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秀
摘 要: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是新課改教學體系的重點內容,如何提高閱讀課堂教學效果,切合閱讀教學標準是初中語文教師的當務之急。主體教學以深化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為宗旨,教師要深入分析、運用主體教學策略,提高閱讀課堂教學水平。下面,我將結合課文《孔乙己》教學實例談談如何有效運用主體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主體教學
在傳統語文閱讀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師總是強調自身在課堂中的主導性教學地位,過于注重自身對學生的引導與控制,導致學生學習氛圍機械化,缺乏一定的閱讀想象探究能力。在新課改教學背景下,深化學生閱讀課堂主體地位是語文教師的首要教學任務。教師應當深入學習主體課堂教學模式,結合閱讀內容優化課程建設體系,充分提高學生們的閱讀學習能力。
一、 課前學生主體預讀
隨著初中語文教材的閱讀題材內容難度越來越高,教師要想在既定教學時間內完成教學導學案要求,提高教學效率,就一定要充分組織學生進行課前主體預讀,讓學生們在預讀過程中了解作者生平經歷、寫作背景以及故事題材背景和大致內容,這樣才能夠改進傳統語文閱讀教學模式,優化學生的閱讀學習步驟體系,使得學生在課堂學習前充分認識《孔乙己》一文敘述內容。
比如,在課前準備環節我安排學生們進行預讀,給予學生充分的主體閱讀學習空間,讓學生們通過相應閱讀導學案來了解《孔乙己》一文作者魯迅的生平經歷與寫作背景,理解魯迅作為現代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革命家和思想家,是在什么樣的社會形態與發展趨勢下做到“棄醫從文”并鞭撻社會精神風貌的。同時,我還安排學生閱讀導學案中的文章寫作背景,使其大致了解新文化運動的綱領與運動精神,以及新文化精神與孔孟之道這一不同時代產物發生碰撞所帶來的影響,由此大致理清文章寫作線索,在文章學習過程中能夠快速進入主題,提高學習效率。
二、 引導學生提問,創設問題主體型閱讀課堂
眾所周知,在傳統語文閱讀教學模式中教師總是注重自身對課堂提問環節的把控能力,這一教學思維往往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低下、教學模式單一,學生在閱讀學習過程中所產生的問題不能得到有效解決,因此教師應當在主體教學模式中重視學生主動提問,創設問題主體空間,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所產生的問題與疑問能夠得到有效解決,如此才能充分貫徹素質教育主體教學理念,徹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課堂教學質量。
在《孔乙己》一文教學過程中,我給學生們創設問題答疑環節,讓學生們將自己所不理解的字詞問題列舉出來進行統一答疑。有的學生對“嘮叨(lāo dǎo)、羼水(chàn)、筆硯(yàn)、頹唐(tuí)、附和(hè)、不屑置辯(xiè)、咸亨酒店(hēng)、葷菜(hūn)、惋惜(wǎn)、闊綽(chuò)”等字音存在理解困難,有的學生在形似字辨析內容如“渡:(dù)渡口、踱:(duó)踱步、鍍:(dù)鍍金、抵:(dǐ)大抵、砥:(dǐ)坦蕩如砥”學習過程不能有效區分字音字形。通過提問環節,原本教學案中所未出現的字音字形被列舉出來,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所發現的問題得到了充分解決,不僅有利于學生理解整篇文章大意,更有利于教師推進閱讀主體教學,以學生問題為主線索打造問題主體性閱讀課堂。
三、 學生講解內容,課堂互動討論
新型語文閱讀課堂教學模式不應以教師教學為主,為了切合素質教育理念,培養學生們的綜合閱讀素質,教師應當創設主體空間,讓學生們能夠講解自身對閱讀內容的看法與觀點,以此深化學生閱讀課堂主體地位。同時,為了促進語文閱讀課堂體系的科學化發展,教師可組織互動討論環節,與學生共同討論學生的閱讀看法與觀點,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獲得一定的閱讀觀點表達空間,還能夠通過討論來給予客觀評價,產生閱讀共鳴。
比如,在《孔乙己》一文第4~9小節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先朗讀每一段內容,組織其進行5分鐘的閱讀討論,討論哪些句子能夠明顯表達出“孔乙己”的特殊身份,并講述原因、談談該局在整個自然段中的作用。有的學生認為“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一句強烈表達出“孔乙己”的特殊身份。“站著喝酒”與“穿長衫”形成鮮明對比,不僅表現出孔乙己的貧窮,又體現出其“硬擺書生架子”的性格特征,“唯一”一詞更是點睛之筆,突出了孔乙己這一故事人物的特殊性。接著,我就“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一句在文章中的作用組織課堂發言討論環節,讓學生們發散閱讀思維,發表自身獨特觀點。有的學生從形象描寫角度出發,認為該句生動描繪了“孔乙己”的人物形象,為讀者提供了視覺支撐;而有的學生從社會矛盾角度出發,認為該句深入體現了社會階級分層與壓迫及其與思想性格之間的鮮明沖突,在思想層次上充分突出了“孔乙己”既不屬于上層統治階級又不愿與普通勞動人民為伍的獨特思想,從而為之后孔乙己的人生遭遇作了良好鋪墊。
由此可見,教師引導學生在課堂上表達自身觀點有利于學生閱讀思維的培養與發散,有利于創設主體閱讀空間,提高新課改教學背景下語文閱讀課堂的教學效率,更有利于深化學生主動探究的閱讀素養。
當前初中語文閱讀課堂教學模式單一,學生在閱讀課堂中學習被動性明顯,導致其閱讀積極性與探究性受挫。因此,語文教師要重視學生主體在語文課堂中的深化與發展,切實考慮學生在語文閱讀過程中的學習需求,從而有效推動閱讀課堂教學質量向更高層次發展。
參考文獻:
[1]蘇亞平.構建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少教多學”模式的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4,32:23+1.
[2]史振泉,韓克思.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3,31:9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