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平潔
摘要:近年來,全國卷高考作文多為材料作文,而事例型材料又是材料作文命題中最主要的一種類型,考生如何做好事例型材料作文的審題立意呢?本文主要針對事例材料類作文來談談審題立意思維的方法。
關鍵詞:事例型作文;審題;思維
一、 認識材料作文及材料作文審題原則
材料作文指的是文字材料作文,就是命題者給出一份文字材料,要求考生根據材料或針對材料進行寫作。事例型材料主要是用敘述的方式,將某一個事例(材料)呈現在考生前面,讓考生針對材料,談談自己的認識或看法。
材料作文審題堅持的原則:(1)整體性原則。材料作文的審題要有全局意識。為了避免陷入“盲人摸象”的誤區,寫作時要從材料整體著眼,不能糾纏局部的細節,否則很有可能出現偏題、走題現象。(2)多向性原則。觀點并不是唯一的,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結論,正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因此要學會多角度審視材料。(3)篩選性原則。從材料中獲得的觀點具有多樣性,在進入寫作時對所得到的觀點還要進行適當的篩選。
二、 事例型材料作文審題立意思維三部曲
(一) 確定材料的中心實質
給定的材料,均有一定的中心事件,抓住材料的關鍵詞句,把握住材料的中心實質,同時采用概念分析法,分析出概念的內涵(是什么)與外延(什么是或者哪些是)。弄清材料中心概念的內涵與外延,作文立意就不會出現方向性錯誤。
材料1:在剛結束的里約奧運會上,中國女排力克強敵最終奪取桂冠,在12年后重回世界排壇巔峰,舉國歡慶。賽后,人們再度開始討論“女排精神”這個30多年前首次出現的詞匯。1981年的女排世界杯,中國女排戰勝日本隊為中國人創造了英雄形象,國內掀起學習女排精神。女排精神的基本內涵可概括為:無私奉獻、團結協作、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的精神。但是,主教練郎平坦言:“不要因為我們贏了一場就談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們努力的過程。女排精神一直在,但單靠精神不能贏球,還必須技術過硬?!睂σ陨喜牧?,你有何看法?要求:選好角度,明確文體,自擬題目,不要套作,800字左右。(下文例題中將不再贅述這一基本要求)。
首先抓住材料中的關鍵句:“女排精神一直在,但單靠精神不能贏球,還必須技術過硬?!敝行膶嵸|是“贏球——必須技術過硬”。諸如:“不以成敗論英雄”“僅有精神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學會艱苦奮斗”“女排勝利背后,難能可貴的是長期積累與不懈努力的付出”等都不是最佳立意。這是為什么呢?
因為從材料中郎平說的話來看,不是缺乏精神的問題,關鍵是技術更重要。因此立意就應該有所側重,側重于談技術。精神內涵與外延在材料中都有,那就得弄清技術的內涵與外延。技術的內涵是改變現有事物功能、性能的方法。外延就包括手段、實力、能力等。根據這個方向,立意為“靠技術才能贏”“贏是要有經驗的基因”“取得勝利要有默契的配合與長遠的布局”等就符合寫作要求了。
(二) 結合材料進行追因分析
當我們確定出材料的中心實質后,我們就要從材料出發,把握材料中的因果關系、對比關系、取舍關系、主次關系等。這樣做是為了“走出”材料,讓文章更有深度和廣度。
材料2:清朝初年,為紀念定居浙江省開化縣大郡村,金土根的族祖在屋后的山腳種下一棵紅豆杉,金家后人將保護此樹寫入家規,世代守護。每當災難來臨,金家人總能挺身而出護樹。經過十六代人三百多年的悉心守護,這棵紅豆杉已長成需要三人才能合抱的參天大樹,繁育出幾十萬株紅豆杉苗,村里大大小小的紅豆杉苗,大多來自這棵紅豆杉。目前,大郡村紅豆杉種植面積達1000多畝,每年給村里帶來數百萬元的收益。
首先確定材料的中心實質是“種一棵紅豆杉——面積增大并帶來效益”。我們就進行追因分析:為什么族祖種樹?是為了紀念定居,能給后世帶來收益。為什么金家后人世代護樹?是因為金家后人將保護此樹寫入族規。于是基本確定一級關鍵詞就是“守護”和“家規”?!笆刈o”的內涵就是看守保護,外延包括繼承、傳承、保護等。根據家規的內涵和外延,我們可以確定“文化、規則、家風、歷史、信念”等都屬于“家規”這個范疇。正確的立意角度可以有:傳承文化(歷史、家族文化)、守護傳統、家族文化的力量、播種與守護、保護與傳承等。那能否立意為“守護自我”?答案是否定的,因為“自我”不屬于“家規”這個領域。
(三) 選擇角度進行立意寫作
客觀事物本身是復雜的,多層次多側面的,對同一事物,如果從不同的角度去審視,就可以獲得不同的認識。這些認識都可以成為文章的論點,都可以作為立意的方向。即使是這樣,也不能同時都成為中心論點。
材料3:2017年大年初二這天,寧波雅閣爾動物園發生一起老虎咬人事件引起關注,涉事男子未買門票,先后翻越兩堵3米高的圍墻,進入老虎散放區發生意外。死者家屬稱管理不當,有人說“咬死活該”“老虎可憐”,也有人認為是過高門票導致男子鋌而走險……對此,你怎樣看?
以上材料可以從管理者、受害家屬、社會輿論、涉事男子、“有人”等多角度去思考立意。我們要去揣摩命題者意圖,是談門票太高?還是談咬死活該,人該死?抑或是談管理不當?但這些都不是命題者所要表達的,因此都不是最佳立意。根據材料內容進行追因分析,涉事男子最終出現意外,是因為他漠視動物園的管理規則導致而成。命題者也是想通過對此事件的認識,讓社會中的每一個人要有一種規則意識,要敬畏規則,敬畏生命。這樣的立意準確、深刻。
以上歸納的事例型材料類作文的審題立意思維方法,既各自成點,又互相聯系??傊?,事例型材料作文必須從整體思考,就事論事,從材料中來,到類似的素材中去,調動自己的生活積累與情感體驗,去選擇一個最佳立意。
參考文獻:
[1]李選萍.材料作文的審題[J].高中生學習:高一,2014,(7):10-11.
[2]唐鳴.觀點事例,辯證統一——觀點評論列舉型材料作文寫作攻略[J].作文通訊:高中版,2012,(3):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