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慶
【摘要】近年來,我國的不少學校屢屢出現“教師毆打學生”和“學生毆打教師”等事件,有學生被教師毆打致傷、致殘甚至致死的;也有老師被學生撂倒在課堂上,造成重傷的……情節嚴重,性質惡劣,令人震驚!我們不禁要問:我們的學生怎么了?我們的老師怎么了?我們的教育怎么了?
【關鍵詞】教育 個體差異 自尊心 愛 尊重 和諧
【中圖分類號】G4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7-0190-01
前言:
教育呼喚愛,課堂需要尊重!作為教師要理解學生、關愛學生、尊重學生,努力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促進每一位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一、認識學生個體差異是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前提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當一群學生從四面八方來到學校,形成一個個班級體時,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相貌各異的男女學生,更應該看到他們是有著各種差異的學生。
這些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由于遺傳素質、社會環境、家庭條件和生活經歷等不同,形成其心理、認知、情感、能力等方面的個體差異。他們中有的大膽活潑、積極發言;有的性格內向、少言寡語;有的情緒不穩、自控力差;有的熱愛勞動、樂于助人……真可謂形態萬千,各有各的特點。然而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勢智力領域和發展領域!
作為一線教師,我們應該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承認差異,正視差異,因材施教,揚長避短,促使每一學生發揮其智能優勢!教師只有認識學生的個體差異,才能與學生建立一種自由的、發展的、“以人為本”的和諧師生關系。
二、呵護學生自尊心是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關鍵
每個學生都有自尊心,初中階段是學生自尊心形成的關鍵時期。教師——“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您的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有可能影響學生的一生!
然而在我們的課堂中,常常會看到一些教師在學生犯錯誤時,不顧學生的感受,居高臨下地批評,甚至打罵。如: “你怎么這么笨!”; “你怎么就不知道羞恥呢?”等等;嚴重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作為教師如果不注意呵護學生的自尊心,不從他們的心理特點出發,就很難得到學生信任,相反還會激發學生的逆反心理,師生之間的關系就會受到嚴重沖擊!
那么,怎樣呵護學生的自尊心呢?從教二十多年來,總結自己的教育教學經驗,我認為教師應該做到以下幾點:(1)不輕視每一位學生。“世上不存在一無是處的學生”,教師要努力去發現學生的優點和長處,發掘其身上的“閃光點”, 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這樣既可以維護他們的自尊心,還能促使他們成長為棟梁之才。(2)“多表揚,少批評”。經常使用“表揚”與“鼓勵”等教育手段,挖掘學生的潛能,維護他們的自尊心,使其真正成為推動學生自我提高的動力。(3)以寬容之心對待學生的錯誤。教師要時刻保持一顆寬容的心,對待學生的錯誤,不要橫加指責,不要盲目下結論,更不要斷然否定學生的羞愧心,要相信他們能夠知錯就改,學生也會因自尊心得到維護而改掉原有的壞習慣。
只有當學生的自尊心得到充分維護時,教師就會贏得學生的尊重與信任,師生之間的和諧氛圍也隨之形成。
三、尊重學生人格是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保障
“教育成功的秘訣在于尊重學生”!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人格,以情動人,以理服人,多進行換位思考,多替學生著想,多傾聽他們的心聲,真誠地做他們的朋友。
“到外面站著去!”;“作業抄的吧!”;“這樣做都是為你好!”等等這些話經常響徹在校園的上空……
“我們不否認教師因為愛而給予的付出,而是害怕‘以愛為名的教育方式給我們帶來的傷害。”——摘自“丁宏凱同學的周記”
師愛是偉大的!但我們決不能因為愛就可以辱罵學生、體罰學生……在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他們難免會犯錯誤。這時教師千萬不要火冒三丈,暴跳如雷,應以尊重學生的人格為前提,冷靜、理智地思考,尋求靈活機智的解決方法。或者給學生留面子,或者給學生臺階下……讓他們找回自尊和自信。從某種意義上說,師愛更應該落實為一種尊重!
只有基于尊重的愛才能像陽光一樣,溫暖每個學生的內心;才能讓學生敞開心扉,理解并接受老師的諄諄教導;也才能在師生之間構建起愉快的、信任的和諧關系。
“一個優點,就是一個夢想;一個優點,就是一份自信;一個優點,就是一分美麗。”讓我們用愛心去挖掘學生的優點,用信心去指導學生的言行,借助于師生間“尊重與信任”的紐帶,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聆聽學生內心的聲音,以誠相見,循循善誘,努力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以促進每一個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唐亮,劉雪梅.關愛學生和諧發展[J].科教導刊,2010,(3)
[2]喬乃強.“學生的39個領悟”.喬乃強閱覽-有效課堂endprint