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寧

【摘要】大學英語改革一直是教育部和各高校教學改革的重點。然而,大學生入學時英語聽說運用水平普遍較低,大多數畢業生所從事的工作性質又要求他們具備較高的英語聽說能力。該研究試圖通過討論微信移動學習環境下的自主聽說學習模式,為大學生提供靈活有效的移動語言自主學習新方案。
【關鍵詞】微信移動學習環境;大學英語聽說自主學習;優勢;局限性
一、研究背景
移動學習研究始于20世紀90年代末期,自產生以來就快速發展,目前已經走出“嬰兒期”,成為一個正在走向成熟的發展領域(Pachler, 2007)。移動學習方式尤其適合語言學習,在較早開展的移動學習項目中,就有進行語言學習的項目(Listserv,2012)。由于語言學習的復雜性,移動語言學習研究比整個移動學習研究進展慢一些,但現在也已經成為獨立于傳統語言學習及計算機輔助語言學習的研究領域(Shield and Kukulska-Hulme,2008)。
移動語言學習的理論基礎為社會文化理論。語言學習者跟他們所處的社會、文化環境有著直接的聯系,語言學習不只是一個認知的過程,同時還是一個交往的過程,因此,它發生在社會個體相互交流的過程中。學習者在此過程中產生認知結構的同化和順應,促進新舊知識的整合,完成對新知識的構建。在以學生為中心的合作學習中,離不開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可通過創設情境,提供信息資源,組織合作學習,指導研究型學習以及設計自主學習策略等來發揮主導作用,進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主體作用。語言學習輸入理論認為,語言習得有賴于大量的有效語言輸入,其有效性體現在語言輸入的趣味性、關聯性和可理解性等方面(何克抗,2009)。
二、中國大學生英語聽說學習的現狀
許多調查表明,中國大學生目前最需要提高的是聽說能力。蔡基剛(2010)通過對全國8個省市3所本科院校的大學生進行調查發現,學生對聽說有著強烈的學習需求,而這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首先,從學生角度出發,在高考的指揮棒下,學生在中學階段接受的聽說訓練相對較少,因此他們迫切希望在大學提高聽說能力,能夠用英語來進行實際交流。而從使用上看,聽說能力強的畢業生比較受高薪外企的歡迎。從心理上看,流利的口語能夠滿足一個人語言學習的自豪感和滿足感。
其次,從大學聽說教學的角度出發,教學方式過于單一,教材陳舊,教學資源更新滯后,教師主要是通過多媒體播放聽力音頻,學生邊聽邊練的形式展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通過電腦播放聽力,學生在課本上答題,授課方式限制了師生互動,無法滿足學生的口語練習學習需求,聽說教學逐步走向“聾子英語”和“啞巴英語”(蔡基剛,2012)。
另外,大學英語的課程體系存在“一刀切”的問題。大學生入學時英語水平參差不齊,不同地域的學生在讀寫和聽說方面各有劣勢和優勢,尤其是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差別較為明顯。在這種情況下,課堂教學難以做到差異化教學,而課外的自主學習又缺乏對學生分層次、有針對性的有效指導。
三、微信移動學習環境在大學英語聽說自主學習中的優勢
自主學習和移動學習符合《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將成為我國高校英語教學改革的主要方向。現代教學越來越提倡自主學習,目的就是讓學生在自主教育的氛圍內,不斷激發學習潛能,更好地進行創造性的學習。
而微信作為目前中國大學生最為依賴的社交應用,不僅能整合手機通訊錄、QQ 好友于一體,具備快速發送多媒體信息、聊天、群發等功能,而且是基于用戶專屬性很高的移動設備的通訊媒介,因此在移動語言學習中具備便攜性和實時師生互動特點,對于耗時較多的聽力學習可謂潛力巨大。
第一,2016年底國內移動社交軟件用戶規模達6億,微信國內用戶數超過5.4億,并且普遍流行于大學生群體中。通過微信向學生提供聽力資源無須額外添加軟件,大幅度降低了推廣難度。另外,學生進入學習平臺無須注冊用戶名,接入時間短,符合碎片化學習的快速接入需求。所以,使用微信搭建學習空間,可行性強,接入方便,系統安全,開發成本低,有助于引導學生進入自主學習模式,并借此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和學習興趣。
第二,在現有的互聯網和教學聽力資源基礎上,根據學生的移動學習需求,對資源進行抽取,轉碼,整合,然后再推送至微信公眾平臺。這種資源處理方式既充分利用了現有資源,又有利于向學生提供多樣化的聽力材料。在材料中增加學習過程控制、內容交互和學習評價等模塊,實現學習空間整體化,幫助學生根據實際學習需求靈活選擇學習內容的同時完成知識內化。
第三,微信移動學習環境有利于實現協作學習。在傳統的師生縱向交互基礎上,微信學習平臺還可以實現師生之間的混合式交互和學生之間的縱向交互,加強學生與教師、學生之間、教師之間的互動。教師不再單純地通過音頻和視頻播放灌輸知識,而是通過討論,協助學生解決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實現協作學習。
第四,微信學習平臺有助于學生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學生在公眾學習平臺中了解學習任務、學習記錄和討論話題,獲取自己需要的個性化聽力資源,可以隨意設計自己的學習過程,還可以將內容轉發給他人,或者發至學習群組進行討論等。教師在平臺中可詳盡了解學生對內容的學習情況,關注學習難點,然后在學習群組中進行針對性的講解和輔導。
四、微信移動學習環境在大學英語聽說自主學習中的局限性
隨著移動學習相關研究的推進,關于其優勢的研究居多,然而,近期有國外學者通過研究移動學習用戶心理指出,移動設備作為學習媒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Mouza & Barrett-Greenly, 2015)。而中國學者也曾就移動學習的持續性進行深度研究,并提出影響移動學習持續性的技術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如圖1所示。因此,移動學習的順利完成需要通過整合聽力資源,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界面清晰易用,內容有趣,方可吸引學生進入學習,愿意接受移動學習,進而使之成為學習習慣。然而,目前只有極少數單位由專人負責更新和維護移動學習平臺,且大多數學習資源為傳統學習資源的直接拷貝,并沒有為適應移動學習做專門的優化和資源整合,導致學習趣味性低,難以做到真正吸引學生用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