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繼清
摘 要:初中生的身體在一個學生的在校生涯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從小學步入初中,孩子們的身體恰好處在快速成長的階段,在這一時期為孩子們的身體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是每一位體育教師的責任,但傳統的體育教學則是以應試教育為主,新的體育教育理念并未完全形成,所以,創新體育教學方式是初中體育教育的必由之路,也給了處于身體快速成長中的初中學生一個體育鍛煉的良好氛圍。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育;創新
一、 我國初中體育教育現狀
小學體育課基本上以娛樂為主,或者說是以體育游戲的娛樂為主,一個是為了鍛煉孩子們的身體健康,另一個是讓孩子們培養初步的體育認知。到了初中,體育課程就不僅僅是娛樂,側重點則應該放在鍛煉身體素質上,同時還要讓中學生們對體育有基本的理論性認識,讓中學生們對體育精神、體育文化和體育傳承有初步的了解。傳統的中學體育課程,是以課堂體育活動為主,包括體育教師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體育項目:籃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等,還有就是體育教師帶領學生做一些體操動作,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動作要領,最終體育成績的考核并不會嚴格計入期末總成績的考核之中。
我國應試教育的特點就是一切以考試成績為主,而初中體育課程在其中顯得并不是很重要,這不是說初中體育教育的進步,而是初中體育教育在應試教育制度之外,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在這個基礎上,初中體育課堂的目的便發生了混淆,以緩解學生壓力為目的的體育教育并不是成功的體育教育理念,在這種教育理念下,體育課變成了可有可無的課程,體育課也成了學生得過且過的課堂。相對于西方國家,我國的國民身體素質本身就偏低,這和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接受到的體育教育密不可分。美國中學生的體育教育是每所學校重點的教育項目之一,是其他教育的基礎,這便培養了美國中學生身體健康是進行一切活動的基本的意識,而中國中學生體育教育理念則模糊不清,這對學生的全面發展起到了阻礙的作用。
二、 我國初中體育課堂的不足之處
近些年來,國家對應試教育的缺陷已經越來越重視,在一步步調查、統計、改革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正在逐步深入每一位教師的內心。同樣,體育教育理念也在不斷發生著改變,迄今為止,我國初中體育教學理念已經有了長足的發展,但體育課堂的不足之處也是顯而易見的。
(一) 學生缺乏參與體育課堂的主動性
初中體育課堂的主體和客體認知有錯誤,課堂的主體應該是學生,體育教師則是課堂的指引者。而現實中,體育教師作為課堂的主體,從課堂開始便一直主導著整堂課的走向,老師教什么,學生就學什么,老師說什么,學生就聽什么,這樣刻板的教學模式束縛了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面對體育課堂時缺乏活力,久而久之,學生便失去了對體育課堂、體育教育的興趣,學生們喜歡的只會是體育課堂上輕松的氛圍和期末考核時可有可無的輕松感。體育課堂沒有嚴格的主客體之分,但并不代表體育課堂沒有主、客體之分,只有讓學生逐步成為體育課堂的主體,才不會讓學生喪失參與體育課堂的主動性。
(二)體育課堂教學形式單一
對學生而言,中學時代是身體成長的關鍵期,同樣的,中學時代的體育教育則應該是先進的,標準的,嚴格的。體育課堂不但要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還應該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觀,養成學生喜歡參加體育活動的習慣。無論在教育理念還是在教學形式上,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卻并沒有在這一個方向上發展,就拿教學形式來說,初中體育課堂教學形式單一,要么老師在講,要么學生在玩,師生之間很難形成有效地互動,這就降低了學生對體育課堂所學知識的理解程度。許多情況下,體育課堂就沒有實質性的內容設定,體育課堂反倒成了學生活動的課堂,學生喜歡的就成了體育課堂上自由活動的時間,而對于真正的體育理論知識、基本的體育技能都缺乏了解或沒有興趣去了解,這與體育課堂本身設定的目的和意義便發生了偏離,那體育課堂的教學任務更無從談起了。
