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秀鳴
摘 要: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對素質教育在小學科目教學中的實現有了進一步的要求。本文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個性化教學的方向和應用要點進行分析,為個性化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提供資料參考。
關鍵詞:個性化教學;小學語文;方向;策略
實現小學語文的個性化教學,是教師完成新一輪課程改革任務的有效途徑,但教師在個性化語文教學的改革與實踐中,普遍存在對個性化教學的理念和應用方式理解不當,影響了個性化教學在小學語文科目教學中效用的發揮。
一、 小學語文個性化教學的主要方向
(一) 小學語文的個性化教學,需要構建知識和生活實踐之間的聯系
語言表達能力、閱讀能力、語言習得能力有了明確的要求,并以知識、技能、情感和價值觀作為靶向教育目標。在這一教學背景下,教師必須構建知識和生活實踐之間的聯系,才能激發學生的生活經驗,與語文知識教學相輔相成,實現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因此,當前的小學語文個性化教學中,在課堂上靈活地引用生活實踐,提高語文教學的生活化,成為個性化教學開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二) 關注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教師的教學方式要適應學生學習方式
以生為本,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指導思想。生本教學思想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徹底顛覆了應試教育的語文教學思想和模式,也對教師的課堂教學應變能力和教學設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個性化生本課堂中,教師必須從授課者過渡到教學引導者,通過靈活的運用教學方法與策略,關注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個性化問題,并采用循循善誘的方式,引導學生沿著教師的教學設計完成學習任務,這也是個性化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的要求之一。
(三) 教師要善于對課程知識深加工
不同的地區,由于自然氣候和風土人情不同,有著比較鮮明的區域文化差別。語文作為扎根于文化的特殊科目,在教學中也需要與區域文化相融合。只有實現語文教學與區域文化的融合,才能有效提高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的聯系,才能讓學生在生活中將語文課上獲得的感悟、體驗和知識應用于實踐。因此,小學語文的個性化教學另外一個方向,是要求教師能夠以區域文化和風土人情為參考,適當的對課程知識深加工,使其更加符合學生的生活環境,從而實現本土化教學。
二、 小學語文個性化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 關注生活中的語言習得
語文科目來源于生活,也應用于生活。在個性化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對生活化教學素材和資源的應用,通過創建生活化教學場景,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獲得情感體驗。只有如此,才能強化語文和生活的關系,才能讓學生在語文知識的學習中,得到語文應用能力的提高。將生活化素材大量地應用于語文科目教學,也能夠使學生更加關注生活中的語言習得,從而使學生從生活中學習語文,并將語文知識應用于生活。
例如,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教師要將教材中給出的寫作素材和資料生活化。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對于作文的主題,教師可以用手機、攝像機等便攜設備,在課下錄制生活視頻,并將該視頻作為情境創設資源,應用于課堂中。學生通過生活化場景的觀看和回憶,能夠有效激發學生曾經相似情境的情感體驗,并將其在作文中表達出來。這種教學方式,正是生活中語言習得,提高學生作文能力的有效例證。
(二) 整合多樣教學方法,關注學生心理發展規律
在小學語文個性化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培養自己的教學智慧。只有這樣,才能靈活地應對課堂中不同學生所提出的不同問題,并將學生的思考和學習引導到正確的軌道上。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能夠靈活地運用情景教學法、案例教學法、討論教學法等教學方法,并善于觀察和理解學生,能夠充分掌握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心理發展規律,從學生的角度對待教學設計,以學生的角度解決學生學習所遇到的問題。這有助于實現語文教學中素質教育的實現,并幫助教師完成新課程改革的教學任務。
例如,在個性化小學語文教學中,慕課可以作為優秀的教學載體,來幫助教師構建靈活性更高的教學課堂。慕課是以網絡化的開放教育為基礎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慕課的使用,可以拓展課堂教學廣度,而慕課在課下輔導中的應用,可以實現對尖子生的能力拓展輔導。翻轉教學同樣適用于小學語文個性化教學,翻轉教學同樣能夠實現對課堂教學廣度的拓展,從而使更多的課堂時間應用在師生和生生間的問題探究上。
(三) 關注個性的精神養成
不同的學生,由于生活經歷不同,生活環境不同,其在語文課文學習中,所獲的情感體驗也有差別。學生學習中的差別,是學生個性化精神的具體體現。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學生的個性化精神是受抑制的,這也正是在應試教育背景下,學生的潛能無法激發的關鍵。在小學語文個性化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化養成,尊重學生對課文和內容的自我理解,保護學生的個性化精神養成,從而實現對學生個性化發展的保護,激發學生的潛力。
綜上所述,個性化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符合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的要求。教師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一定要重視個性化教學的作用和應用,采取正確的方法和策略,不斷提高課堂教學靈活度,實現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臧影.小學語文個性化教學探究[J].當代教研論叢,2014(6):56-56.
[2] 劉秋菊.小學語文個性化教學初探[J].東方教育,2013(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