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麗
摘 要:韓語雖然是一門小語種,但和其他外語的學習一樣,在教學方面也存在著問題。本文主要針對初學者在韓語學習過程中面臨的發音(尤其是音變方面)的一些困惑提出一些個人的看法及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韓國語;音變;措施
從事中職韓語教學已經八年了,這八年里從學生中反饋來的關于在發音階段遇到的一些問題我想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在韓語發音(即字母)學習結束之后我們必須給學生講授的就是關于音變的知識。
一、 元音音變知識
研究元音音變我們主要涉及三個方面:元音和諧,元音脫落,元音合成。所謂元音和諧是指一個詞的各音節間或是詞和詞尾之間必須是同一系列的元音連接這種現象稱為元音和諧。簡言之我們所說的陽性元音“元音音變知識較為簡單對學生而言也比較好理解。只要在平時閱讀時加強訓練就可以掌握了。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不難發現很少學生不會使用元音音變或出現大面積的使用錯誤的情況。本身和元音發音簡單有關。同時這個語音知識從整體上來說不會改變整個單詞的發音,因此對于初學者來說并不是太難掌握的。
二、 輔音音變知識
韓語的音變多數發生在韻尾部分。因為韻尾是由輔音構成,所以也稱之為“輔音音變”。輔音音變種類繁多,變化復雜但每一種音變又是有規律可循的。因此只要根據規律輔音音變也不難。關于輔音音變主要包括七種:連音、腭音化、輔音同化、送氣化、緊音化、韻尾脫落、添加音。下面我將這七種輔音音變知識進行簡單的講解。
以上都是關于韓語中音變的相關知識,音變知識的掌握情況對于學生而言是很重要的一個部分。因為它的好壞正確與否直接關系著交流問題,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意思并且能得到正確地回應,發音要準,而“準”有一部分就是來源于是否能靈活運用我們所學的音變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