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礫
摘要:在職業學校課程改革中,理實一體化教學理念已得到廣泛的認同,是廣大同行教師在教學中不斷探索和實踐的方向。本文依托作者在液壓傳動理實一體教學過程中課堂設計與實施的典型案例,對理實一體教學模式的成效、困難及解決方法進行探討和反思。
關鍵詞:理實一體;液壓傳動;課堂教學
在職業學校課程改革中,理實一體化教學理念已得到廣泛的認同,這一教學模式的推廣與成熟,涉及師資配備、實訓環境建設、教材配套、項目任務編排、教學組織管理、產教融合等諸多方面深入系統的改革,因此各校要把這種教學模式全面、有效地覆蓋到所有專業技能課程,并得到畢業生用人單位的普遍認同,也并非易事。本文將以作者在液壓傳動理實一體教學中的典型課例,對該教學模式的成效、困難及解決方法進行探討和反思。
一、 教學現狀分析
1. 學情背景
老師們經常互相感嘆一句話:現在的學生,一屆不如一屆。的確,國內對學歷教育的重視帶來明顯的生源分流,基礎學科知識薄弱,加之手機等智能終端產品井噴式的普及,學生對課堂學習的興趣少的可憐,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接受程度呈大幅下滑之勢。但他們同時擁有大膽好動的個性,對直觀的現象感興趣,對推理性結論不敏感,知識水平提升的空間很大。
2. 教學現狀
我校《液壓傳動》課程在建設省級精品課程項目的過程中,已對教學大綱、教材、教學資源庫進行了基礎整合。學校新區液壓傳動理實一體化教室建成,教師進行理實一體化教學深入探索和推廣有了更為優越的條件。
二、 我校《液壓傳動》課程理實一體化課例探究
下面以液壓傳動中的“減壓閥及其減壓回路”項目為例,探討與說明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應用與實踐。
1. 教學內容
考察各類減壓閥在市場上的應用情況,結合實訓設備的可操作性對教材內容進行整合,確定先導式減壓閥的原理和應用為教學重點,選定“使用先導減壓閥的減壓回路”為實驗項目。對直動減壓閥做簡單介紹,點到為止。
2. 學時安排
課堂講解約30分鐘(知識講解夠用即可),實操訓練約50分鐘(技能操作訓練到位),共計2課時。
3. 教學環境
我校液壓傳動理實一體化教室分為教學討論區和實驗實訓區,討論區設有多媒體液晶顯示一體機嵌入式白板、一體式學生桌椅,實驗實訓區設有8臺液壓教學實驗臺,可進行各類液壓回路的連接運行實驗。教學環境把傳統教學與現代多媒體技術、現場實操練習、透明元件展示、仿真模擬等緊密結合起來,此外還設置了液壓常識文化墻,用掛圖展示液壓泵、馬達等教學內容。
4. 課前準備
①知識準備。
教師課前需把教學內容融會貫通,知識要點提煉到位,親自演練實驗過程,對操作中容易出現的問題和難點做到心中有數,解決有法。理論與實操銜接和切換的設計做到有序、自然、必要。
②教學任務頁準備。
在教學任務頁中將任務進行分解,讓學生對學習內容一目了然,減少畏難情緒,根據提示逐一完成任務,慢慢達成學習目標,更易產生成就感。教學頁中應包含:教學目標、小組成員、任務分解、知識綱要、實驗步驟、實驗結果、學習評價表等。
③設備器材準備。
實訓教室送電正常、多媒體播放正常、液壓教學實驗臺開機正常、液壓元件完備無泄漏。
5. 教學實施
步驟一:任務引入。多媒體播放挖掘機的工作視頻,引導學生觀察挖掘機主油路和支承的支油路,解釋減壓回路的應用場合,進而引出教學任務:減壓閥及其減壓回路。
步驟二:知識講授。簡單介紹直動式減壓閥的原理和使用局限性,詳細講解先導式減壓閥的結構、減壓原理、性能優勢。介紹減壓閥的圖形符號,注意與溢流閥的比較。
步驟三:實驗操作。學生分組將使用先導式減壓閥的減壓回路連接完成,使系統獲得比泵的輸出壓力小的壓力。操作過程中,學生可對照任務頁翻閱教材、資料,修正回路連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教師以引導提示為主,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獨立完成實驗,親身體會到實驗效果。
步驟四:整理歸位。實驗結束,每組同學按要求拆卸回路,整理管路和元件,放回指定抽屜。做到過程安全無失誤、臺面干凈無遺留。整理環節與實訓安全操作規程和實訓室管理制度緊密掛鉤,在教學中要有意加強學生這方面的訓練,并計入考核評價。
步驟五:評價總結。
教師點評實驗情況,總結知識點,強調技能點。對每位學生的課堂表現、所在小組實驗完成情況、知識拓展能力、實訓室制度遵守情況以及后續的實驗報告完成情況給出打分,計入學期總評。
三、 教學成效與反思
通過幾個學期的實踐,13級大專機電班,14、15級礦機班的學習興趣、出勤率及課堂參與度都比傳統教學時期有顯著提高,技能掌握更扎實,教師的雙師素質和教學成就感也隨之提高。
如何上好理實一體化教學課程,筆者總結出以下幾點經驗與反思:
1. 教學準備要充分。看似課上講得少,練的多,但教師課前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對教綱的把握、對教材的熟識、任務的提煉、實操訓練的過程研究、考核體系的制定等等。
2. 實訓室管理要完善。建立細致、明確、執行力強的實訓室管理體系。上課教師與實訓室管理人員之間必須有良好的配合,分工明確,設備交接、點檢、耗材補充等工作按部就班。
3. 師生交流要貫穿整個講練過程,教師逐組逐人點評到位。
4. 課堂模式不必拘泥一格。可以先觀摩演示后理論教學,或者先理論教學緊跟動手實操,也可以邊講解理論,邊實際操作,根據教學內容靈活把握。
5. 分組實操中,由于學生兩極分化嚴重,會有少部分學生在任務中應付差事、依賴同組成員,對此類學生要多進行點評指導,同時加強考核評價,鼓勵鞭策,減少其惰性。
參考文獻:
[1]尹余琴.淺析中職學校的理實一體化教學[J].考試周刊,2010,(47).
[2]徐建高.高職理實一體教學體系構建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1,(5).
[3]姜大源.職業教育學研究新論[M].北京: 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