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鳳+高園園+宋永亮
【摘要】新課改下,傳統數學課堂以板書和說教為主的教學形式失去生存空間,引入現代信息技術,促進初中數學課堂的現代化發展,既能夠有效豐富數學教學手段,也能夠激活學生的數學興趣,使數學教學做到事半而功倍,打造真正的高效課堂。本文在分析新課改下初中數學課堂信息化建設意義的基礎上,探討了實現數學課堂信息化發展的具體思路。
【關鍵詞】新課改 信息技術 初中數學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7-0155-01
1.引言
新課改的深入推行推動了初中數學教學的變革和發展,傳統的以板書和說教為主的教學形式逐漸失去生存空間。順應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初中數學應該積極打造屬于自己的現代化課堂,通過對現代信息技術的有效應用,為數學課堂注入趣味和活力,為數學知識教學降低難度,從而將數學課堂打造成獨具特色的高效課堂。
2.新課改下初中數學課堂信息化建設的意義
初中生的思維發展特點正處于由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而初中數學知識開始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對于抽象思維能力還不是很強的初中生而言,具有一定的學習難度。初中生由于在抽象思維能力方面的不足,空間想象能力也會比較欠缺,建設信息化初中數學課堂,通過對現代信息手段的有效運用,能夠較好地突破當前初中數學教學效率低下的困境。
現代信息技術通過其有“聲”有“色”的表現手段是對傳統的說教和板書為主教學模式的有效革新,為“死氣沉沉”的數學課堂注入了新鮮活力,有利于高度集中學生注意力,為數學知識的傳授奠定興趣基礎。通過現代信息技術豐富的表現手段(圖片、視頻、動畫)和獨特的表現技巧(回放、動態演示),很多數學知識能夠脫去其抽象的“外衣”,以直觀形象的方式出現在學生面前,從而有效降低學習難度。
3.新課改下初中數學課堂信息化建設的具體思路
3.1 信息生成興趣,打造初中趣味數學課堂
初中數學傳統課堂是以教師主導、課堂授課、板書教學為特色的靜態教學模式,現代信息技術有效地打破了這種暮氣沉沉的教學局面,在融入趣味性的同時巧妙地激活了教學手段,使初中數學課堂展現出其應有的教學魅力。現代信息技術使相對靜態的傳統課堂演變為學生更感興趣的動態課堂,其并不是對圖片、聲音、視頻等信息元素的簡單累加,而是融入游戲教學、故事教學等方法,打造一個生動的、趣味性的教學情境,以現代生成興趣,充分利用初中生比較好動、好玩、好奇的心理特征,打造趣味數學課堂,充分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通過信息技術演示,學生會發現原本無聊單調的數學知識在生活中有著非常多直觀有趣的體現,進而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3.2信息演示具體,降低初中數學教學難度
通過現代信息技術教學手段,利用其演示抽象的數學知識,化抽象為具體,將原本不容易理解的數學知識層層抽絲剝繭,從而引導學生以清晰和富有層次的思維解析數學知識。不僅能夠極大地提升學生興趣,還有效降低了教學難度,順應他們的認知能力,讓數學知識像一塊磁石一樣牢牢地吸住他們的注意力。因此,教師要在初中數學課堂上善用和巧用現代教學手段,消除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距離感。教師還可以運用動態演示功能進一步強化學生的感性認知,在進行幾何圖形教學時,不斷變化線段方向和位置,從而使得幾何的教學難點淡化。
3.3 信息促進高效,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
現代信息技術教學手段在初中數學課堂上的主要優勢集中表現為形象、直觀、生動,能夠將教學內容豐富地展現出來,在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觀察是思維的基礎,是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前提。在教學中還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呈現學生喜歡的音樂和環境,為他們營造一個更加輕松的學習和思考環境。在這樣的和諧課堂氛圍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高,思維更加活躍,教學的重點、難點也更容易突破和掌握。學生在吃透所學知識后,思維的廣度和深度也會不斷增加,傳統教學手段下難以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問題也將獲得較好解決。
4.結語
新課改下,初中數學課堂應逐步擺脫傳統課堂單調、枯燥的教學模式,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摒棄傳統的知識灌輸式的教學方法。通過對現代信息技術教學手段的巧妙運用,以信息生成興趣,以信息演示具體,最終以信息促進高效,打造每一個初中生喜聞樂見的高效數學課堂。
參考文獻:
[1]汪海忠.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探究[J].才智,2015(22):74-75.
[2]劉贊.信息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的思考[J].文理導航, 2014(35):24-25.
[3]馬向前.新課改下初中數學教學中信息應用的思考[J].山西青年,2013(12):96-9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