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成厚
【摘要】在時代的迅速發展當中,我國的教育領域進行了多方面的創新和改革,不僅優化了基礎的教學模式,也采用了一些全新的教學方法,整體的教學效率有了相當大的提升。新課程理念與高中政治教學的實時融合,需要高中政治教學進行多方面的轉型和改革,形成全新的教學優勢,實現高質量的高中政治教學。本文主要對新課程理念與高中政治教學的實時融合策略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 高中政治 融合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7-0094-01
現階段,我國的教育領域進行了持續的優化,尤其是新課程改革的推動,直接使得國內的教育領域進行了多方面的教學轉型,實現全新的教育模式,整體的教學效率有了相當大的提升。高中政治教學也在這一過程中進行了實時的改革,不僅調整了基礎的教學模式,也對相應的教學理念進行了創新和完善。在新課程理念當中,學生的主體性是教師關注的主要內容,并且相應的教學策略需要根據當前教學的實際狀況而開展,給予學生充分的學習幫助和引導,使得一些復雜的學科問題可以變得簡單化,便于學生進行深層次的理解。同時,新課程理念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綜合,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提高相應的學科素養,將更多的知識內容實時地運用到生活當中,實現高中政治教學的現實價值。
一、高中政治教學的發展現狀
高中的思想政治課程,是與初中思想品德課和高校政治理論課相互銜接,與時事政策教育相互補充,與高中相關科目的教學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的一門學科,在其傳統的教學當中,往往更側重的知識理論教學,但是對于深層次的政治思想文化素質培育,則沒有實際的拓展。尤其是學生的素質培育,教師僅僅能夠帶領學生去更好地學習和認識一些基礎的知識,而相應的教學并沒有上升到學科思維、學科思想的高度,也沒有給予學生科學的方法。在新課改實施以來,我國的高中政治教學也跟隨著整體的趨勢進行了實時的改革,但是在改革的十余年來,可以明顯地發現,高中政治教學依舊存在著相當大的不足,許多所謂全新的教學方法,依舊有著我們所批判的以往傳統教學模式的影子,并且對于學生的學習要求也集中在知識能力的成長上。在這樣的狀況下,學生的政治思想培育難以合理有效的完成,僅僅能夠在一部分思想教育的過程中,得到一些簡單的思想感悟,相應的學習效率十分低下。
二、尊重學生的主體性,給予學生充分的學習空間
在高中政治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教師應當遵循新課程理念的基礎要求,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給予學生充分的學習空間,鼓勵他們大膽地進行學科內容探究,并在探究的過程中得到一定的思想認知與啟發。同時,教師應當從學生的角度進行綜合考慮和研究,逐步推動當前教育的健全化發展。在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不能僅僅給予學生幾分鐘的課堂時間,否則難以產生相應的探究效果。并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得出來的認知,往往具有很大的不同,并且存在一些錯誤的觀念和理論,教師在實際的引導過程中,應當尊重學生的主體性,不能一味地否定學生的認知,轉而給予其科學的引導,幫助學生自己得出相應的學習認知。
比如,在學習必修一當中《神奇的貨幣》時,學生本身對于這部分內容有著很強的學習興趣,而且渴望研究這些神奇的貨幣。教師便可以給予學生相應的探究空間,鼓勵學生對章節當中的內容進行實時的研究。同時,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為了實時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應當進行實時的教學引導,教師可以給學生設置一些合理的問題,如一般等價物與貨幣之前的聯系是什么?所有的一般等價物是否都可以成為貨幣?如果不能,那什么樣的一般等價物才能成為貨幣呢?貨幣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體現了其什么樣的性質。通過這些問題的引導,學生能夠迅速提高對貨幣的認知,實際的學習也變得相當科學。
三、理論結合實際,注重高中政治思想內容的現實價值
新課程理念是我國教育領域改革發展的產物之一,其十分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并且要求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需要認識到教學內容與生活之間的聯系,然后對這種聯系進行深層次的研究和拓展,盡可能保證理論結合實際,使得學生的學習不再拘泥于課本知識的學習上,轉而變得較為有趣,整體的教學價值也會明顯地凸顯出來。高中政治學科本身這一點特點更加明顯。教師在新時期的教學過程中,應當積極探索高中政治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切實認識到高中政治學科內容的現實價值和意義,并與學生進行積極的討論,促使學生能夠產生相應的感知,掌握更加明確的學科知識和思想。同時,教師在尋求熱點話題的過程中,應當充分了解當前學生關注的熱點話題,如果將這部分內容添加到整個課堂的教學當中,不僅會使得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有趣,而且也會推動整個教學的順利開展,很多枯燥乏味的學科知識也有了現實生活事例為依據,整體的說服力變得相當高。
比如,在學習《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時候,傳統的教學當時都是直接的知識理論教學,并沒有實際的現實意義,在新時期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進行積極的案例討論,選擇一些國際社會上的和平問題,提出來讓學生進行實時的研究和探討。如《戰狼2》本身屬于主旋律的電影,其中所涉及到的非洲一部分國家動蕩,更是直接反映了世界的和平問題仍舊不容小覷,需要得到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而教師可以將相關的片段播放到多媒體設備上,使得學生能夠產生直接的認識。在觀看完視頻片段以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各抒己見,將相關的看法實時地表達出來,然后進行科學的討論。同時,教師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也可以與課文當中的內容進行充分的聯系,使得學生能夠產生直接的思想認知,相應的學習也會變得更加合理有效。
四、多種方法共同培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在新時期的高中政治教學當中,新課程理念屬于十分基礎的理念內容,而對于這一理念的實踐,需要通過多種方法進行實時的政治教學培育,尤其是學生的綜合素質,需要進行科學的強化。新課程理念提出,新課改后的教學學科,需要多方面地培育學生綜合素質,但是現階段的狀況卻是高中政治教學僅僅關注學生的知識教育,并沒有實際的綜合素質培育,導致學生的思想素質提升過于局限。為了改變這樣的狀況,教師應當積極采用多種方法進行共同培育,使得高中政治課堂變得多樣化,能夠實時滿足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同時,教師需要根據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的障礙,進行科學的分層教育,采取針對性的方法進行教育。
比如,在開展《我們的中華文化》教學過程中,可以學習一些中國的思想文化,如道家、佛家、儒家的不同思想觀念,接著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對這些文化思想的傳承和發展進行實時的討論,并以小組的形式展示相應的結果,進而使得學生能夠直觀地感受到中華文化思想的魅力,實際的學習效率也能夠得到全面有效的提升。
在新時期的高中政治教學發展過程中,教師必然需要跟隨學科的實時改革,根據新課程理念的主體內容,進行多方面的教學優化,逐步使得整個教學體系更加健全有效,能夠滿足當前高中政治教學的綜合素質培育要求。
參考文獻:
[1]白英麗.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主體性的培養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2
[2]張春梅.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學生主體地位的研究[D]. 蘇州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