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義青
摘要:對于尚處在快速發展的中國來說,高等教育的法學專業教學仍然處在探索階段,對于法學專業來說,學校培育出來的法學學生不僅要具有深厚的專業知識,還應當具有較強的實務操作能力,培育出來一個實踐型應用型的人才,能夠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但是由于受到中國傳統的教育模式的影響,我國現代的法學專業教育仍是僅注重學生的專業理論知識,而忽略了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本文主要是針對現行的教育模式及教學觀念和課程等多方面進行討論與研究。
關鍵詞:法學專業;實務應用
一、 引言
在高等教育法學專業的教學中,學生的實務能力及法律職業能力的培養是教學的重點及核心。因此應當著重對學生的實務能力及法律職業能力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革。目前我國大多數的學校都是采取理論講授、案例教學、模擬法庭訓練等方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學生的法律職業能力,但是在實際過程中,法學專業的運用往往是變化多端的,且可能會出現實際與教育不符的現象,按照傳統教育培養出來的人才,在職業競爭中往往缺乏優勢及特色。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實務操作能力、職業能力,本文主要針對法學專業的實踐教學提出了新觀念。
二、 高等學校法學專業實踐課程的重要性
首先,實踐教學是法學專業的教育的重要環節,學生通過實踐課程的學習,能夠更好地了解到在實務操作中容易出現的問題,讓學生得到更好的鍛煉和提高實踐能力。完善實踐教學可以提升法學專業學生的法律職業技能、就業能力和職業道德等各方面的問題。其次,實踐教學是法律職業能力的需要,是學生全面完整地學習實務操作的途徑。通過教師的課堂教學及實踐教學相結合實現法律專業課程長期化和常規化,提高教學效果。實踐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實務操作能力,還能檢閱和鞏固已學習的專業知識及理論,有利于形成思考的邏輯性和專業思維,強化法律素養。再次,法學實踐教學是對教育方式改革的需要。通過不斷的拓展法學專業教學,優化教學保障體系,實現法學專業課程的成功轉型,強化實踐課程在教學中的核心地位,提高法學專業人才的專業素養,努力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
三、 高等教育法學專業實踐教學的現狀及不足
首先,法學專業的教學缺乏實踐性。課程設置不合理,法學專業的理論教學占總課程三分之一的比重,而實踐教學課程相對于來說就少了許多,受到教學設施及師資力量的限制,使得學校缺乏開展法學實踐教學的能力。其次,學校無法提供充足的實習基地,在校外實習的方式也受到限制。實習生通常在律師事務所、法院、檢察院等單位進行實習,但是學校不便到實習單位進行監督,導致實踐教學的規范性較差,學生的校外實習成為了一種形式,無法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再次,法學專業的實踐教學及監督管理制度不完善。在管理上來說,學校將法學專業的實習安排在學生即將畢業的一年,而即將面臨畢業的學生需要通過大量的考試,使得學生并無多余的精力出色地完成畢業實習,學生往往只能敷衍了事,并不能達到實踐的效果。在實踐教學評價方面來說,學校并未制定統一的考核標準,很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最后,學校的實踐教學并沒有發揮其充分作用。課堂教學僅限于理論知識,缺少辯論、疑案討論等實踐課程。教育部門要求的實踐教學手段也極少采用。模擬法庭的實踐教學成了“走過場”,未能發揮實踐教學的目的。
四、 高等教育法學專業實踐教學的改革創新
1. 制定法學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目標與定位。采用“學校與實習單位共同培養”的實踐教學模式,完善人才培養方案,探索出符合“學校與實習單位共同培養”的教學機制。加強學校與實習單位的合作,共同設計課程、共同編制教學教材、共同制定教學目標、共同成立教學組織,探索出常態化、規范化的人才培養體系。
2. 課程體系設置的改革,突出課程的實際應用性
課程體系的設置,應當突出其實際應用性,體現人才培養的教育性。學生在了解基礎課的前提下,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以社會實踐和訓練為主,基礎理論為實踐課程的基石。制定和完善實踐教學實施體系。
3. 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革,采用多元化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的改革主要涉及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運用多種實踐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應當做到,一、增加學生的交流時間、加強師生互動;二、在理論教學中采用案例教學法;三、加強討論環節教學;四、組織定期活動,增加學生學習興趣。
4. 建設科學公平的評定機制。為了提高法學專業的教師實踐能力,可以支持教師去律師事務所、法院、檢察院或其他法務部門進行掛職鍛煉。在評定機制上也可以采用多種方法相結合,對學生的實踐課程作出公平的考量。
5. 建立全面的實踐教學監督管理機制。制定有效可行的監督管理制度及考核評定機制確保教學質量,方便管理。學校可以成立一個獨立的管理機構,由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教師擔任主管人員。同時,優化與完善考核評定機制,由多個教師進行綜合評價,全面考核學生的實踐能力。
隨著我國文明社會的建設,法律觀念的普及及影響,社會對法學專業人才的需求不斷擴大,學生在校期間應當能夠獲得更好的學習條件及實務操作能力,充分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為他人提供優質服務,以便于日后在工作中得到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趙展.公安院校法學實踐教學路徑新探——以專業型學生社團為載體[J].遼寧警專學報,2016,18(2):124-128.
[2]吳富麗.法學專業實踐教學的新探索——法學專業實踐主修能力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5,(34):115-116.
[3]馮春萍.我國高等學校法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研究與實踐[J].海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29(8):128-13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