(三) 教師職業素質和執業水平較低
教師的職業素質直接決定了教學內容的質量,教師的執業水平關乎著學生能否接受、理解和探索知識的能力。在現實中,許多初中體育教師并沒有經過嚴格的由助教轉為教師這一道關鍵性步驟便直接上任。許多教師本身的體育理論知識并不全面,體育動作也不規范,這樣的教師教出來課堂實際效果可想而知。在某些體育項目上,老師的能力可以不如學生,但理論知識也不如學生,這就很難讓學生信服。而且,缺乏對體育教師的考核制度,正是因為沒有考核制度,體育教師便不會更新體育知識,學習新的體育技能,不愿去思考更好的教學方式,其教學水平始終停留在一個層面,這樣的體育教師很難勝任新時代下體育教師的崗位。
三、 初中體育教育的創新路徑
通過上面的描述我們看出,當下我國初中體育教育仍然存在諸多不合理之處,傳統的體育教育理念已經逐漸落后,教學模式也缺乏新的內容,體育教師的職業素質和執業水平也存在缺陷,那么,創新體育教育教學內容,樹立新的教育理念,更新教學模式便是目前體育教育的主要任務。
(一) 讓學生做課堂主體,提高學生參與度
以往的體育課堂中,主體是體育教師,學生只是被動接受的客體。新型教育理念提出讓學生作為課堂活動的主體,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激發學生學習課堂知識的興趣,讓學生對課堂內容除了了解之外還會進行探索。對于體育教育教學亦是如此,體育教學課堂開始的時候老師應該作為引導者,讓學生學習了基本的體育理論知識后,再讓學生自己組成實踐小組,讓學生自己去學習、鍛煉,老師在一旁加以輔導,這樣一來,學生便會養成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探索精神,那么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便會得到實質性的提高。
(二) 豐富體育課堂內容和表現形式
單一的課堂內容只會讓學生缺乏上課興趣,降低課堂效率,最終的教學目的也難以實現,因此,豐富課堂內容,創新教學形式是提高學生上課興趣的有效方式。傳統的體育課堂一般情況下是老師講學生聽,或者干脆老師不講,體育課堂直接進入自由活動的消遣課堂,要想改變這種方式,那就需要老師和學生的共同參與。比如,可以設置體育知識問答和探索這一課堂環節,讓本身就熱衷于某一體育項目的學生主動參與進來,然后讓他們帶領大家學習體育知識;再者,還可以在體育課堂上設置體育游戲,體育游戲除了娛樂的功能外,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競爭意識,體育教師則在旁邊以裁判的身份,為學生的體育活動提供一個專業、公平的鍛煉平臺。
(三) 清晰課堂目標,確保因材施教
體育教育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強健的體制,養成學生終身鍛煉的意識,除此之外,體育教學在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的過程中也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初中體育課堂的目標也就是體育教育的目標,在學生身體成長關鍵期的初中時代,體育課堂教學則顯得尤為重要,體育教學需要明確一學期的體育教學目標,詳細制定每一節課的教學任務,讓每一節體育課有實質性的意義。除此之外,一般的初中因為沒有設置專門的心理輔導課,而心理健康也是身體健康的一部分,所以,初中體育課堂也應該將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進去,體育教師也應該主動承擔起培養一個學生積極健康的心理的責任。
每個學生先天的身體素質不同,所以體育課堂考核標準也應該因人而異。體育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自身條件,為身體素質基本相同的學生制定出同一考核目標,進行階梯式考核,而不是一個標準去衡量所有學生的體育能力。
參考文獻:
[1] 張勇.新課改下體育舞蹈選項教學方法初探[J].新課程研究(中旬),2010,3(18):67-68.
[2] 陳隆.高校體育舞蹈選項課教學方法創新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旬),2013,1(14):75-76.
[3] 孫江濤,朱麗華.淺談高校體育舞蹈選項課對大學生健康水平發展的意義[J].當代體育科技,2013,15(8):15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