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靜華
【摘要】近年來幼小銜接引起了相關教育研究者的普遍關注,“幼小銜接”是指幼兒園和小學教育兩個階段之間的過渡的教育過程,對幼兒一生的發展有著深遠影響。教育工作者應該加強素質教育的宣傳、實施、協調,加強幼兒園與小學之間的聯系溝通,且遵循兒童發展的規律、特點,密切家庭與學校的聯系、合作,使幼小銜接能夠順利進行。
【關鍵詞】幼小銜接教育 問題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8-0007-01
一、何謂“幼小銜接”
幼小銜接問題一直是學前教育、基礎教育研究領域中的一個熱點問題,國外教育界及科研領域對幼小銜接的內涵作出了相關界定。所謂“幼小銜接”是指幼兒園和小學兩個教育階段之間的過渡的教育過程。幼小銜接是兒童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重大轉折,這個階段恰好也是處于人類整個邏輯思維形成及使用過程中所要經歷的三次環境轉換的第二次轉換期。我國《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明確強調:應重視幼兒園與小學之間的密切聯系,幼小互相配合,相互緊密銜接。
二、幼小銜接中存在的問題
(一)“單向靠攏”局面
客觀來說,“幼小銜接”的實施存在著幼兒園與小學兩個主體,但通過文獻的查閱顯示以及觀察訪談我們可以發現,目前的研究與實踐中,更多的是幼兒園在關注如何做好銜接工作。例如通常在大班時期幼兒園有意識地調整孩子們的作息制度,又或者組織幼兒到小學進行參觀以及一些其他活動。而小學在幼小銜接工作中開展的活動相對而言就比較少,可見小學對幼小銜接的重視程度遠遠低于幼兒園。
(二)教師認知不足
據相關調查顯示,絕大多數幼兒園和小學教師都能認同幼小銜接工作的價值,也認為幼小銜接工作需要幼兒園和小學的共同合作,然而幼兒園教師關注小學一年級學習內容的比例占24.6%,而小學老師關注幼兒園大班學習內容的只有6.5%。筆者通過訪談也發現目前許多幼兒園教師對小學的教育工作以及教學方法缺乏認知,同樣的小學教師對于學前幼兒的課程以及心理特點也不了解,能真正了解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并根據其特進行引導教育的教師更是少數。正因為如此幼小銜接工作并未落在實處,一些老師對于如何創設良好的幼小銜接環境、如何促進幼小銜接的具體教育措施也知之甚少。
(三)家長觀念偏頗
通過訪談了解到少部分家長認為應給予幼兒快樂的童年,對幼兒園中的孩子不需要過分要求,孩子上完幼兒園,自然而然地就可以升入小學,不需要做什么鋪墊和銜接。反之,另外一部分家長存在著一種傳統的“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觀念,面對升學的壓力,怕孩子之后適應不了小學生活,給孩子報各種幼小銜接班,讓孩子提前識字、學會加減法、學習拼音等,過分關注幼兒學習知識的積累等。家長盲目地揠苗助長,出現了可怕的“小學化”傾向,殊不知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也需要一個過程。
三、如何開展“幼小銜接”工作
(一)明確任務,遵循幼兒發展規律
幼兒園和小學兩個實施主體首先應明確幼小銜接的任務,實行適應兒童發展的銜接教育,強調以幼兒為中心,讓教育模式與方法適應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幼兒園與小學應確立階段性目標與長遠性目標,前者為幫助幼兒順利過渡,后者為幼兒的終生學習打好基礎。作為一個孩子,在他踏入小學校園的那一刻決不會頓時失去了幼兒的特點。兒童身心發展的連續性決定了在這一時期,幼兒身上可以交融地存在幼兒園與小學教育兩個階段的特點。我們實施的幼小銜接教育就是潛移默化地使幼兒階段的特點逐漸減弱,小學階段的特點漸漸增強,促使幼兒做好入學前的準備,從而適應小學的生活。
(二)雙向銜接,合理規劃課程
幼小銜接不是簡單的幼兒園向小學靠,也不是小學向幼兒園靠,而是雙方都向兒童靠。幼兒園與小學雙方不但要保持各自的特殊性、獨立性,還必須同時保持連續性,攜手為兒童的身心發展創造出最大的空間。幼兒園主要負責幼小銜接前期工作,合理、科學地幫助兒童做好入學準備,重點做好初期邏輯思維、語言表達、學習適應能力的準備,以及同伴交往、規則意識等社會適應能力的準備。小學重點要做好兒童入學后的適應工作,在幼兒入小學初期有的放矢地縮小兩個教育階段的一些差異,及時調整學習的難度,多增加一些藝術活動課程,使兒童能夠找到歸屬感以及作為一名小學生的自豪感。
(三)充分調動各方資源,形成教育合力
幼兒園園內可組織主題活動、區角活動以及環境創設等幫助幼兒實現過渡。建議幼兒園適當邀請小學老師進行示范課,讓孩子與小學老師直接相處,幫助幼兒消除入學的茫然與恐慌。小學可以組織幼小聯誼活動,為幼兒園小朋友提供一個和小學生對話的平臺,在平等、自由的對話中相互了解,幫助孩子建立對小學的感性認識。家庭的教育是潛移默化的,家長無疑是幼小銜接”工作的助力者。幼兒園、小學應及時與家長互動,幫助家長樹立科學的幼小銜接教育觀念。家長也應及時與老師溝通,協助教師工作。家、園、校三方密切聯系,積極創設溫馨的環境,鼓勵孩子,幫助孩子做好入學前的各種“適應”。除此之外,也可以請求社區的幫助,建議社區可組織相關人員向年輕家長宣傳育兒常識,開展幼小銜接專項活動,幫助家長解決困惑。
幼小銜接需要家長、幼兒園以及小學老師做好與孩子的溝通工作,在此期間重視孩子健康個性的養成,傾聽孩子內心的想法,及時改善教育策略。堅信只要家庭、幼兒園、小學共同努力探索、創新,積極促使幼兒園教育與小學教育自然過渡,成為一個不間斷的整體,我們的孩子會成為最大的“贏家”。
參考文獻:
[1]李濤.消除“壓力”——從外在學習環境和內部學習精神淺談幼小銜接問題[J].家教世界,2014,04:84-85.
[2]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A].教育部.20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