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瑋+朱鳳華+黃西妍



【摘要】文章對小學信息技術《演示文稿超鏈接》的教學任務進行了分析,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和學生的需要,在課程中采用任務驅動法,設計了該課堂教學案例,具體展示了其教學設計的過程和設計特點,為信息技術教學提供了有效途徑。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任務驅動法;《演示文稿超鏈接》;教學設計
一、引言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計算機知識受到人們的普遍重視,簡單的信息技術知識已經成為小學生必須要掌握的技能之一。在計算機課程教學活動中,任務驅動法是建立在建構主義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方法,它以具體任務為學習主線,任務中包含知識要點,可以使學生在執行任務時,掌握其中所包含的知識和技能,從而達到學習的最終目的[1]。演示文稿超鏈接是小學信息技術的重要內容,在實際生活中有著廣泛作用。本文以《演示文稿超鏈接》為例進行課堂教學設計,采用任務驅動法這種教學模式,設計出與信息技術教材知識和技巧相關的演示文稿任務,并圍繞演示文稿任務的開展,完成一系列的教學實踐活動。
二、教學內容分析
(一)教材內容
本節課選用的是人教版《信息技術》五年級上冊第15課“演示流程我控制”的內容。本課內容主要包括兩個部分:1.學會設置各種超鏈接;2.掌握創建動作按鈕的操作。
(二)地位及作用
在前面的章節學習中,學生已經學會了編輯演示文稿,學會了插入圖片、文本框、自選圖形等操作。本節課的內容是在之前操作的基礎上的進一步深化,是演示文稿教學中的關鍵部分,操作性能強,趣味性強,實用性強。超鏈接的插入與設置的掌握,不僅為熟練實現演示文稿信息交互打下了良好基礎,同時本課內容是本學期的最后一節,是對本學期的知識進行鞏固與整合的章節。
三、學情分析
(一)知識起點
學生從三年級開始學習超鏈接,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計算機知識和操作技能,具備了一定的信息素養。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經初步學會了制作圖文并茂的演示文稿,但是對幻燈片跳轉并不熟悉。
(二)學習風格
小學五年級學生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好奇心強,同時又有一定的動手能力和自學能力。在前面的學習中,學生對修飾完善自己創作的演示文稿有很高的熱情。
四、教學目標分析
(一)知識與技能
能給文本和圖片設置各種超鏈接實現幻燈片之間的跳轉,包括到幻燈片的超鏈接、到其他文件的超鏈接、到網站和電子郵箱的超鏈接;創建動作按鈕,能給動作按鈕創建超鏈接。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插入超鏈接,制作實現自由跳轉的多媒體演示文稿;通過超鏈接的設置,讓學生初步掌握獲取交互式信息的方法。
(三)情感與價值觀
通過動手實踐,感受到信息交互的便捷性,提高綜合信息素養;通過制作有關南昌景點的幻燈片,進一步了解南昌的人文風貌,激發學習興趣。
五、教學重、難點
第一,教學重點。給文本和圖片設置超鏈接。
第二,教學難點。演示文稿動作按鈕的設置方法。
第三,解決方法。選取“南昌旅游景點”充當小導游事例,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完成小導游角色任務中,以學生對演示文稿掌握為基準,借助任務驅動法,通過教師的詳細演示,學生的反復實踐、任務完成來學習設計超鏈接的基本操作方法。在此基礎上,通過范例的展示,自然過渡到動作按鈕的設置,在小組任務的完成中完成動作按鈕設置這一難點的突破。
六、教學策略與方法
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應該是學生自主探索發現知識的教學。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非常注重學習實踐能力培養的課程。將任務驅動法應用到當前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既能讓教學過程更加生動有趣,也能幫助學生從實踐中產生對于信息技術這門課程的學習興趣[2]。為此,我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采用直觀演示法、講述法、任務探究法等教學方法,進行引導性的講解后,提出任務,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實踐操作、合作學習等方法獲取知識,鼓勵學生大膽操作實踐,讓學生通過成功的作品,體驗摘到“桃子”后的成就感,進一步激發他們強烈的創作欲望。本節課重點采用任務驅動法來展開。
第一,結合小學生學習特點和本課教學重點要求,通過創設與現實生活相關的情境,導入本課重點知識超鏈接;
第二,教師示范超鏈接操作,學生能夠清晰掌握設置幻燈片超鏈接的方法;
第三,通過教師布置任務1、2(設置到其他文件的超鏈接;設置到網站和電子郵箱的超鏈接),學生自主探究,進一步鞏固超鏈接在演示文稿的應用;
第四,結合“以學為中心”的教學要求,教師布置任務3(設置動作按鈕),學生合作完成任務,在互幫互助中總結規律技巧。
七、教學過程
八、教學評價
信息技術課程新課標要求凸顯學習過程的評價。為了更好地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有效的評價,設計學生課堂學習評價表(如表2所示),評價內容貫穿整個課堂,學生的所有任務都是評價的指標,同時對信息素養的評價也是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重要要求之一;在評價主體方面也實施多元主體評價,既有自評與互評,也有師評。
九、結語
作為一名信息技術課程教師,除了要教給學生書本上的知識與技能,更重要的是將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當中,并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信息素養能力。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采用任務驅動法這種教學模式,設計出與教材知識和技巧相關的任務,并圍繞任務開展和完成一系列教學實踐活動,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的有效途徑[3]。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任務驅動教學法,提高信息技術教學質量,為日后其他學科更好地采用任務驅動法教學模式提供了參考意見。
【參考文獻】
[1]李素娥.任務驅動法教學中的任務設計初探[J].電腦知識與技術,2009,5(21):5977-5978.
[2]黃錚.任務驅動法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教研論叢,2016(05):64.
[3]王婧.任務驅動法在計算機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計算機教育,2011(08):51-5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