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剛
摘要:《小學數學教學大綱》明確指出:“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币虼?,在數學教學中,我們應優化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流程。
關鍵詞:優化流程;發展思維;培養品質
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流程受到思維動機、方向、速度等因素的影響。下面就來談談筆者對于優化學生獲得知識的思維流程可以從三方面著手的一些想法。
一、 激發積極主動的思維動機
推動思維的內部力量,是思維的動機。只有思維的目的符合個人欲望或興趣時,才會產生這種內部積極性。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主動探求新知。
1. 點燃學生心中好奇之火。
根據少年兒童的好奇心理和好勝心理,教師進行新課前,要盡量采用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發現問題,產生強烈的求知欲,積極地展開思維。
例如:在教學“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時,教師可以這樣安排:先出示“每本書3角,6角可以買幾本書?”口答為“2本”,再要求學生用“元”作單位列式計算,會出現(如圖)這里的商與實際意義不符。這時學生心中的好奇被點燃了,然后教師再適當點撥,學生都會積極主動思考。
2. 引導學生感受解題快樂。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只有讓學生在認知過程中感受到自己的智力,體會到創造的愉快,才能激起高昂而持久的興趣?!币虼耍ぐl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要貫穿在獲取新知的過程中。
例如:在教學“圓的周長”時,復習周長的概念后,提問:“圓的周長指的是什么?如何計算呢?”然后進行教師演示和學生操作:用幾個直徑不等的圓在直尺上滾動,比較圓的周長和直徑的關系。學生發現圓的周長總是直徑長度的3倍多一些。當學生知道這個發現就是早在1400多年以前,我國古代數學家祖沖之發現的圓周率時,他們體驗到了解決問題的樂趣,享受到了成功的快樂,在激發他們進一步探索新知的同時促進了思維的發展。
二、 把握思維流程的正確方向
小學生的思維常常會出現方向不明、條理較差、容易受阻的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適時疏通學生的思維流程,使之朝著正確的思維方向發展。
1. 遵循思維發展規律。
小學生思維發展的特點是從具體形象思維逐步向抽象思維過渡,但這種抽象思維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感性經驗的支持。為此,教師要聯系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直觀教學,給學生提供一些正確的、典型的感性材料,使學生更好地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
例如:在教學“長方體的認識”時,通過墨水盒、牙膏盒、磚頭等生活中的具體事物引出長方體。這樣,教師充分運用這些感性材料,促進了學生積極思維。
2. 適時疏通思維流程。
教師要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和認知心理,才能在教學時有的放矢地給予點撥、啟發思路,排除中斷思維的“攔路虎”。
例如:在教學“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時,在學生能通分和計算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基礎上,面對異分母分數由于分數單位不同而不能直接計算,思維卡住時,教師恰到好處地點撥:“能把它轉化成同分母分數嗎?用什么方法?”這樣,學生自然地想到了通分,使思維方向明確、流程暢通。
3. 注意防止思維定勢。
小學生常易在思維流程的支點上變換方向,面臨新問題的情境,思維往往會局限在固定模式中。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不斷注意排除學生消極的思維定勢。
例如:在教學“小數乘法”時,因為學生已有計算小數加法時“小數點對齊”的思維定勢,剛開始計算小數乘法時就會出現小數點對齊的情形,這時教師就應根據算理排除學生的思維定勢,撥正學生思維流程的方向。
三、 訓練提高思維的反應速度
思維的速度和效率是思維流程化的重要標志,而思維的速度和效率取決于思維的品質。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就應結合教學內容堅持不懈地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和獨創性。
1. 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
思維的敏捷性是指學生在正確思想的基礎上跳躍式的快速思維,是以思維的深刻性和靈活性為前提的。教學中,教師應通過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練習,訓練學生逐步提高解題速度,力求達到思維迅速。
例如:(如圖)已知梯形上底是6米,下底是12米,空白部分(三角形)面積是15平方米,求陰影部分面積。學生大多會通過梯形上底和空白三角形面積求出兩個三角形共同的高,再求出陰影部分的面積,在這個思維基礎上,教師再進一步引導學生分析,既然高相等,那么其中一個三角形的底是另一個三角形底的2倍,陰影部分三角形面積就是空白三角形面積的2倍。顯而易見,這樣的思維流程達到最優化,培養了思維敏捷性,提高了思維速度。
2. 培養學生思維的獨創性。
思維的獨創性是思維的最高層次,是學生能獨立思考,善于作出與眾不同,富有創新的設想和別出心裁的解法。教學中,教師應千方百計為學生創設情境,精心設計題目,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創新。
例如:在教學“某電視機廠3天裝配240臺電視機,照這樣計算,裝配56臺要用幾天?”在學生用一般方法560÷(240÷3)=7(天)。解答后,再引導學生用線段,合理地巧“折”妙“裝”(如圖)。
得出如下別出心裁的解法:3×2+1=7(天)。這樣,學生的思維流程得到了進一步的優化,提高了思維的速度和效率,發展了思維能力。
實踐證明,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優化教學流程”,能融洽師生關系,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活躍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這是促使“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有效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