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東+++郭能
【摘要】新課改倡導學生主動學習方式,化學學習動機對學生的學習結果影響很大。本研究在簡單介紹核心概念基礎上,在相關文獻研究基礎上選取了四個影響化學學習動機的因素:自編了初中生化學學習動機影響因素的問卷,通過化學學習動機及影響因素調查分析,提出了相應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化學學習動機 現狀調查 影響因素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8-0137-02
動機是個體積極學習和成長的一種先天的能力和傾向,是人內部所固有的屬性,只能被激發而不能被建立。隨著兒童年齡增長和外部環境的變化,學生的學習動機激發的能力也會發生變化,所以中學教師及時了解學生學習動機水平現狀,從而制定相應的教學策略來激發學習動機尤為重要。
1.核心概念與理論基礎
(1)學習動機和化學學習動機
動機是指促使個體從事某種活動的內在原因,即指引起個體活動、維持該活動并使該活動朝某一目標進行的內在原因。學習動機屬于行為動機中的一種,心理學家大部分用動機理論來說明學習的動力問題。
本研究采用王祖浩教授對化學學習動機的定義,“學生通過自我協調化學學習所需要的自身因素與學習行為的外在因素,從而激發與維持形成實現化學學習所需的動力因素。”
(2)學習動機的分類
根據學習動機的自發性和目的性,學習動機可以分為外在性動機和內在性動機。外在性動機是指由外界的誘因誘發產生的動機,如父母的獎勵、老師的獎懲、同伴的認可等外在因素誘發的,一般外在性動機的推動力較小。內在動機是主要由個體的內在心理因素轉化而來的動機,如自我實現感、責任心、求知欲等心理因素轉化得到的推動人們學習的內在性動機,一般來說內在性動機對學習的推動力度更大。
2.研究對象和假設
本研究的對象是武漢某大學附中初中學生。
3.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取的研究方法為文獻法和問卷調查法。本文在以往文獻的基礎上自編了量表,調查研究了初中學生化學學習動機的現狀以及影響因素。
4.化學學習動機和影響因素調查問卷的編制
(1)化學學習動機調查問卷
本文采用的是自編的問卷,分別調查了初中學生的化學學習動機現狀以及化學學習動機的影響因素,問卷通過前測進行信度和效度檢驗。本文根據目前心理學中最為認可的一種分類方法,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編寫了如下幾個方面內容問卷:①化學學習內容的趣味性;②課外讀物與化學有關程度;③對學習困難的態度;④對化學學科喜愛程度;⑤學習化學內在目的;⑥學習化學外在目的;是從內在性動機和外在性動機進行調查。
(2)化學學習動機影響因素調查問卷編制
5.調查問卷的實施及結果分析
(1)動機問卷的實施
共發放了226份問卷,回收了224份,回收率為99%,再除去沒有作答完整和明顯胡亂作答的,根據測謊項進一步進行剔除篩選,留下合格的樣本196份,有效率為87%。
問卷有兩部分的題目構成:化學學習動機調查以及化學學習動機影響因素調查,前者包括內部動機(A)、外部動機(B),后者包括四個影響因素:學科價值觀(C)、師生關系(D)、自我效能感(E)、成敗歸因(F)。
(2)動機問卷的信效度分析
信度是指測量結果的一致性、穩定性及可靠性,一般我們選用內部一致性來表示該測驗信度的高低,它主要反映的是題目之間的關系,表示測驗能夠測量相同內容或特質的程度。信度系數愈高即表示該測驗的結果愈一致、穩定與可靠。通過CronbachsAlpha檢驗,部分以及整體的CronbachsAlpha均大于0.7,可知問卷的信度是比較好的。
(3)初中生化學學習動機現狀分析
對化學學習動機在性別上是否存在差異。把性別作為因子,學習動機、外部動機和內部動機為因變量,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數據顯示,內部動機、外部動機以及學習動機的Sig值均大于0.01,即差異性不顯著,學生化學學習動機性別差異不明顯。
(4)初中生化學學習動機影響因素調查
參考的以往的文獻,我們選擇的因素應該是可以人為控制和調節的,分別是學科價值觀、師生關系、自我效能感和成敗歸因,根據每個因素的得分情況判斷各個因素的動機強度,據此提出提高化學學習動機的策略,各影響因素相關性分析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得出初中生化學學習動機與學科價值觀、自我效能感以及成敗歸因都表現出了顯著的線性相關;初中生化學學習動機內部動機與學科價值觀、師生關系、自我效能感及成敗歸因都表現出了顯著的線性相關;初中生化學學習動機外部動機與學科價值觀及自我效能感都表現出了顯著的線性相關,而與師生關系、成敗歸因的相關關系不顯著。
6.研究結論
(1)初中生化學學習學習動機現狀
該校學生們目前化學學習動機強度比較大,而且內部動機明顯高于外部動機。另外,男生女生化學學習動機總體的差異性并不明顯,在外在動機和內在動機兩方面也都沒有大的區別。
(2)初中生化學學習學習動機影響因素現狀
7.教學建議
(1)正確培養學生的成就動機
由于初中生情感發展和認知發展不平衡,教師盡量通過各種活動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化學學習的重要性,尤其是通過化學史對學士進行科學精神來培養學生的成就動機。
(2)增強學生的自我效能感
調查顯示學生自我效能感提升空間還有很大,教師在鼓勵差生進步的同時,激發每個學生的潛能;通過不斷鼓勵在化學知識學習中的進步表現,激發學生自我效能感。
(3)引導合理歸因
不同歸因會對學生學習動機產生作用不同,教師幫助學生能對失敗和成功形成正確歸因意識,建立合理歸因策略,能夠激發學生正向的學習動機。
(4)強化內部動機
教師可以布置有意義且不同的學習任務來強化內部動機,這些措施不但能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可以促進學生學習認知能力水平的提高。
(5)發揮教師期望的積極作用
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根據實驗有效證實了教師對學生能力或行為的信念會導致教師期望行為的發生,該研究數據也表明師生關系極大影響學生學習動機。如果教師對學生的期望值固定在某個水平上不變化,這種預期策略一定程度上就會限制學生更大的發展。所以教師應不斷調整期望,以便發揮其對學生學習動機的積極作用,努力避免期望對學生學習動機的消極影響。
參考文獻:
[1]于芳.城區重點高中學生化學學習動機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
[2]韓穎婷.高中生化學學習動機現狀的調查與對策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5.
[3]郭永玉,王偉主編.心理學導引[M].第一版.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4]王祖浩主編.化學教育心理學[M].第一版.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