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月
摘要:電容器考點在高考中是一級考點,電容器部分除考查電容的概念外,近幾年高考多與電磁感應(yīng)、電路以及與力學(xué)知識結(jié)合命題,試題綜合性強,有時與電熱電量、交流電知識綜合考查。現(xiàn)將電容器部分常考的兩種題型總結(jié)歸納如下。
關(guān)鍵詞:電容器;動態(tài);電勢;電荷
一、 電容器動態(tài)分析中電勢及電荷電勢能的變化
【例1】如圖所示,平行板電容器與電動勢為E的直流電源(內(nèi)阻不計)連接,下極板B接地。一帶電小球固定于容器中的P點。現(xiàn)將平行板電容器的上極板A豎直向上移動一小段距離,P點的電勢將如何改變?電荷的電勢能如何改變?
分析:電容器與電源相連,其兩端電壓不變。上極板上移,電容器兩板間距d增大。電場強度E=Ud,E減小,UPB=φP-φB=φP=EdPB,又dPB不變,所以UPB減小,B極板接地,φP減小。
電勢能EP=qφP,此式是標(biāo)量式,要看電荷的正負(fù)電性。
若小球帶正電,由于正電荷在低電勢處電勢能小,小球電勢能將減小。同理,若小球帶負(fù)電,其電勢能將增大。
【拓展延伸】1. 若小球不固定,原來恰好處于平衡狀態(tài),小球電勢能將如何改變?
分析:由小球原來處于平衡狀態(tài)知,電場力qE向上,由例1分析知電場力減小,電荷將向下運動,電場力做負(fù)功,電勢能增大。
【拓展延伸】2. 若題中改成上極板接地,例1中結(jié)論又將如何?
分析:上極板接地,但上極板與電源正極相連,故P點電勢為負(fù),UPA=φP-φA=-EdPA=φP,又dPA不變,E減小,P點電勢升高。
若小球帶正電,由于正電荷在高電勢處電勢能大,小球電勢能將增大。同理,若小球帶負(fù)電,其電勢能將減小。
【例2】一平行板電容器,充電后與電源斷開,下極板接地,在兩極板間有一正電荷,電荷量足夠小,固定在P點,如圖所示,以E表示兩極板間的場強,U表示電容器的電壓,ε表示正電荷在P點的電勢能,若保持B極板不動,將A極板移到圖中虛線位置,則()
A. ε不變,U變小B. ε變大,E變大
C. ε變小,U變小D. ε不變,U不變
分析:電容器與電源斷開,Q不變,由E=4πkQεrs,極板間場強不變。UPB=φP-φB=φP=EdPB,dPB不變,E不變,P點電勢不變。電荷的電勢能也不改變。故D選項正確。
【拓展延伸】1. 若例2改成將B板上移(或下移),P點電勢和電荷電勢能如何改變?
分析:E不變,上移dPB減小,UPB=φP-φB=φP=EdPB,P點電勢降低,電荷電勢能減小。下移時,分析同上。
【拓展延伸】2. 若例2改成A板接地,P點電勢和電荷電勢能如何改變?
分析:A板接地,取A為零勢面,A板帶正電,故P點電勢為負(fù),UPA=φP-φA=-EdPA,由例2知E不變,dPA減小,P點電勢升高,電荷電勢能將增大。
【拓展延伸】3. 若例2改成A板接地,B板上移(或下移),P點電勢和電荷電勢能如何改變?
分析:UPA=φP-φA=φP=EdPA,E不變,dPA不變,電勢不變,電荷在P點的電勢能不變。
總結(jié):1. 平行板電容器與電容器斷開時Q不變,分析兩板間電場強度時優(yōu)先選擇公式E=4πkQεrs。
2. 判斷電勢變化時以接地的極板為零勢能位置,由U=Ed判斷電勢的變化情況。
二、 電容器與力學(xué)結(jié)合的綜合問題
【例3】如圖所示,A、B為平行金屬板,兩板中央各有一小孔M和N。將這兩極與電壓為U的電源兩極相連。有一帶電質(zhì)點自M孔的正上方的P點由靜止自由下落(P、M、N在同一豎直線上,PN距離為h,空氣阻力不計)到達(dá)N孔時的速度恰好為零,然后沿原路返回。若要使帶電質(zhì)點自P點自由下落后能穿過N孔繼續(xù)下落,以下采取的方法中有效的是()
A. 減小A、B兩板間的電壓(即減小電源電壓)
B. 增大A、B兩板間的電壓
C. 把B板向上平移一小段距離,其他不變
D. 把A板向下平移一小段距離,其他不變
分析:第一次下落時由動能定理:mgh-qU=0,若減小U由動能定理mgh-qU=12mv2,則質(zhì)點到N點速度不為零會繼續(xù)下落,A正確,B錯誤。
若把B板向上平移一小段距離,U不變,但是下極板上移下落高度小于h,由動能定理到下極板時質(zhì)點動能為負(fù),因此質(zhì)點還沒到下極板質(zhì)點已經(jīng)返回。若把B板向上平移一小段距離,h不變,U不變,質(zhì)點到下極板速度仍為零。
總結(jié):電容器模型涉及能量問題時優(yōu)先選擇運用動能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