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鑫+劉俊寅+李浩
【摘要】職業性別刻板印象是指人們根據性別將職業進行分類而形成關于某類人從事某些職業的固定印象,對于一個人的職業選擇有著重要的影響。文章采用調查法分析了男護士職業性別刻板印象與專業認同的相關性,并針對這一問題探討了具體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男護士;職業性別刻板印象;專業認同;對策
一直以來,人們都認為護理職業應該是以女性為主。隨著社會理念的轉變,男性也加入了護理隊伍。在護理工作的開展上,男性有著先天的優勢,但是由于男護士對自身工作的認同度不夠,人才流失率十分嚴重。職業刻板印象是研究專業認同度的一門學科,這種刻板印象在形成之后,很難隨著社會的發展產生改變。研究顯示,之所以男護士的從業比例低,是由于職業性別刻板印象的影響,導致他們對于自身專業的認同度不高。為了分析男護士職業性別刻板印象與專業認同的相關性,現對我校學生進行抽樣調查分析,并將結果匯報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
采用分層抽樣的調查方式,從2016年9月到2017年5月針對我校男護生進行調查,調查對象共計115名,其中大二49名,大一66名。
(二)研究方法
本調查采用《護理本科生專業認同調查問卷》,根據調查目的進行適當修改,本問卷經2名護理教育學專家確認,信度良好,效度為0.85,問卷內容共計40項,包括兩部分,分別有14、26個問題。第一部分內容包括被試者相關資料,如姓名、年齡、學歷、家庭所在地等;第二部分包括專業認同、影響因素,共計6個維度。總分共計125分,50分以下(含50分)為不認同,51~100分(含100分)分視為一般認同,101分以上為高度認同。
(三)調查方式
調查方式采用不記名問卷調查法,現場填寫后回收,共發放問卷115份,其中有效問卷109份,有效率為94.8%。
(四)統計學方法
本次實驗數據采用SPSS12.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其中,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來表示,組間對比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對比采用檢驗,以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本組研究對象的專業認識、專業情感、專業意志、專業技能、專業價值觀、專業期望、專業認同感評分分別為16.6、16.4、21.0、3.3、20.1、11.6、89.2。結果顯示,本組調查對象對于護理專業的認同度處于一般水平,在職業性別刻板印象與專業認同方面呈負相關,調查對象對職業性別刻板印象得分越高,專業認同度越低。
三、討論
最早的護士學校出現在印度,當時只有男性才能參與學習。到了南丁格爾時期,護理工作發生了戲劇性的轉變,當時主流社會認為,男性由于缺乏關懷能力與母愛,不適合參與護理工作,因此女性開始逐步取代男性。職業性別刻板印象對于一個人從事的職業有著重要的影響。社會普遍認為,男性具有獨立、強壯、理性的工具特征,女性則傾向于整潔、溫柔、母性等表達性特征。隨著社會的發展,男性從事護理行業已經成為客觀的發展趨勢。在護理工作中,男護士擁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他們心理承受力強,身體素質高,邏輯思維與應變能力強,在搬動患者與急救處理中,無論是在體力上還是在生理上,都更具優勢。此外,從目前嚴峻的就業形勢來看,就業難是社會上普遍存在的問題,學生在選擇專業時也逐步趨于理性。護理職業穩定性高,收入中等,這一職業對于中專、大專層次的男生有著一定的吸引力。
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人們對于護理工作的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女性相比,男性情緒更加穩定,性格外向,可以彌補女性在護理工作上的不足,但是由于男性自尊心強,注重自我感受,更容易受到職業性別刻板印象的影響。本組調查對象對于護理專業認同度處于一般水平,在職業性別刻板印象與專業認同方面呈負相關,調查對象對職業性別刻板印象得分越高,專業認同度越低。這也從側面反映了職業性別刻板印象的影響。
在社會上,人們普遍對男性從事護理職業存在偏見,男護士與男護生需要承受周圍異樣的眼光,無論他們的工作表現多么優秀,還是無法獲得社會的認同。本組調查顯示,影響男護士選擇護理職業的因素主要為性別刻板印象,社會地位低下,性取向遭質疑等。在從事護理工作時,男護士通常需要承受更大的角色壓力。因此,他們更加傾向于選擇高科技、技術性、非臨床的崗位,如麻醉科、手術室、管理崗位、ICU等,以此來緩解職業刻板印象給他們帶來的角色壓力。
四、對策分析
(一)改變傳統的社會偏見
