師可以問,有沒有學生有接下來提問的想法,有的腦子比較靈活的學生就會說,小明給了售貨員50元錢,售貨員應當找給小明多少錢呢?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后續(xù)問題,通過老師的引導,學生的問題意識被培養(yǎng)了起來,通過他們的思考,一些有效的問題能夠很好的幫助學生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促進他們邏輯思維能力和思考能力的鍛煉。
二、 教師要通過自己的精心設問來幫助學生思考
小學生大都處于6-13歲的階段,他們對于世界的認識還是比較粗淺的,同時,也沒有培養(yǎng)出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意識,在更多的情況下,他們主要還是在模仿老師的行為。所以,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提問能力,對他們進行引導,就要從自身做起,在教學過程中提出一些他們精心設計的問題,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再從他們的思考出發(fā),對后續(xù)的問題提出一些有效的疑問,這是我們進行提問引導應當起到的效果。例如,我們在測量圓形的周長時,是不可以直接用直尺等測量設備直接測出的,而是需要用其他的方法,當然,依靠我們目前的知識體系,可以用公式直接解答出來,但是,如果不用公式呢?用我們?nèi)粘V锌梢砸姷降臇|西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把這個問題拋給學生,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思考,更多的學生一般會一籌莫展,但是,有的學生會說,我們可以將圓形的邊上沾上水,然后在地上繞一圈,測量地上水漬長度就可以了。但是,有的學生會提出疑問,地上的水漬可能不是完全豎直的,測量出的結(jié)果會有一定的誤差,所以,我們就需要更好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當學生提出問題之后,其他學生就會繼續(xù)陷入思考,找尋更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個時候就會有學生列舉出更好的方法,用繩子繞成圓形,然后從中間剪開,測量繩子的長度就是圓形的周長。利用這種方法,我們可以很準確的測量出圓形的周長。所以,通過教師的提問,可以引發(fā)學生的思考,然后通過學生的思考,能夠提出更有效的問題,這是我們引導學生培養(yǎng)提問意識的一個好方法。
三、 發(fā)揚民主意識,培養(yǎng)學生善于提問的能力
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對象是小學生,小學生的智力發(fā)育還不夠完善,但是充滿好奇心,對很多事情都存在著疑問,因而教師必須充分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提高學生問問題的膽量,使其能夠勇敢的表達出自己的迷惑之處!另外,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如何問問題,要使學生能夠?qū)ふ业疥P鍵的問題,保障學生所表達意思的完整性和準確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堅持民主,強化學生的民主意識,以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從而實現(xiàn)素質(zhì)教育改革的目標。在教學中,通過對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對于自己的每一個疑問都能夠大膽的說出來,一些可能比較愚蠢的問題,像兩條平行直線為什么永遠不會相交?這樣的問題他們也能夠提問出來,同時,教師也會耐心地為他們解答,這樣,課堂的氣氛就逐漸好了起來,學生愿意提問了,漸漸的,他們的提問能力也就上來了,從而有助于教師更好的開展教學。
小學數(shù)學課堂的主體是學生,教師要真正的以學生為主體,培養(yǎng)他們的提問能力,提高他們的提問意識,通過良好的問題來引導他們展開思考,提高自己的數(shù)學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