職業刻板印象,社會支持不足,是影響男護生從事護理專業的主要因素。因此,需要做好護理工作的宣傳,改變傳統的社會偏見,利用媒體的傳播來糾正社會對于男護士專業形象的扭曲,為男護士提供足夠的社會支持。此外,還要采取科學的措施,培養積極的職業認同。傳統的觀念在短時間內是無法改變的,男性從事護理工作依然無法得到人們的廣泛認可。對于男護士而言,他們渴望得到患者和社會的尊重與認可。研究顯示,缺乏職業成就感、職業尊重感是導致男護士離職的主要因素。作為護理管理者,需要通過多元化的途徑,讓患者與家屬,乃至整個社會,對男護士的職業作用和優勢有深入的了解,提高整個社會對男護士的尊重度,對男護士進行積極的引導,對于其獲取的成績予以認可,讓他們形成積極的職業態度。
(二)把握護理臨床實踐
臨床實踐屬于護理專業教學的核心環節,也是男護士遭遇性別偏見與角色轉換的主要場所。為此,在臨床護理教學環節中,需要為男女護生提供平等的機會,強化榜樣的力量,提升男護生對自身的認同度,加強思想教育。此外,還要采用科學的措施緩解男護士的工作壓力。有研究人員針對這一問題進行了研究,結果顯示,職業壓力、時間緊迫對男護士的影響十分深刻,他們的工作壓力繁重。醫院管理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增加護士的人數,減輕男護士的工作壓力,改進傳統的排班制度,讓護理工作更加靈活,具有彈性,并適當提高男護士的工資待遇水平,緩解他們的負面情緒,激發其工作熱情,并引導男護士轉變自己不合理的比較對象。
(三)增強護教的協同性
各個職業院校要以需求作為導向,完善現有的供需機制,嚴把招生關,在教學活動中淡化男女護生的競爭,加強合作,加強職業道德、護理實踐、創新精神的培養,打造一支綜合素質過硬的師資隊伍,增強護教的協同性。
(四)優化職業環境
護士執業環境就是護士在為患者與家屬提供服務時,所處的時間、空間、位置。男護士的離職與社會地位低、工作壓力大、收入低、風險高有關。因此,需要進一步滿足男護士的工作需求,關注他們在物質和情感上的需求,緩解其職業壓力,進一步改善現有的護理管理氛圍,增強男護士的團隊歸屬感與職業認同度。研究顯示,為男護士提供科學的職業生涯規劃,可以有效提高他們的滿意度,降低男護士離職率。因此,對于醫院管理者而言,要給予男護士充分的認可,對他們開展繼續教育與培訓工作,注重男護士管理能力、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與鍛煉,幫助他們制定職業生涯規劃,充分發揮出男性的職業優勢,讓男護士可以充分實現自我價值,幫助他們把握好優勢特征,確定好職業發展方向。
(五)改進傳統管理模式
實踐證明,護士被注重授權或者參與決策,對其留職意象有正面影響。男護士多為年輕人,他們的學歷集中在大專及其以上,有著良好的創新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在科研和管理上也具有良好的發展潛力。醫院管理者要改變傳統的管理方式,為他們提供決策和管理的機會,及時發現護理工作中的問題,激發出他們的工作熱情,緩解其職業倦怠。此外,院方還可以推行護士分層管理制度,將責任制落實下來,通過逐層管理來優化人員配置,調動起男護士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出他們的進取精神。
五、結語
當今全球護理事業發展過程中面臨護理人力資源短缺與護理人員持續消耗等問題,生理及心理優勢使社會對男護士的需求量增加。護理職業是一個比較穩定且收入中等的職業,這份職業對于中專及大專學歷層次的男生非常具有吸引力。為了提高男護士的專業認同度,需要從多個層面優化現有的教學氛圍與工作環境,這一工作還任重道遠。
【參考文獻】
[1]張紋,劉義蘭.社會性別對男護士執業影響及干預策略的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15(09):1104-1107.
[2]孫路路,趙云呈,鄧俊,等.中國男護士參加美國男護士協會第39屆年會[J].中華護理雜志,2014(12):1436.
[3]王艷,孫宏玉,陳華,等.北京市三級醫院護士招聘及人才需求情況的調查[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08):714-717.
[4]吳林秀.護理高職男生臨床實習前后的心理體驗[J].中華護理教育,2012,9(11):505-507.
[5]夏虹,孫媛媛,楊雯雯,等.男護生工作壓力和自身認識的調查分析[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9,26(19):29-31,77.
[6]Ozen Kulakac, Ilkay Arslan, Gülten Sucu Dag, Chad OLynn.Faculty experiences with rapid integration of male nursing students within a patriarchal societal context[J].Nurse Education Today, 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